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軍
(1.武漢大學水資源與水電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湖北武漢430072;2.中國科學院 水資源研究中心,北京100101)
2019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對黃河治理作出重要指示。習總書記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面臨的問題看得準,對實現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和實施策略的“藥方”開得準。習總書記特別強調針對黃河復雜治理問題的系統思維、協同配合與系統治理方略,他指出:“治理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要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統籌推進各項工作,加強協同配合,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在國家層面具有重大戰略價值與意義,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針對習總書記的講話,我談幾點認識與建議。
(1)習近平總書記在鄭州座談會發表的重要講話,給治理黃河百年大計提供了新的機遇與挑戰。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面臨嚴峻的生態保護、環境治理和可持續發展新的挑戰。近些年國家在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方面,實施了“長江經濟帶”“京津冀環渤海灣”“粵港澳大灣區”以及“一帶一路”倡議等重大戰略部署。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給治理黃河百年大計提供了新的機遇,也為后續如何落實和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戰。例如,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近30~40年,黃河水文情勢基本平穩,但是全球氣候變化和極端事件風險增加,未來20~30年極有可能發生比歷史上更為惡劣的水旱災害。黃河屬于我國缺水比較嚴重的北方河流,社會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污染和生態保護壓力日趨加大,應對變化環境下的流域水資源脆弱性高風險也在加大。因此,盡快實施習總書記指示的黃河治理方略刻不容緩。無論是國家層面、黃河流域管理機構以及沿黃各省(區)有關部門,都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做好系統規劃、謀劃重大計劃,利用多方面資源,把黃河的故事講好、把黃河的事情做好。
(2)建議積極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規劃。黃河生態保護涉及流域水安全系統治理,尤其需要協調好流域上中下游及人與自然的關系,提升資源環境與生態安全的承載能力,搞好黃河的“源頭-湖庫-岸線-城市群-河口”陸海統籌和科學管控以及生態環境修復與綜合治理。建議以習總書記講話為指導,盡快謀劃和運籌,適時制定好國家層面的“十四五”“十五五”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宏觀戰略規劃,尤其要站在流域綜合規劃、區域協調和流域系統治理角度,結合全國一盤棋大局和黃河流域特色,謀劃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3)建議加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科學技術創新與支撐。積極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重大計劃及科技創新聯盟;在已有的重大裝備基礎上,建設黃河水環境水生態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空-天-地”一體化的流域監測監控系統;面向黃河流域空間規劃,根據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環境與生態綜合治理、決策、管理、調控需求,開發“黃河模擬器”,即以黃河流域為對象,以水循環為紐帶,自然與社會耦合的流域模擬系統。它強調了上、中、下游以及“源頭-湖庫-岸線-城市群-河口”陸海的互聯互動、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深度交叉、大數據和人工智能信息支持,具有評價、模擬、預警和決策支持功能,服務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目標。
(4)建議積極推進黃河流域生態廊道建設,落實流域生態保護措施。注重黃河源區及上游“山水林田湖草”的生態保育與建設和以“洪水分級設防、泥沙分區落淤、三灘分區治理”為原則,采取黃河下游嫩灘建設生態濕地、二灘發展高效生態農業、高灘移民建鎮的總體布局,通過河道整治、嫩灘改造、二灘塑造、高灘淤筑等治理方案,打造黃河下游生態廊道,保護黃河入海口三角洲地區生態環境,形成黃河下游生態經濟帶,實現灘區居民安居樂業、黃河下游長治久安。
(5)建議積極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法治建設與制度創新。推動全國人大層面的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立法(如《黃河保護法》)工作;建設符合黃河流域特點、適用于各省(區)既有協調又能夠統一行動的管理體系與制度;建設和強化多部門參與的黃河流域綜合治理與管控機制(如統一監測與分層管控),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