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合甫·那四朗
摘 要:新疆天山西部是新疆西部的一個獨立區域,該區域東、南、北3面被高山環繞,西面有來自大西洋的水汽進入,水汽被高山阻擋后形成豐富的雨水,因此該地是新疆最潮濕的地區。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使該地有茂密的針葉林區,但近幾年該地在開發建設中由于資金投入不足,出現了砍伐過于集中、亂砍濫伐嚴重、資源急劇減少、森林質量下降等許多問題。因此,新疆天山西部林區實施天然保林工程,必須要重視生態,科學經營,提高林地生產力,實現森林資源經營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天山西部林區;天然林保護工程;天然更新;森林撫育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18-0087-02 ?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6.2 ? ? ? ?文獻標志碼:A
在社會的高速發展過程中,人口、資源、環境等問題日益突出。因此,在提高經濟發展速度的過程中,可持續發展的觀念也不斷被強化和深化,越來越受到國際上的普遍關注和重視。
1 ?天山西部林區天然林保護工程實施概況
1.1 ?林區概況
天山西部林區占地面積為165.53萬hm2,其中林業用地有44.31萬hm2。該地處于北疆西部,伊犁河谷上游,經緯度為東經80°~84°,北緯42°~44°。
1.2 ?天然林保護工程實施概況
西部林區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以來,專項資金撥款合計15 396.1萬元。中央和地方政府分別撥款14 052.1萬元和1 344萬元。其中,有5 492萬元用于安置下崗職工,其余的用于森林經營。保護工程實施以來,林區木材砍伐量急劇下降,調減幅度高達87.5%。由此可見,保護工程對保護該地區森林資源有著重要作用。
2 ?天山西部天然林保護工程實施中的問題
2.1 ?營林工作弱化
天山西部林區有約12萬hm2的疏林地、散生林地、灌木林地和宜林地,受放牧的影響,這些林地中的大多數林木嚴重枯損和老化,已經喪失了天然更新的能力。2000年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后,該區域沒有加強人工撫育、圍欄管護和圍欄維修,也沒有投入更多的資金防治未成林的病蟲害,使該區域營林工作難以開展。根據后期調查可知,該地約有0.87萬hm2未成林造林地圍欄遭到破壞,有0.27萬hm2林地發生云杉血霉病。這不僅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也給林區保護工程的推進帶來了困難。
2.2 ?不當采伐導致森林持續退化
森林采伐規程規定,森林擇伐后,每公頃必須保留300株以上木珠,即郁閉度在0.5以上。但天山西部林區主要以云杉為主,規定可采林區為坡度較平緩的商品林和兼用林,這些林地人為可及度較大,郁閉度在0.5左右,在采伐規程范圍內,受牲畜干擾,基本沒有更新林木,但林場為了生計又必須對其進行開采[1]。長此以往,砍伐后的林地大多變為疏林地,并且沒有天然更新的能力,風倒和枯損加劇,導致森林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持續退化。
2.3 ?林區放牧對森林的破壞加劇
天山西部林區土壤肥沃,牧草生長茂密,天然草場致使放牧現象嚴重。牲畜密度過大會引起土壤板結,導致產草量減少,還可能破壞草原植被結構,即牲畜可食用牧草種群急劇衰敗,而牲畜不可利用的其他植物種群卻迅速旺盛。同時,草場會被往返于草場、水源、居住點的牲畜踐踏為不毛之地。過度放牧導致草場退化,最終阻礙牧業發展,嚴重時還會出現土地沙漠化。如果天然林保護工程不對其進行整改,該區林業用地將會在近幾十年內急劇減少,從而阻礙該地區的可持續發展。
2.4 ?林區道路損壞嚴重,亟待恢復
天山西部林區自建設以來投入大量資金修建道路、小橋、涵洞等,這些是林區木材生產和山區交通的主要通道。在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之前,道路的修建費從生產木材中劃撥,而在工程實施后,該項費用被取消。由于天山西部林區雨水較多,道路、涵洞、小橋破壞嚴重,阻隔了交通,給森林防火和護林工作的開展也帶來了困難。
3 ?解決天山西部天然林保護工程問題的對策
3.1 ?調整新疆天然林保護政策,加大對天然林保護的投入
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后,工人對林區進行看護,但傳統的游牧方式并沒有改變。工人看管的范圍過大,不能完全制止放牧行為,更沒有權力對其進行干預。針對這一問題,2001年國家增加了天然林保護區以外的生態公益林補償費,為5元/667m2,還設立了補償基金,為天然林保護提供經費。此外,當地政府應加強宣傳,使人們認識到保護森林的重要性。對于肆意破壞森林的行為,政府應實施強制性措施對其進行懲罰。建立健全保護森林的制度,加強對森林資源的保護。
3.2 ?政府加強對天然林保護政策的支持,林區限制和改進傳統牧業
現階段,政府應加大對天然林保護政策的支持力度,注重森林資源的保護和恢復,通過制定相關政策和制度改變傳統游牧方式。政府還應定期召開相關會議,對每一階段該地區的具體情況進行匯報,了解林地的恢復和保護情況。
3.3 ?改變森林經營理念,調整森林經營方案
森林資源遭到破壞,在發展的過程中更應注重對資源的保護,任何有損生態環境的行為都是不可取的。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后,該林區按照規定進行采伐和更新,在這一過程中應遵循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在恢復的基礎上保護森林生物多樣性,增加生態功能。增加造林工作的科技含量,實行科學經營,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實施不同的發展政策,采取因地制宜的發展原則。
3.4 ?加強對天然林合理經營措施的科學研究,實現林業可持續經營
天然林存在諸多問題,政府應結合當地的地理環境和人為因素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首先,應對林區的組織機理進行科學研究,基于生態系統的結構、功能及組織狀態等因素,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其次,在實施過程中要保證當地經濟的發展,將經濟發展與保護生態結合起來。再次,政府應解決林牧矛盾,采取行政、經濟等手段進行調整,實現林、牧業的共同發展。
4 ?結束語
在天山西部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的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自然環境給經營工作帶來的嚴峻挑戰,正視森林資源在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同林區的森林類型各有差別,在實施過程中應有針對性地進行保護,遵循科學發展觀,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利用多方面資源,做好森林經營,推動林業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肖中琪,黃建文,凌成星.新疆天山西部天然林保護工程區林地及森林生物量空間變化分析[J].林業資源管理,2018(1):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