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敏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計算機技術已經逐漸滲透進人們工作生活的各個領域,讓人們足不出戶就能獲得想要的資訊,同時各個行業的發展也因為計算機技術而變得更加繁榮。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雖然帶來很多好處,但其弊端仍然值得重視。文章結合過往經驗及實際情況,對大數據時代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進行分析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大數據;計算機;網絡;安全
中圖分類號:TP30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20-0034-02
0 引言
大數據是近年來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而出現的一個新詞匯,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在人們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所發揮的影響越來越大,這個新詞匯也被更多的人所知曉。計算機網技術雖然帶來了很多便利,但其在運行過程中所出現的各種問題,與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速度是呈正比的。尤其是關于信息安全方面的問題,近年來有增多趨勢。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不管是對于個人、企業還是國家來說,都是一個非常值得重視的問題。如果網絡安全問題得不到保障,不僅會對企業和國家的經濟安全造成影響,同時對于個人用戶也會有不小的影響,如隱私的照片、文字等信息泄露。因此,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關于計算機網絡安全的問題亟待解決。
1 大數據時代計算機網絡安全概述
1.1 大數據時代
大數據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就像是經濟一體化一樣,是一個不可扭轉的大背景。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大數據的覆蓋范圍也在不斷擴張,基本上現在各行各業都有大數據存在的痕跡。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現在非常流行的手機APP抖音,它會根據用戶在不同視頻頁面停留的時間來判斷用戶喜歡哪種類型的視頻,并向用戶推送更多此類型的內容,同時用戶手機上的淘寶、京東以及瀏覽器等相關推送內容都會因為大數據的關聯而變成此類型的,這就是大數據時代下一個小小的縮影。大數據對于人們的生活已經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人們可以通過數據分析,了解某個行業的發展狀況以及存在問題,并根據數據制定相應的策略,幫助企業更好的發展。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對世界各國各行各業的影響都十分深遠,對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從根本上進行了改變,無異于一場全新的“工業革命”。
1.2 大數據時代下的網絡安全
大數據是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而發展的,當前,絕大多數行業都已經離不開計算機網絡技術,該技術的廣泛使用而使得原本繁瑣的工作流程更加簡便,在縮短工作時間的同時提高了工作效率,對各行各業的發展都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但因為計算機網絡技術本身所具備的開放性以及共享性的特點,使得計算機網絡技術也具備了同樣大的風險。在大數據環境下,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涉及到多個領域以及多個學科,對于國家經濟的發展、社會秩序的穩定,都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務必要做好計算機網絡安全的相關工作,使大數據向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1.3 計算機網絡安全的相關性
在大數據的背景下,計算機網絡安全主要和三個方面有關,分別是完整性、安全性以及保密性。其中完整性指的是計算機程序的完整性、數據的完整性以及系統的完整性,這三個小環節缺一不可,對于網絡存儲信息的安全以及保證系統程序不被黑客攻擊具有重要意義;對于保密性來講,主要是為了保證計算機網絡在進行信息交換時的安全,保證數據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對于安全性來講,主要包括計算機網絡的外部安全和計算機網絡的內部安全兩個部分,外部安全主要指的是相關操作人員在有關于敏感信息方面是否能保持職業操守,不因外界誘惑而將信息泄露出去;內部安全則指的是有關于計算機軟件、硬件以及外設的安全[1]。
2 大數據時代下計算機網絡安全的隱患
2.1 黑客攻擊和病毒入侵
在使用計算機的過程中,黑客攻擊及病毒的入侵是造成計算機信息泄露的主要因素。黑客入侵通常分為兩種狀況,一種是主動入侵,一種是被動入侵。主動入侵指的是黑客利用各種技術手段,有目的侵入他人電腦系統內部,以獲取想要的數據信息;被動入侵又叫無意識入侵,這種入侵一般不會影響計算機的網絡使用,如果電腦上沒有安裝相關的殺毒軟件或者防火墻,有時候人們都無法察覺到自己的電腦被入侵過。以上兩種黑客入侵方式,無論哪一種都有可能造成計算機信息的泄露,嚴重的會導致電腦癱瘓、數據丟失;病毒入侵與黑客攻擊類似,都屬于比較難以防范治理的問題,并且計算機病毒具有隱藏性、執行性以及儲藏性的特點,其入侵途徑不止一種,如2004年著名的“MyDoom”病毒事件,該病毒可以通過電子郵件附件和P2P網絡Kazaa這兩種途徑進行傳播,直接或間接的造成經濟損失達到數百億美元,堪稱史上最厲害的電子郵件蠕蟲,嚴重的威脅了計算機網絡安全。
2.2 操作人員自身問題
無論計算機網絡技術如何發達,它始終都是需要有人去動手操作才能完成各種工作或是發送各種信息。一般情況下,用戶在操作計算機時都具有較強的主觀性,并且能正確的操作計算機以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但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速度過快,相關的培訓工作并沒有跟上腳步,導致許多人還不能正確的操作計算機,而這一部分人在進行計算機操作時,更容易出現失誤,比如錯發信息或是無法辨別網頁是否被篡改,進而導致網絡安全事故發生,對經濟造成損失。
2.3 設備本身的脆弱性
計算機想要實現信息的交互功能就必須要依靠外部設備進行連接,而這些外部設備本身是不具備抵御外力的能力的。雖然在進行外部設備安裝時人們已經做了相關的保護措施,但是在地震、泥石流、海嘯等這些自然災害面前保護措施并不能發揮出多大的作用,一旦發生這些事故,計算機網絡安全必然受到影響。比如計算機常用的通信連接方式——光纖,光纖本身就是非常脆弱的,彎折一旦超過90°就失去了信息傳遞的能力。雖然光纖外部有絕緣保護層,人們在安裝時也會用塑料管道進行保護,但在面對地震時,依然無法保證光纖的安全。因此,當有外力對設備造成破壞時,應重視此時的計算機網絡安全,防止有人趁虛而入對數據信息造成泄漏。
2.4 計算機系統自身的安全漏洞
目前世界上95%以上的電腦都是用的是微軟公司的windows操作系統,微軟公司的程序員雖然極力完善該系統,但仍有不可避免的漏洞被不法分子利用,通過漏洞對計算機發起攻擊。系統漏洞對于用戶的網絡安全來講是重大的安全隱患,尤其是企業用戶,在漏洞和隱患方面更容易被黑客利用,進而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2016年8月黑客組織Shadow Brokers聲稱攻破了為美國國家安全局開發網絡武器的美國黑客團隊Equation Group,并開價100萬比特幣(約合5.68億美元)公開工具代碼,2017年4月14日黑客組織Shadow Brokers繼續披露了美國國家安全局旗下“方程式黑客組織”適用的部分網絡武器,其中包括可以遠程攻破全球約70%windows機器的漏洞利用工具,對全世界范圍內windows用戶的計算機網絡安全都造成了嚴重的威脅[2]。
3 大數據時代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應用研究
3.1 防火墻技術
防火墻技術是計算機網絡安全的屏障,也是如今計算機防止病毒入侵和黑客攻擊最主要的手段之一。防火墻技術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應用級防火墻,一類是包過濾防火墻技術。其中應用級防火墻處于電腦系統內部,從源頭上對接入網絡進行24h監控,能夠有效切斷病毒或攻擊代碼進入計算機內部的渠道,從根本上減少了計算機被攻擊的幾率;包過濾防火墻位于計算機的系統層當中,它會自動檢測進入電腦系統層的所有數據,并對病毒和攻擊代碼進行攔截,篩選出具有威脅性的予以查殺。
3.2 病毒查殺軟件
當前市面上用于查殺電腦病毒和修復系統漏洞的軟件有很多,其中比較著名的有360安全衛士、金山毒霸以及QQ電腦管家等。這些軟件能查殺絕大多數電腦病毒,同時對被篡改的網頁進行修復,還能對DNS進行修復,起到保護電腦免受攻擊的作用。但是在使用此類軟件時,要及時對軟件更新軟件病毒數據庫,以保證在應對新型病毒時這些軟件也能起到很好的防護作用。360安全衛士在11.6版本中加入了自動更新病毒數據庫的功能并接入了360安全大腦,有效提高了軟件對病毒的識別和查殺能力。實際上大部分軟件都有自動更新病毒數據庫的功能,使用者只需要打開開關即可[3]。
3.3 訪問權限及數據加密技術
訪問權限技術的工作原理是對電腦操作者的操作權限進行限制,阻止其打開一些網頁或是進入系統內部,這樣能夠極大的避免計算機受到病毒或黑客的攻擊。因為現在釣魚網站十分流行,多數人在不知道的情況下就已經中招,因此限制操作者進入這些網站是十分有效的手段。另外,限制操作者的權限,也能避免工作人員泄露關鍵數據的幾率,提高數據信息的安全性;數據加密技術的原理就是對計算機上的數據信息用特定的計算方法進行加密,使明文變成密文,然后再進行傳送或儲存。數據加密技術的破解關鍵在于算法的難易程度上,算法越復雜,破解機率越低。當黑客在對計算機進行攻擊時,如果遇到數據加密的文件,通常不會在破解上浪費時間,而是尋找密鑰。
3.4 入侵檢測技術
入侵檢測技術是計算機系統內的安全系統對應用程序和數據包進行掃描,從中找出可能存在的病毒或攻擊代碼,當發現有存在的威脅時會自動報警,同時切斷能夠致使攻擊行為發生的路徑,達到保護計算機網絡安全的目的。該技術的優點是檢測非常仔細,能發現隱藏在多重程序中的病毒和攻擊代碼,但相對的耗時也比較久,通常會搭配其它殺毒軟件進行工作才能發揮出較好的實踐效果。入侵檢測技術作為保護電腦不受攻擊最可靠的一種技術,目前電腦上自帶的都有這一類的軟件,其應用十分廣泛[4]。
4 結語
總之,計算機網絡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在信息時代,信息通過網絡傳遞的高效性和便捷性對人們的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幫助,但其帶來的安全威脅同樣值得重視。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已成為制約計算機技術向前發展的一大因素。每一個電腦使用者都應當樹立起網絡完全防護的意識,定期對電腦進行病毒查殺和更新病毒數據庫,避免進入一些不良網站,完善計算機的安全防護系統,將網絡安全有效的應用于工作和生活中的各個角落。
參考文獻
[1] 彭勰.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在大數據時代的探討[J].智富時代,2017(10):195-197.
[2] 禤燊明.大數據時代醫院計算機網絡信息系統的安全研究[J].電腦迷,2018(8):150.
[3] 周嵩岑,李曦.SDN技術及其在等級保護體系中的應用[J].網絡空間安全,2017(12):5-7.
[4] 劉婷,楚志剛,孟慶偉.大數據下數字化校園云存儲安全研究[J].智能計算機與應用,2018(2):18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