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龍
摘 要:動車組檢修管理系統是現階段我國實現動車組科學、安全運行的必要系統構成環節,同時也是促進行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文章立足于現實,首先介紹了動車組檢修管理系統的構建現狀與構成模式,其次對動車組檢修管理系統的功能、技術進行了探討,并在最后對動車組檢修管理系統關鍵技術與研發途徑進行了解析,希望可以有效提升系統應用水平,為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
關鍵詞:動車組;檢修信息;研究與實現
隨著近些年來我國現代化建設水平不斷提升,高速鐵路的運營里程也在持續增加,動車組高級修數量也呈現了快速增長的特征。根據實際的運營情況來看,動車組檢修管理系統在整個運行、維護管理中扮演著不可取代的角色,通過科學檢修與技術升級,能夠更好的保障動車組的運行,確保安全、可靠,同時也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為了進一步探討動車組檢修管理系統關鍵技術與方向,現就系統現狀分析如下。
1 動車組檢修管理信息系統現狀
國內動車組檢修管理系統主要以生產管理、組織與技術標準和檢修等內容構成,通過多年來的技術升級與改造,目前國內的動車組檢修管理系統已經具備了大量的實戰經驗,通過科學配比、高級維修以及安全質量控制,確保檢修計劃與編排,同時也結合工位信息與材料配件管理等方式來滿足資源信息的管理要求。在充分反映動車組不同工位檢修要求的同時,還需要考慮到工裝工具的完善性以及作業的基本情況。多種技術協調配合才能夠實現動車組檢修管理系統,除了基本的模塊分組與功能區域劃分,還需要考慮到動車組的月度檢修、調度管理,以此來體現管理的科學性與完備性。另外,還需要對動車組的檢修系統進行管理與調整,搭建完善的系統管理機制,借助于檢修故障、配件更換等一系列措施來確保資源有效共享。
2 動車組檢修管理信息系統架構模式
動車組檢修管理系統的架構主要包括多個模塊,如設備工裝、技術支持、物料配送以及安全管理與費用核算等等,不同的部門模塊相互獨立,可以干擾與影響,實現綜合管理。在滿足基本的治理機構與管理需求的同時,需要兼容不同類型的車型與技術管理需求,同時考慮到布局、工藝流程以及生產組織等方面的內容。在調度管理過程中,需要考慮到下發的閱讀高級修理指標,確保生產指導的適應性。在動車組檢修管理系統的構建過程中,需要做到合理安排進入時間,同時也要控制合理響應的范圍,包括檢修產能與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等方面的內容。在進行作業、技術以及輔導管理時,則需要重點考慮到資源信息的發布,同時做好現場維修工位的檢查,一旦發現問題要及時反饋、調整,結合檢修狀態與進度發布指令,綜合不同工位的檢修情況,對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完善現場管理,確保生產關系的適應性,確保生產效率的全面提升。
3 動車組檢修管理信息系統的功能與技術
3.1 基本功能
動車組檢修管理系統的基本功能是以管理對象的性質進行分配的,包括了調度計劃、生產經營管理等方面。除此之外,生產調度計劃需要考慮到生產指揮的內容,同時子系統的功能體現在指揮信息等方面,這樣就可以實現現場檢修工位的調整,體現了檢修工位的計劃執行水平。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還需要考慮到質量管理、成本管理以及系統維護等方面的內容,確保信息能夠達到反饋控制的客觀要求,比如說子系統下放8個服務器,分別作為分機來使用。
3.2 功能應用
從功能應用的角度上來看,動車組檢修管理系統的檢修工作由不同的工位來完成,不同的工位實現信息化也就意味著現場管理得到參考,比如說動車組中的維修轉向工位就是一個典型案例。借助于錄入基礎數據、調度系統命令發出工位指令等具體的方式來確保功能應用的成果。同時,也可以借助于分支模塊來實現生產輔助信息的調整,在接到相應的調度信息后,可以根據物資的存儲需求來準備設備,作業時進行妥善記錄,確保易用性。
3.3 信息化技術
信息化技術在動車組檢修管理系統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生產調度計劃的安排與及時發布等方面,通過計算機科學的合理布置,做好檢修臺與生產信息的處理,同時實現工位的菜單服務和故障預警、保修等功能,這樣也可為實現信息管理現代化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與技術儲備。
4 動車組檢修管理信息系統關鍵技術與研發方向
4.1 自動編制技術
自動編制技術是結合動車組檢修管理系統檢測到的信息對各工位、系統的工作流程進行編制、調整,以此來提升工位的工作效率,同時避免相互影響和干擾的技術,該技術目前還具有很大的優化發展空間。
4.2 故障統計分析技術
故障統計分析技術是指通過檢修工位故障分析體系來實現故障排除與自動定位,確保車型-故障匯總,并以此作為預警機制的前提條件與根本保障。
4.3 配送管理技術
配送管理技術是指在自動檢修的基礎上進行物料的需求管理,確保物料最小化配送控制,同時建立一系列的消耗、配送與報廢管理,提升物料存儲管理的效率與水平。
4.4 全壽命跟蹤技術
動車組關鍵部件的全壽命跟蹤管理是動車組檢修管理系統的主要環節,同時也是維護科學、穩定的必要保障條件。在該技術的發展過程中,需要考慮到全壽命周期的模型,記錄配屬、報廢的過程,并對動態維修的信息進行分析、保存,實現動車組檢修管理系統的基本功能,并借助于跟蹤分析的方式來為后續的動車組檢修管理系統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據。
5 總結
綜上所述,動車組檢修管理系統的構建需要完善的管理模式與治理機制,同時也需要兼顧系統的需求,體現功能與技術的應用價值。結合上述分析,本文著重探討了動車組檢修管理系統的關鍵技術以及未來的研發方向,希望可以為行業的發展提供必要的技術參考,同時也為促進這個領域的研究工作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矯健.動車組檢修成本管理系統研究[J].鐵路計算機應用,2019,28(09):36-39.
[2]李佳特.動車段動車組管理信息系統架構設計與關鍵技術分析[J].科技資訊,2016,14(09):40-41.
[3]張惟皎.動車組管理信息系統的發展回顧與展望[J].鐵路技術創新,2015(02):117-122+127.
[4]張曉軍.動車組檢修管理信息系統的研究與實現[J].鐵路計算機應用,2014,23(08):23-25+28.
[5]史天運,孫鵬.動車組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與發展[J].鐵路計算機應用,2013,22(0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