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惠玲
微寫作指的是篇幅較小、主題和目標非常明確、極具針對性的寫作。微寫作重視寫作內容的完整性,不局限于表達方式,但是對表達方式的邏輯性和純粹性有一定的要求。微寫作主要有下面三個特點:第一,微寫作語段簡短。微寫作一次只描述一個內容,可以是事物、觀點、情感,字數可以是幾十字,也可以是一兩百字,但一般在200字以內。第二,微寫作具有豐富多樣的形式。微寫作可以是課堂上限時命題寫作的形式,也可以是朋友圈或微博上發出的內容。第三,微寫作具有快寫快評的特征。課堂上的限時寫作即寫即評,朋友圈或微博中的內容寫完就發送,朋友或微博好友能夠及時對其進行評價。
一、借微寫作來培養學生的興趣
寫作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板塊,高中作文教學中,很多學生對寫作缺乏興趣和積極性,甚至一提到寫作就感到十分恐懼,一想到要寫800字左右的文章,學生就覺得異常困難。為了降低學生對寫作的恐懼感,很多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采用微寫作教學模式,嘗試用字數較少、直抒胸臆、快寫快評的微寫作來逐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比如現在很多高中生都喜歡看微博和微信公眾號,同時,對于那些熱點新聞總忍不住點評或討論一番,教師正好抓住學生這一獵奇心理,引導學生多評論微博中的新聞或公眾號中的文章,一方面,點評的字數比較少,學生寫起來毫無壓力;另一方面,新聞或公眾號文章都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內容,他們更愿意參與評論。這種情況下,學生不僅能夠認真寫評論,同時也愿意將他們覺得比較精彩的評論拿到課堂上分享,由此,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平臺作為切入點,激發學生的興趣,而在討論和點評學生相關評論的過程中,學生的微寫作水平也會逐步得到提高。
二、引導學生細心觀察,找出切入點
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微寫作時,應先教會學生仔細審題,認真觀察題目的細節之處,從中找出切入點,以此更準確地進行拓展和想象。高中學生學習緊、任務重,大部分學習時間和內容都局限于教材,為此,教師在講解教材時,可根據教學內容找準切入點,讓學生通過適當想象和拓展來進行微寫作。
比如在教學戴望舒的《雨巷》時,文章中有一句“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由此,教師可以讓學生細心觀察整首詩的細節,并根據學生所觀察到的內容展開拓展和想象,進而進行微寫作。有的學生可能觀察到詩中“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的細節描寫,進而將“丁香”作為切入點展開微寫作,學生寫道:“丁香是柔弱、美麗、高潔的象征,我希望遇到一個丁香一樣的姑娘,她像丁香那樣具有美麗的姿態,同時又像丁香那樣散發著高潔的氣息,而她的柔弱又讓人產生憐愛之情。”也有學生可能會觀察到詩中的“默默彳亍著,冷漠,凄清,又惆悵”這一句,進而將“愁怨”當做切入點進行微寫作:“丁香姑娘在下著雨的寂寥雨巷中蹣跚前行,她的步子如此沉重又凄婉。她的表情模糊在雨中,身影也漸行漸遠。她是因為什么事情而如此惆悵呢?”由此,每個學生通過自己對于教材內容的細心觀察而從同一句詩中找出不同的切入點,只要是符合邏輯的拓展和想象,教師都應鼓勵和表揚。
除了引導學生細心觀察教材內容以外,教師也可以適當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一個表情、一句語言、一花一草、一堂課、一餐飯等,只要找出切入點,均可以展開想象并進行微寫作的嘗試,這樣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內心世界,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和拓展思維,同時也能進一步培養他們的微寫作興趣,為后續的寫作奠定堅實基礎。
三、自由發揮,尊重學生個性
高中學生具有一定的知識積累和見識,思維也比較活躍,對于任何新鮮事物都有自身獨特的見解。教師不能拘泥于傳統的規范式、框架式的教學模式,而應在微寫作教學中為學生提供一個可自由思考、自由表達的空間,讓每個學生都能根據自身的想象而展現出獨具個性的微寫作內容。讓學生自由發揮想象時,應不局限于教材內容,教師可以給出一段情境表演,可以給出一個表情、一幅畫、一首歌曲、一段對話等,讓學生由此展開自由想象和拓展,進而寫出一段內容來,最好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上念出他們寫出的內容,讓不同的個體面對同一事物時展現出不同的聯想,由此迸發出思想的火花。
如教師可以拿出一張老人坐在輪椅上微笑的圖片,讓學生展開聯想,進而寫出不同的內容。可能有學生會寫:“老人又聽到了他年輕時候常聽的戲曲,眼前仿佛浮現出曾經常見的角色影像,他們活靈活現地在老人面前唱著、演著,和很多年前一模一樣,老人臉上浮現出久違的微笑。”可能也有學生會寫:“這次摔跤,老人只是瘸了腿,沒有生命危險。老人想著自己一把老骨頭了還能為孫子爬樹拿風箏,就覺得格外好笑,太自不量力了!”可能還有學生會寫:“想著余生都要在這輪椅上度過,老人露出了苦澀的笑。”不難發現,對于同一幅畫,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表達方式,這是學生個體性表達的充分體現,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給予他們自由發揮和想象的空間,以此讓微寫作更具創新性,為日后寫作創新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關注熱點,深度剖析主題
與熱點內容相關的微寫作能夠提高學生對于客觀事物的邏輯分析能力,同時也能讓學生了解時事,認知社會現實。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關注社會熱點,并能夠根據熱點話題來展開剖析,透過熱點事物的現象來分析其本質,進而在微寫作中表現出自身對于熱點事件的獨特看法,以此借助創新性的視角來體現出熱點微寫作的“質感”,讓學生的整體寫作水平得以提高。
如前段時間新出的一個電視劇《都挺好》,一時激起了各大公眾號的爭相討論和點評,很多人拿文中的“蘇明玉”同《歡樂頌》中的“樊勝美”相比較,他們同樣處于重男輕女的家庭,但是因為兩個人的努力程度不同,他們的人生和結局截然相反,由此,很多熱評人便以“原生家庭”“重男輕女”“女人當自強”等各種話題展開討論。教師可以引用該熱點話題讓學生思考和討論,進而寫出他們的想法,字數不需要太多,但是一定要主題鮮明、思想深刻。熱點具有吸引力才能成為熱點,學生當然會被熱點快速吸引,在興趣正濃時對熱點抽絲剝繭,透過現象來分析本質,必然能夠寫出極具個性化且極具“質感”的微寫作內容。
總而言之,在微寫作教學中,教師應教會學生如何細心觀察事物,找出切入點進行合理拓展和想象。同時,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性特征,不限制和約束學生的想法,只要是邏輯正確、表達合理的微寫作內容,都應給予鼓勵和表揚。除此之外,教師應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點,透過熱點現象來深入剖析內在本質,以此讓學生的微寫作內容更具創新性和可讀性,最終提升寫作能力。
作者單位:甘肅省天水市第九中學(74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