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玲


市場上,供需雙方簽訂合同的期限通常為一年,在這一年期的合同中不論是開口合同還是閉口合同,只是約定不同的數量,商品的價格往往是固定不變的。在這種情況下,當構成產品的材料(本文主要指原材料,以下簡稱材料)價格出現較大波動時,產品成本出現波動,這樣固定的銷售價格將有失公允,但產品價格又不能像股票市場一樣,分分秒秒變換價格。材料市場價格波動情況下,如何保證產品價格能夠對材料市場價格波動進行彌補,建立健全企業定價機制,需要制定合理的價格聯動機制,本文簡要探討兩種價格聯動機制及其適用情況。
一、聯動機制的內容
(一)材料價格對產品成本影響
材料價格的變動會引起產品變動成本的波動,在售價既定不變的情況下,會使產品的邊際貢獻(銷售單價-變動成本)發生變化。當材料價格上漲時,變動成本上升,邊際貢獻下降,會使賣方減利;材料價格下降時,變動成本下降,邊際貢獻上漲,會使買方減利。由于市場材料價格的波動,不同情況下,買賣雙方互相為對方買單的情況,即不利于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也不利于維持雙方產品價格的公允。
在這種情況下,如何使購銷雙方各不損失,制定適合企業的產品價格聯動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二)聯動機制需具備條件
A 完善的產品定額,包括價格定額和消耗定額;
B 材料成本占變動成本的大部分(大于等于60%為優);
C 固定的聯動周期,約定材料價格來源渠道;
D 供銷雙方長期合作。
二、價格聯動機制類型
價格聯動機制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為依據本期材料價格與上期材料價格變動,直接調整本期產品價格,本文稱之為價格變動聯動;第二類為產品價格固定不變,確定本期材料價格與上期材料價格差異,以補償方式確定雙方損益,本文稱之為價格補償聯動。具體聯動機制下文將舉例說明。
(一)價格變動聯動
價格變動聯動是指在一個相同的周期(月、季度、半年、一年,本文以一個季度為例),周期時間間隔越短,產品價格變動越接近成本變動情況,企業可以的具體況制定適合的周期。例如生產甲產品需A、B、C三種材料,甲產品價格和材料定額成本如下:
甲產品凈重為25kg,經與客戶協商價格為260元/件。其中:主材成本:169元/件,輔材成本15元/件,制造費用50元/件,管理費用17元/件,利潤9元/件。
甲產品? ? ? ? ? ? ? ? ? ? ? ? ?單位:元
材料定額表
注:本文為考慮材料損耗情況,實際生產情況下應予以考慮。
經雙方協商隨著A、B、C三種產品市場價格的變動,甲產品的售價隨之變動,按季度制定下季度價格。如二季度材料價格波動如下:
計算材料的平均價格可以采用算數平均數也可以采用加權平均數,加權平均數計算較結合實際,故采用加權平均價計算三種材料的平均單價:
A:(7*5000+7.3*4580+7.1*7200)/(5000+4580+7200)=7.12
B:(5.1*6000+5.2*6520+5.1*4260)/(6000+6520+4260)=5.14
C:(4.6*5000+5*5200+5.4*6580)/(500+5200+6580)=5.04
主材波動引起的價格差異=10*(7.12-6.8)+10*(5.14-5.5)+10*(5.04-4.6)=-3.1-0.36+4.4=0.94
故得出下一季度產品價格:169+0.94+15+50+17+9=260.94(元/件)
存在缺點:
1.當產品受季節影響,各月波動較大時,各期定價不能及時補充成本變動差異,主要適用于各期產品銷量波動較小情況;
2.隨著材料價格波動,產生的差異延期彌補,當選擇的期間較長時,實際彌補的差異與應彌補差異會有差距;
3.當個別月份材料價格波動較大情況下,誤差率較大。
(二)價格補償聯動
價格補償也是由于原材料價格波動而對產品價格的一種補償方式,主要操作如下,首先需設定產品的成本定額,具體資料如下:
甲產品凈重為25kg,經與客戶協商價格為260元/件。其中:主材成本:169元/件,輔材成本15元/件,制造費用50元/件,管理費用17元/件,利潤9元/件。
甲產品? ? ? ? ? ? ? ? ? ? ? ? ?單位:元
材料定額表
經雙方協商隨著A、B、C三種產品市場價格的變動,甲產品的售價不變,但按照銷量進行價格補償,如二季度材料價格波動如下:
計算材料的平均價格可以采用算數平均數也可以采用加權平均數,加權平均數核算較結合實際,故采用加權平均價計算三種材料的平均單價:
A:(7*5000+7.3*4580+7.1*7200)/(5000+4580+7200)=7.12
B:(5.1*6000+5.2*6520+5.1*4260)/(6000+6520+4260)=5.14
C:(4.6*5000+5*5200+5.4*6580)/(500+5200+6580)=5.04
主材波動引起的價格差異=10*(7.12-6.8)+10*(5.14-5.5)+10*(5.04-4.6)=-3.1-0.36+4.4=0.94
如果本季度銷售甲產品數量為4000000件,則購買方需補償價格差異為4000000*0.94=376000元的補償。
缺點:
核算過程相對復雜,材料價格出現較大變動時,直接修改價格更方便。
三、結語
綜上所述:不同的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自上述情況下做出適當的延伸,比如買賣雙方各承擔材料波動50%,制定符合實際情況的價格聯動機制,在以后的銷售及價格談判中,產品價格不再是固定不變的,一個合同執行單一價格,買賣單方承擔材料波動風險。價格聯動后,由買賣雙方共同承擔材料價格波動風險,產品價格更加合理化和市場化,營造一個良好、健康的銷售方式,達到互利共贏的目的。(作者單位:吉林長春一汽鑄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