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鳳山
摘 要:黨支部在高職二級院校文化建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體現在規劃、實施、監管等方面。黨支部規劃學院的文化建設,是要發揮黨支部謀大局,管方向、定大事的作用,把學院文化建設規劃方案制定的工作組織好。組織實施學院文化建設的工作,不是組織實施學院文化建設方案,是落實建設方案背后的工作。對學院文化建設進行監管,保證文化建設大方向和文化建設的順利開展,取得建設成效。
關鍵詞:黨支部;高職二級院校;校園文化建設
高職二級學院(以下簡稱學院)文化是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院教育教學過程中由廣大師生精心培育、積淀、傳承的理想信念、價值取向、精神人格等行為規范的總和[1],是學院的“靈魂”,是學院教育教學活動的“統帥”,是師生行動的“思想指南”,是學院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院的凝聚力和影響力的發揮起著重要的作用。作為在學院發揮著“管方向、定大事、保落實”的作用的黨組織(支部或總支,以下簡稱黨支部),是學院文化建設的主要角色,發揮著關鍵的作用。
1 黨支部要規劃好學院的文化建設
黨支部規劃學院的文化建設,不是具體制定學院的文化建設規劃,是要發揮黨支部謀大局,管方向、定大事的作用,把學院文化建設規劃方案制定的工作組織好。
1.1 提高對學院的文化建設的認識
學院在建設過程中要克服重視教師隊伍建設、專業與課程建設、實驗設備添置等“硬實力”建設,忽視環境裝飾、規章制度設計、師生文化活動安排、師生行為的規范等“軟實力”建設的傾向,更要克服“學校才是文化建設主體”的錯誤觀念,樹立文化建設是提升學院凝聚力和影響力重要途徑的思想,把文化建設當作學院“核心競能力”之一來認識,全面統籌“軟硬兩個實力”的建設。
1.2 全面理解學院文化建設的豐富內涵
學院文化建設包括環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為文化四個方面[2]。環境文化主要指以學院所處校園環境、教學場所、實驗、實習和實訓場所等物質形態存在的硬環境,也包括師生的人際關系、生活方式等軟環境。環境文化是學校文化的外在表現,是學院文化的基礎。制度文化不僅包括指學院為保證正常教育教學秩序而制定的各種管理和保障制度,也包括師生都認可的優良傳統、好習慣、好作風,是學院文化的保障。精神文化主要是指學院的院訓、標識等內容,體現著學院師生的價值觀念、理想追求、審美觀念等,是學院文化的靈魂和核心,是學院文化的靈魂。行為文化指學院師生在教育教學活動表現出來的言談、舉止、社團活動等,是學院文化的關鍵所在。
1.3 把握好學院文化建設的規劃的重點
物質硬件建設方面,由于國家和地方政府目前都很重視職業教育,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對職業院校的資金投入有大幅的增加。學院專業建設、教師隊伍建設,尤其是實驗實訓專項經費比較充裕,學院的物質硬件大為改觀。沒有制度保障學院的運行就會受到制約,制度建設也不是學院文化建設的弱項。精神文化和行為文化是學院文化的隱形文化,短期效果不明顯,建設難度大周期長,是學院文化建設的短板卻是學院文化建設的核心和關鍵所在,也是體現和突顯學院特色的重點,在文化建設的規劃上要更加重視,重點進行規劃。
1.4 制定全面、詳細、可實施的學院文化建設方案
方案內容包括狀況分析、指導思想與目標、建設內容、實施計劃、支持與保障等方面。通過文化狀況分析對學院環境文化建設、制度建設、精神文化和行為文化設的當前的情況進行解剖分析,既要分析出學院文化的歷史淵源,總結出學院文化的特色,也要分析情形發展對學院文化建設提出的新要求和面臨的新挑戰,查找存在的不足。明確指導思想就是要指導學院文化建設的方向,既確立師生的共同理想 信念、價值觀念、道德情操。通過建設目標的確立強化學院辦學理念,凝練學院精神,體現學院的文化品位。建設內容既要包括教學環境的文化布置,學院規章制度補充修訂;院訓的是否修訂,院徽是否修改,是否設計院旗等學院標識類設計工作;師生科技、文化、體育、社團活動的安排,也要包含學院網頁的設計與維護、微信公眾號設計與維護、宣傳物制作等。實施計劃對每項建設的時間進程出安排并指定具體,負責人。支持與保障則是對文化建設領導體制、工作機制、政策與制度體系、經費保障體系做出安排。
2 黨支部要組織實施好學院的文化建設
黨支部組織制定的文化建設方案,通過程序完成審核批準成為學院的正式文件,支部組織人員將其落實好,完成規劃的建設目標,是黨支部組織實施學院文化建設的工作,但不應是黨支部組織實施學院文化建設的重點,重點是落實建設方案背后的工作。
2.1 做好文化的外展工作,提升學院的影響力
這方面一是要重視視覺形象的建設——學院標識的設計。院訓、院徽、院旗等標識是學院辦學理念和文化品味的重要載體,要格外重視。設計時要與學院的地位、風格相匹配形成視覺沖擊。二是學院環境文化建設方面,充分發揮好學院標識和院徽的視覺展示功能,加強學院文化元素的展示和宣傳;三是用多種途徑展示。如在學院網主頁的醒目位置、微信公眾號文稿每篇文章的起首或結尾處、招生宣傳手冊等各類宣傳物的醒目位置放置學院的院訓、院徽,也可以制作宣傳手冊、視頻、胸牌等對學院的標識、院訓等辦學理念進行展示。
2.2 加強對學院文化的對內宣講,提高學院的凝聚力
方法和途徑有兩個,一是正式培訓進行灌輸:組織培訓班或召開大會,請相關人員宣講學院的文化建設方案,把學院的文化建設理念、目標、內容、實施計劃和已經取得的階段性成果介紹給師生,將學院文化灌輸給全體師生。對學院職工的文化培訓是學院文化建設基礎性的工作,新職工通過加培訓,了解學院歷史和文化,老職工通過參加培訓,提升對學院文化的理解。學院領導更要經常參加學習研討,通過培訓,讓職工加深對文化建設的理解,凝聚更多的共識,提升學院的凝聚力。二是非正式教化滲透:比如在各種大會小會上,領導不厭其煩地介紹,通過網頁、微信公眾號、宣傳資料等各種途徑經常性在對師生進行文化建設的宣傳。
2.3 率領學院領導和全體黨員率先示范學院文化,在行為文化方面發揮引領作用
重視精神文化與行為文化在學院文化建設的核心作用和關鍵作用。精神需要積極倡導,行為需要有人引領。學院領導是學院文化建設的推動者,也是學院文化建設方案設計的重要參與者。學院領導和身為在學院起先鋒模范作用的黨員同志應該是學院文化的積極倡導者、精心培育者,更應是學院行為文化的引領者。支部要帶領領導并發動黨員引導和帶動全體師生積極作為,用自己的運動積極促進學院文化的建設。
2.4 引導師生積極實踐,通過實踐推動學院的文化建設
學院師生是學院文化建設的建設者,也是學院文化的受益者,無論是學院文化的提煉階段,還是學院文化的傳播、內化和落實階段都離不開全體師生的參與。支持幫助組織學院與文化有關的科技、文化、體育、社團活動,讓師生在各類活動中品嘗文化;積極組織文化建設的交流和研討,讓師生對文化建設進行體會感悟、總結與提升。通過不斷實踐,讓師生形成自己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實現行為文化建設目標。
3 黨支部要監管好學院的文化建設
黨支部對學院文化建設進行監管,首先保證文化建設大方向,其次是保障文化建設的順利開展,取得建設成效。
3.1 重視審核,保證方向
審核學院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建設內容等與否符合黨和各級政府的要求,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得到貫徹,保證黨和政府文化建設的各項要求得到落實;查找學院文化建設的文件與學校文化建設的文件的不同之處,審并進行核,確保學校文化建設規范在學院文化建設中得到落實等。
3.2 加強制度建設執行力度,保障學院文化
學院的文化建設是對學院師生及其精神進行管理,具有柔性的特點,因此它必須與學院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緊密結合,與剛性的管理目標和考核辦法相結合,實現管理與文化一體,才能使學院全體師生在日常的行為中隨時隨地受到學院文化的約束,進而把學院文化當作信仰去追求。細化管理學院的管理和流程,嚴格執行學校和學院制定各項規章制度,對師生的行為進行規范。
3.3 加強微信等網絡交流媒體的監管,弘揚主定律,傳播下能量,堅決抵制和反對不良文化
當下,微信群等新交流媒體成為人們交流溝通的重要工具和途徑,它們的出現方便了師生的交流,學院文化建設的載體得到了拓展,文化建設內涵及空間的得以延伸,提高了師生參與學院文化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微信群存在信息發布容易、不好控制的弱點,作為意識形態和文化管理者的黨支部,要加強對微信等新媒體的監管,不僅要及時清理與黨報、黨刊等主流媒體觀點不一致,影響師生價值觀取向、不利于學院和諧穩定等各類不良信息,還應快速依規處理不良信息的發布者,保證學院的和諧穩定和先進文化的建設與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友義,唐林漢,黃小銘黨組織在高職院校文化建設中的作用與實踐[J].南方職業教育學刊2017(03).
[2]閆學林.對高校文化建設的思考[J].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1).
[3]彭一剛.職院校二級管理體制下學院文化建設分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