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莉
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體育消費行為己是不可避免。體育消費要求我們具有更高的文化修養和強烈的主體意識,體育消費對全民素質也是一種提高。體育消費如何直接關系到未來的體育消費走向。消費意識尤其重要,其有助于提升全民健身的概念,認識體育消費的內在價值,明確自己在體育消費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改進非理性的體育消費行為,提高體育消效果,養成良好的體育消費習慣,從而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該文采用文獻資料法、資料分析法等方法首先對如何促進體育消費進行闡述,然后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查分析,最后針對實際發展狀況,對如何促進體育消費提出有利的建議。
關鍵詞:體育消費? 政策分析? 建議
中圖分類號:G807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10(a)-0231-02
到2020年,人民群眾的體育消費觀念顯著提升,體育消費習慣逐步養成,體育消費設施更加完善,體育消費環境更加優化。健身,恐怕很多人都不陌生,尤其是我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肥胖國以后,人們的健身需求急劇增加,健身房成為很多肥胖人士和愛美男孩、女孩的最佳去處;而小區或者公園里面的健身中心、健身器材,則成了老年人鍛煉身體的集中地。但由于我國健身行業2000年才正式開始起步,健身場所的數量與日益增長的健身需求并不匹配,嚴重制約了體育健身事業的發展,因此,大力推動便民體育設施建設成為國家和體育行業領軍企業的重要任務。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該文以體育消費市場、體育政策分析以及體育產業消費的發展優勢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該研究通過運用文獻資料法、資料分析法對體育消費市場、體育改革以及體育產業消費的發展優勢進行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豐富體育消費業態
2.1.1 大力發展健身休閑消費
重點支持消費引領性強的健身休閑項目發展,推動水上運動、山地戶外、航空運動、汽摩運動、馬拉松、自行車、擊劍等運動項目產業發展規劃的細化落實,形成新的體育消費熱點。
2.1.2 積極引導競賽觀賞消費
支持社會力量舉辦各級各類賽事活動,打造一批有影響力、高質量的品牌賽事。加快足球、籃球等職業賽事改革進程,發揮其作為體育消費龍頭的帶動作用。豐富節假日體育賽事供給,將更多賽事向二三線城市拓展,滿足群眾的觀賽需求。鼓勵各地因地制宜,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和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優勢,培育地方特色賽事活動。研究推動體育賽事電視轉播市場化運作和新媒體傳播技術發展。
2.1.3 持續推動體育用品消費
鼓勵體育用品制造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產品科技含量和個性化設計水平,結合可穿戴式設備、虛擬現實技術、物聯網管理平臺等,研發多樣化、智能化的體育產品,以便更好地滿足群眾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
2.1.4 積極實施“體育+”工程
推進體育與文化、旅游、養老、健康、教育、互聯網、金融等產業融合發展,打造體育消費新業態。深入推動體育消費與信息消費融合,加快推進體育產品和服務生產、傳播、消費的數字化、網絡化進程,拓展新媒體體育消費。
2.2 培育體育消費觀念
2.2.1 加強體育文化宣傳
支持體育專題片、體育電影等體育文藝創作和傳播,鼓勵各級各類媒體開辟專題專欄,普及健身知識,營造良好的體育消費氛圍。支持發展多媒體廣播電視、網絡廣播電視、手機應用程序(APP)等體育傳媒新業態,促進消費者利用各類社交平臺互動交流,提升消費體驗。
2.2.2 普及日常體育鍛煉
繼續舉辦“全民健身日”“新年登高”“群眾冬季運動推廣普及”等活動,開展體育運動進機關、進企業、進校園、進社區活動,推動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實行工間操制度。發揮體育明星和運動達人的示范作用,倡導每天健身一小時,創新健身活動形式,開展娛樂性、趣味性強的活動,引導消費者形成體育愛好和消費習慣。
2.2.3 加大體育消費品牌引領
繼續辦好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中國體育旅游博覽會等,鼓勵和支持各地舉辦各類體育活動,打造一批主題鮮明的體育消費活動品牌,不斷釋放體育消費潛力。
2.3 提升體育運動技能
2.3.1 積極推廣基本體育技能
鼓勵各級體育行業協會、體育俱樂部開展科學健身講座、科學健身指導、科學健身知識競賽等活動,依托各地國民體質監測中心,發揮社會體育指導員作用,廣泛宣傳《科學健身指南》,大力推行《國家體育鍛煉標準》,推動群眾掌握基本體育技能。
2.3.2 增加青少年課程內容,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
一位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學生。所以,這就需要老師來帶動學生進行運動,在課程中積極引導學生參加運動,對學生進行指導,并展示教師自身的技能激發學生興趣。教師也應該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技能。為了激發學生對運動的興趣,教師應該主動承擔起校園氛圍的建設。開展各式各樣的活動,吸引學生主動地參與進來,主動去參加運動,從而喜歡上運動,再推廣運動。
2.3.3 加強青少年體育技能培訓
加大學校對于球場地器材建設的重視,合理規劃學校場地,使學校每一寸土地都利用起來。讓學生有進行活動的場地,讓學生主動愛上運動,實現運動的普及。
2.4 拓展體育消費空間
根據上面的一些發展情況來看。人們的正常體育消費需求得不到滿足。城鎮化速度越來越快。存在著健身場地與健身人數存在著巨大的矛盾,城市在發展的過程中,希望也能夠同時增強民眾的基本素質,提高服務的態度。目前服務行業也在快速發展。服務行業必將超過第二產業和第一產業,所以我們要學習改變我們的服務態度。國家正在大力提倡全民運動、全民健身。隨著國家政策的頒布,體育消費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它可以解決健身場地不足與人口之間的矛盾。體育消費發展不但可以促進幾十人上百人的就業問題,還可以促進人口的健身,可以拉動行業的健康發展。在管理的進程中,可以去參考西方發達國家,或者是沿海地區先進的管理經驗,學習成熟的管理理念,降低管理的成本。
打造各類體育綜合體。增設體育消費項目,升級成體育與旅游高度融合的體育綜合體;打造成體育綜合體;大力實施《百萬公里健身步道工程實施方案》,把美麗鄉村串聯成集文化、旅游、休閑、觀光于一體的體育綜合體。
2.5 優化體育消費發展環境
大力轉變政府職能。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推進體育行業協會改革和事業單位分類改革,進一步向社會開放體育資源,激發體育市場活力,廣泛吸引社會資本進入體育領域,培育發展多形式、多層次的體育行業組織、體育俱樂部,繁榮體育市場。
2.6 健全體育消費政策體系
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探索和試點包括全民健身公共積分、運動銀行、消費券在內的方式支持群眾進行體育消費。進一步完善大型公共體育場館向社會免費或低收費開放政策。
積極培育體育保險市場。引導保險公司根據體育運動特點和不同年齡段人群,開發場地責任保險、運動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等保險產品。積極推動青少年參加體育活動相關責任保險發展。加強體育保險的宣傳,鼓勵和引導企事業單位、學校、個人購買相關體育類保險。
2.7 加強體育消費權益保護
加快體育消費領域標準化體系建設。發揮標準化對建設安全可信體育消費環境的支撐作用,持續開展體育器材裝備、體育設施設備、體育場所開放、運動營地建設、管理和服務等標準的制修訂工作,以標準引領體育消費產品和服務質量不斷提高。
3? 結論與建議
(1)提高居民健康意識與體育消費需求;(2)加強體育基礎設施建設,舉行重大賽事;(3)培養體育產業人才;(4)進行產業細分,多元化發展體育產業;(5)發展體育基金。
參考文獻
[1] 國家發改委,國家體育總局.進一步促進體育消費的行動計劃(2019—2020年)[Z].2019.
[2] 國務院辦公廳.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2018—2020年)[Z].2018.
[3] 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關于發展體育產業 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Z].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