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現在網絡快速發展的時代,網絡已經成為中小學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由于中小學生心理不夠成熟,自我管理能力不強,因此很容易被網絡上各種信息迷惑,因此加強中小學生網絡安全教育是學校的重要事情。增強中小學生安全上網的意識,建立安全的、可持續的網絡安全教育網絡,從而提高中小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和水平。
關鍵詞:網絡安全;中小學生;建議
1 網絡時代帶給中小學生的好處
互聯網上的虛擬課程,逐漸是國內外許多學校追求的一種超前的教育模式,學生不僅能夠及時了解學校的情況,而且還可以直接學習知識,和學校的老師愉快的學術交流,解答疑問、豐富知識。越來越多的網校陸續建立,學生的求知和學習得到了很大的滿足,也給學生提供了寬闊的學習路徑和廣闊的學習空間。中小學生時刻養成利用互聯網解決問題,網上學習,在“空中課堂”上和同學們交流學習心得,解決問題等學習的習慣,這對終生學習都是有益處的。
學生通過網絡可以了解和關注國家天下大事,使思想空前開闊?,F在中小學生總會有許多奇奇怪怪的想法和思維,青少年稀奇古怪的興趣點傳統媒體早就沒有辦法去解決,網絡信息容量多的特點能夠滿足絕大部分學生的需求,同時中小學生提供了最豐富的信息資源。而且,網絡潛移默化的為學生獲取種種信息的最佳來源。
由于網絡的兼容性,使得學生在網絡中處于和現實生活完全不同的環境中,通過在網上學習各種不同的知識,豐富了自己的思維。而且鍛煉了自己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還提高了自己對事物的分析力和判斷力。網絡的相通性使學生可以通過微信或微博等方式廣交朋友,參與社會問題的討論,自由言論,而且網絡的包容性和無邊際性也會極大的刺激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開發其潛質和潛能出來。
2 中小學網絡安全教育現狀
由于青少年年齡小、好奇心強,心理生理發育尚未成熟,在網絡誘惑面前往往缺乏辨別力、自制力與自覺性。瀏覽陌生網站,違法網站,不健康網站,隨意下載安裝網絡上的應用程序。對陌生人發來的郵件附件,不明文件不經過安全軟件的查殺隨意打開,警惕性低。輕易相信網絡上“好友”的花言巧語,易被詐騙,錢財損失;觀看違法,低俗,色情視頻攝像頭等視頻設施不關閉,一旦被非法入侵者截獲,通過社工可能會照成加重財產丟失。自己的社交網站帳號密碼等強度不夠,多數為弱口令等,非法入侵者破解利用。沒有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隔很長時間才會查殺病毒。
隨著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發展,大型網絡游戲、低俗動漫、不良小說、互聯網賭博等不斷出現,導致許多中小學生沉迷游戲、行為不雅、價值觀雜亂等,使得中小學生的日常生活及學習受到不好的影響,嚴重還會出現人身傷亡、違法犯罪等惡性事件。中學生在互聯網的使用過程中,肯定會被一些信息所影響,而且中小學生思想意識單薄,明辨是非和真假的能力不行,就很容易受到互聯網上不良信息的影響。思想意識影響行動,只要互聯網上的不良信息被中小學生接受以后,他們的思想意識就會受到改變,就會做出違背道德的事情,甚至會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保護網絡文化環境,不讓中小學生接觸網絡上的不良信息,避免中小學生受到不良信息引誘的情況出現。
中小學生處于人生的青春期階段,有著強烈的好奇心。當他們知道網絡可以使他們方面快速的獲得他們想要的欲望,便會沉迷于其中。而此時家長和老師會認為上網是不務正業,會耽誤他們的學習,對其加以制止。這幾讓處在青春期的學生產生叛逆心理,容易出現叛逆行為,類似逃課、打架等行為,這樣的例子在學校中不足為奇。
目前,對待網絡安全教育家長和教育還只是采取禁止的方式應對學生。這主要是家長和學校對網絡的不了解和不認同感,大多數家長認為網絡知識網游戲和聊天耽誤學習時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與嚴肅的學習氛圍相差甚遠。正是這種教育飯食使得學生產生厭煩感,反而得不到想要的效果,常常是屢禁不改。更有學生在聽到教師提到網絡安全問題時,小看網絡安全問題,認為他們不重要或者是離他們還很遙遠。
3 中小學生進行網絡安全教育的建議
大數據時代,斷絕中小學生與互聯網之間的聯系,是既沒必要也不可能的事情。只要家長、學校、社會三方能夠正確地引導學生去正確認識網絡,合理利用網絡,讓互聯網成為中小學生日常生活中的伙伴,讓中小學生在健康的網絡環境中成長和學習。
通過行政部門進行網絡安全教育。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排查和了解中小學生使用網絡的基本情況,重難點在排查學生在哪些方面使用等問題上。對于排查中發現的有關中小學生的網絡違法違規行為,以及涉及賭博、暴力、色情等內容的網絡文化產品,要及時向當地公安、司法等部門報告,連同相關部門針對此現象采取措施予以整頓。一些學生沉迷網絡游戲等問題,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給予適當的教育和引導,使其回歸到正常的學習生活,不能放任不管。
通過學校進行網絡安全教育。學校是學生學習成長的一方天地,理所當然要對學生進行網絡安全教育。每所學校都要根據學校和學生的自身情況,設置不同的網絡安全教育的模式。主要在開學后、放假前等一些重要時間點廣播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提醒,并及時提醒家長注意防范意識。學校可以通過課堂教學、主題班會、板報廣播、校園網站、案例教學、專家講座、演講比賽等多種形式展開專題教育,自發抵制網絡不良信息和不法行為。教育部將組織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的學生、教師和家長手冊,制作專題警示片,上傳教育部門戶網站供各地下載使用。學生可以通過網絡資源的學習來增強網絡安全的意識。學校的老師也要不斷研究網絡安全的知識,開展網絡安全研討會,幫助學生預防沉迷于網絡。學生要積極學習網絡安全知識,自發組織開展網絡信息安全知識競賽,通過比賽的方式獲得安全教育知識,使自己更加的保護好自己。學校之間的安全教育心得可以相互交換補充,有計劃的開展網絡安全知識的講座,讓學生了解最新的網絡安全知識。
通過多種媒體來進行網絡安全教育。不同的媒體可以推出各種類型的網絡安全教育的期刊雜志,校報或廣播,用學生能夠接受的方式來普及網絡安全教育。還可以鼓勵學生自己發揮想象,利用布置宣傳欄的形式來宣傳網絡安全教育。還可以鼓勵學生通過網絡來宣傳網絡安全知識教育,這些方式既方便又有效率,同時也是中小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
參考文獻
[1]多舉措緊抓中學生網絡安全教育的牛繩[J].鄧科揚.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9(04).
[2]網絡與中學生人生觀的形成[J].金凌好.文學教育(中),2010(10).
[3]孟令艷.利用互聯網對中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之我見[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05).
[4]趙冬臣.歐盟國家的中小學網絡安全教育:現狀與啟示[J].外國中小學教育,2010(09):12-15.
作者簡介
文楠(1993-),女,碩士研究生,云南師范大學,教育改革與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