王莉莉



中圖分類號:F724? ?文獻標識碼:A
內容摘要:改革開放促進我國經濟的蓬勃發展,流通產業也取得了轉型升級新契機。本文首先對流通產業轉型升級對就業的影響進行深入探討,再分別從流通產業的產出結構、就業結構兩個方面對流通產業的效益進行評價,基于勞動生產率分析法和結構偏離度分析法分析幾大重點流通行業的效益,最后建立流通產業轉型升級對流通產業就業量的影響回歸模型,并采用ADF檢驗從計量經濟學的角度對回歸模型做出評價。
關鍵詞:流通產業? ?就業規模? ?回歸分析
引言
目前流通產業已經在我國第三產業中占據主導位置,其提供的就業崗位遠遠超過其他行業,對解決目前嚴峻的就業形勢意義重大。本文基于大多數學者的研究成果,綜合我國流通產業發展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深入分析流通產業轉型升級對流通產業就業規模帶來的影響。
流通產業轉型升級對就業的影響
(一)流通產業轉型升級對就業人數的影響
流通業增加值增加、流通產業價值鏈升級、產業結構變化是流通產業轉型升級的三個表現。流通產業增加值增加意味著宏觀經濟的增長,流通產業增加值的提高對就業量的影響并不是一直保持正向,當達到一定峰值后,也會制約就業量的增加;科學技術進步和電子商務迅猛發展促進流通效率大大提高,流通行業產業鏈正在從勞動力占主導的產業轉向技術占主導的產業,對從業者的文化程度要求更高;產業結構對就業量的影響與產業價值鏈轉型升級類似。
(二)流通產業轉型升級對就業結構的影響
產業結構發生的變化直接影響就業結構的變化,轉型升級的原因是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只有充分利用高新技術,流通產業才能適應新的經濟形勢。流通產業在住宿、餐飲、服務業三個方面的轉型升級所造成的關聯效應比較明顯。城鎮化的推進、交通網的延伸促使流通產業中運輸業和物流業的不斷升級,伴隨著電商概念的普及,消費者觀念不斷改變,將會增加流通產業的就業機會。
我國目前流通產業產業結構績效分析
(一)流通產業產出結構
本文把流通產業定義為連接生產與消費的產業。流通產業主要分為以下三大行業:零售批發業、餐飲住宿業、交通倉儲郵政業。據統計,2007-2017年,我國流通產業處于良好發展狀態,產業增加值連續上升,2007-2017年從41087億元上升到136197.4億元。流通產業增加值的同比增長率在2011年達到最高,約為18.82%,2012年的同比增長率有所下降,約為12.13%,而2012年后流通產業整體增長速度有所減緩,流通產業增加值處于不穩定狀態。2013年產業增加值增幅下降明顯,2014年之后,政府出臺了相關政策,各大中小型零售商循序漸進,流通產業形勢有所好轉。
(二)流通產業就業結構
據統計,2007-2013年,流通產業就業量基本處于增長狀態,從2007年1315.8萬人到2013年2041.4萬人,六年之間增加了725.6萬人,流通業增幅最大在2012年和2013年。而2013-2017年,就業量從2041.4萬下降到1908.8萬,流通業就業總量呈下降趨勢,2014年以后呈負增長。從以上可以看出,流通產業具有很強的就業吸納能力和爆發力,但近幾年因為政策、經濟形勢、轉型過渡期的影響,就業量有所下降。
(三)流通產業績效分析
為了更好的分析流通產業績效,本文將勞動生產率指標分析法和結構偏離度分析法兩種方法進行比較,驗證流通產業內部結構的合理性。
比較勞動生產率分析法。產業部門的產值比重和該產業部門就業比重的比率為比較勞動生產率,該值可以較為準確的反映出產業績效,其計算方法為:
其中,δn為比較勞動生產率,δn可以代表某分支產業勞動生產率的高低,數值的大小代表該分支產業結構的合理性,比值越大,合理性越強。Y為流通產業總產值,Yn為本產業某分支的產值,Yn/Y是流通產業某分支所占總產業產值的比重。L是流通產業就業人數,Ln為某分支產業的就業人數,Ln/L是流通產業某分支就業人數所占比例。
據統計,2007-2017年,批發零售產業的比較勞動生產率均大于1,說明我國批發零售產業結構合理,產業效益高。交通倉儲郵政和住宿餐飲產業的比較勞動生成率不高,低于1,說明其產業結構不夠合理,產業效益不夠理想,主要原因是資源利用不合理、就業門檻低、就業者文化水平低。需要大幅度提升從業者文化素質,產業結構才能得到優化。
結構偏離度分析法。結構偏離度分析法與比較勞動生產率分析法是相對的,通過計算結構偏離指標來反映產業的合理度。結構偏離度的計算方式為:
其中,θn為結構偏離程度,如果θn為正值,說明該產業分支出現正的偏離,勞動力生成率較高,也代表該產業分支有較大的就業吸納能力;反之,如果θn為負值,說明該產業分支出現負的偏離,該產業勞動生產率較低,也代表該產業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的就業量會有所下降。
據統計,2007-2017年,零售批發產業一直具有正的結構偏離度,說明零售批發屬于流通產業中比較有潛力的分支,是以后從業者的重點轉移方向。而其它兩個產業分支的結構偏離度為負值,說明產業結構不太合理,需要優化。其中交通倉儲郵政業的結構偏離度絕對值較住宿餐飲業大,說明該產業分支結構更不合理,有更多從業者將從該產業分支中轉出。
流通產業轉型升級與就業效應的回歸模型
(一)選取參數
流通產業的轉型升級分別體現在流通產業產值增長、產業價值鏈升級、流通產業結構三大變動方向上,因此選取這三個方向展開研究。
本文使用符號OV(output value)代表流通產業產值(單位:億元);用TU(Technology update)代表流通產業價值鏈升級;用流通產業轉型方向和轉型力度代表流通產業結構變動方向。其中,流通產業轉型方向分別用O1(住宿餐飲業的產值比重)、O2(交運倉儲郵政業產值比重)、O3(零售批發的產值比重)表示;用DC(degree of change)表示流通產業變動強度,QE代表流通產業就業人數(單位:萬人),其中,Yi表示第i產業值與流通產業總值的比值,t為年份,所以DC值越大,該產業變動越大,反之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