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旖旎 朱伯賢
摘 要:中職學校《企業財務會計》課程仍存在學科性強、案例教學為主的現象,教學效果不理想。通過創設情景,讓學生按會計工作崗位開展項目教學,有助于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企業財務會計,工作崗位,項目教學
基金項目:此論文是2016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立項項目“基于工作崗位能力開展的中職商務專業會計課程建設的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GXZZJG2016B134)結題論文之一。
中職《企業財務會計》是會計專業一門重要的課程,學生通過學習,能夠掌握會計核算技能,會計報表的編制方法等。目前課程仍有按學科教學現象,教學和學習效果都不理想。通過在教學過程中的摸索,我們嘗試在企業財務會計課程中,按會計工作崗位開展項目教學,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1 影響中職《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效果的因素
企業財務會計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效果不甚理想,主要影響因素有以下幾點。
1)采取按教材開展的學科化教學模式。目前在《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過程中,仍然是按照教材中各章節的會計要素內容來進行教學,如貨幣資金、存貨、固定資產等使用、采購等的核算,核算過程都比較獨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能理解這些要素之間的關系,也很難將這些要素核算與企業的實際業務聯系起來。
2)教學中多以案例教學法為主。《企業財務會計》在教學中需要按照企業經濟業務發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核算,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習效果。但目前教學過程中,大都是以課本中的案例作為教學和學習內容,學生依靠作業來鞏固,對企業的經濟業務情況沒有直觀的認識,很難掌握對經濟業務的核算方法。
3)教師缺乏更多的實際經驗。目前中職學校的會計專業教師,大部分都是從院校畢業后直接到學校任教,雖然有相關的會計專業知識和技能,但沒有企業和會計行業的工作經驗,對于在教學中的經濟業務核算過程也僅限于按教材進行授課,收不到良好的效果。
4)不同會計課程之間的銜接有些脫節。企業財務會計是會計專業中的核心課程,因為涉及要素的核算,就需要有一定的會計學基礎知識,也需要有一定的稅收基礎知識,這些應該在之前讓學生有所掌握。但是目前中職會計課程在銜接上有一些脫節,在教學過程中由于沒有學習稅收課程,致使學生在期末核算時不懂得應該計算什么稅種。
2 按會計工作崗位開展企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的優勢
為了讓學生在學習中有效地掌握會計核算方法與技能,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按會計工作崗位方式進行教學,使學生認知企業相應的會計崗位。
1)有助于學生正確認識會計核算的順序。在教學過程中,按工作崗位進行教學內容的安排,讓學生了解和掌握會計崗位核算的具體過程,認識核算的順序,比如核算資金使用業務的時候,都以出納支付憑證和相關憑證為依據。其他業務的核算,也與業務發生的核算崗位憑證為依據,這樣,學生就清楚企業經濟業務的發生順序,進而掌握會計核算的順序。
2)能夠讓學生全面認識企業會計崗位工作性質和內容。通過會計工作崗位核算過程教學,讓學生認識到所核算的經濟業務屬于什么性質,如在出納崗位,經濟業務都與資金有關;成本核算崗位,包括各項采購支出、費用等都要納入成本等。
3)學生通過完成崗位角色任務,獲得較強的成就感,更容易掌握知識點,提高了學習的興趣。學生通過工作崗位學習,能夠完整準確的核算與各崗位業務有關的內容,當整個會計期間的核算都完成,形成會計報告,學生就會有一種成就感,覺得自己能獨立完成一件工作。學生每完成一個工作任務再繼續下一個任務,對學生來說是也是一個個的挑戰,提高了他們學習的興趣。
3 通過項目教學有效提升企業財務會計課程的教學效果
1)項目教學是行為導向教學與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的實踐,有助于學生提高實踐能力。項目教學是將學習內容形成一個個的項目,再把項目劃分為不同任務,讓學生通過完成任務的形式,逐步實現更好地掌握對項目的知識點和技能,是一種行動導向式的教學方式。同時,項目教學也是基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建構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著重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地完成會計的各項核算任務。
2)通過項目教學,學生更易掌握會計核算的方法。在項目教學過程中,教師會將每筆經濟業務核算內容分成若干個項目,如采購、生產、銷售等,再在各個項目中安排具體的業務開展核算,讓學生完成各個任務,從而形成完整的項目核算過程。
3)項目教學與模擬情景設置相結合,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項目教學設定的情景都是與企業工作環境、會計崗位情形一致的,學生在情景中能夠代入到會計和企業成員的身份,不再像以往被動拖沓的學習,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工作中,學生的興趣得到激發。
4 工作崗位模式下企業財務會計課程項目教學改革的思路
1)通過開展調查、校企合作等方式,了解并合理安排會計工作崗位,在教學中進行崗位設置。要按工作崗位開展項目教學,首先就要合理設置工作崗位,不同的企業對會計崗位的設置不同,我們不能只靠想象或生搬硬套教材上企業會計崗位的設置情況。只有組織專業教師到企業進行調研,才能認識企業會計崗位的設置和工作情況。同時,在校內開展校企合作,根據合作企業對會計崗位的設置,也可以有效合理地安排教學中的會計崗位。
2)創設全面真實教學環境,讓學生以各崗位角色開展教學。雖然在企業財務會計課程的項目教學中采用了很多的模擬情景,但是大都是以教室配合多媒體進行的,其真實性還不夠。我們要著重做好會計模擬實訓室的建設,按照企業的模型分別設立會計部門和各有關業務部門,讓學生扮演各種角色。或采取校企合作,在校內建設實訓基地,利用實訓基地開展會計課程教學,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3)根據會計核算內容和過程,結合企業工作崗位需要,設計好有序開展的教學項目。要在企業財務會計課程中按工作崗位開展項目教學,就要將核算內容劃分為若干個順序的核算項目,學生在完成各項工作任務過程中可以清楚其中的承前啟后關系,比如采購項目,涉及到資金使用的核算、原材料的收發核算、采購成本的核算,生產項目,將采購中的成本結轉到生產成本,再將耗費、工資等項目中產生的人工成本和制造費用結轉到生產成本等等。通過這些項目的設計與安排,讓學生理解和掌握整個核算過程。
4)教師不斷提升自己的崗位實踐能力。按工作崗位開展企業財務會計項目教學,除了要求教師掌握很強的專業知識外,還需要熟悉企業崗位設置、真實業務的處理的能力,掌握崗位實踐能力。中職會計專業教師要利用企業掛職鍛煉的方式,在企業中擔任會計、出納等職務,以在真實崗位中的工作經歷,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實踐能力,以提高校內的教學效果。
總之,《企業財務會計》要按照課程特點,以培養學生工作能力為目的開展項目教學,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丘偉建.基于工作任務的企業財務會計項目教學教材的整合[].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7(6).
[2]蔡金絨.項目教學法在企業財務會計課教學中的運用[].中等職業教育,2012(33).
[3]趙玉雯.探究崗位角色模擬在中職財會專業實踐課中的應用[].職業教育,2016(5).
作者簡介
羅旖旎(1991-),廣西桂林,柳州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教師,研究方向:基礎會計、企業財務會計、會計基本技能、稅法計算和申報等專業課程教學。
朱伯賢(1974-),廣西玉林,柳州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教師,研究方向:商務類會計、物流、市場營銷、商品推銷等專業課程教學以及實習實訓教學、管理及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