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康


摘 要:介紹了一種細度為50目的辣醬產品的生產工藝流程,產品pH值為3.4~3.6,鹽度為13%~14%,可溶性固形物為34%~36%,生產用水經過紫外殺菌器處理,配合山梨酸鉀和亞硫酸氫鈉兩種防腐劑,生產出全程不需熱力殺菌的調味辣醬產品,目前該技術已投入實際生產。
關鍵詞:辣醬產品;紫外殺菌;產品指標影響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18-0108-02 ?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TS264.29 ? ? ? ?文獻標志碼:A
中國是辣椒的種植大國,種植面積365 900 hm2,鮮辣椒產量約5億t。新疆種植面積約1 200 hm2,占全國的0.33%,產量高,品質優。新疆北庭和焉耆兩地的四平頭和螺絲椒等特有的新疆品種,個大、肉厚、色澤鮮艷,風味獨特。新疆辣椒種植和加工優勢突出,因此要不斷探索殺菌工藝和辣椒深加工技術,充分發揮新疆辣椒資源的優勢[1]。
食品殺菌可分為熱力和非熱力殺菌,非熱力殺菌技術又包括物理殺菌和化學殺菌。物理殺菌主要包括紫外線殺菌和放射性殺菌等;化學殺菌主要指在產品中添加抑菌劑和防腐劑,如山梨酸鉀、苯甲酸鈉和抗生物的酶等。與熱力殺菌相比,非熱力殺菌能保留產品的原有口感和營養價值,具有不污染環境和節約能耗的優點[2]。
PET瓶裝擠出式辣醬的生產工藝流程為:原料驗收—辣椒清洗—初次破碎—初次調配(醋酸、食鹽、防腐劑)—二次研磨(50目)—二次調配—灌裝—鋁箔感應封口—包裝。
1 ?紫外線殺菌處理水后微生物檢測
1.1 ?紫外線消毒原理
紫外線殺菌以253.7 nm波長時的殺菌能力最強,當水或空氣中的各種細菌病毒經過紫外線(253.7 nm波長)照射區域時,紫外線破壞核酸(DNA和RNA)的分子鍵,使其失去復制能力或失去活性而死亡[3]。紫外線消毒不產生任何污染物,高效率、廣譜性、低成本、長壽命、無污染等優點是其他消毒手段無法比擬的,目前是西方發達國家的主流消毒手段[4]。
從表1可以看出自來水經過紫外殺菌器處理前后的水質是符合生產要求的,特別是經過紫外殺菌器處理后,在顯微鏡下沒有發現水中有可移動的微生物。
2 ?辣醬產品的主要指標
辣醬產品的指標主要包括pH值、可溶性固形物和鹽度等,主要指標在(36±1)℃、保溫10 d后的驗證結果,見表2。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規定pH值大于4.6的食品為低酸性食品,國內同行也是以肉毒桿菌的最低安全pH值4.6為分界線,按罐內pH值將食品分為高酸性和低酸性兩類。可以看出在敞開式試驗中,產品的pH值在3.4~3.6時,微生物浸染繁殖的風險較小。食鹽和可溶性固形物的作用主要是提高滲透壓,使細胞原生質濃縮發生質壁分離,降低水分活性,不利于微生物生長,減少水中溶解氧,使好氣性微生物的生長受到抑制等[5]。
3 ?非熱力殺菌條件探索
通過辣醬產品的指標進行調整和口感對比,產品內容物保持在pH值為3.4~3.6,可溶性固形物為34%~36%,鹽度為13%~14%時,產品質量穩定,見表3。
4 ?討論與結論
生產實踐證明,產品內容物保持在pH值3.4~3.6,可溶性固形物為34%~36%,鹽度為13%~14%,生產用水經過紫外殺菌器處理,按規定使用山梨酸鉀和亞硫酸氫鈉兩種防腐劑,控制生產環境清潔衛生,可以保證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同時也保持了辣醬產品原有的風味,降低了生產能耗,此成果已正式用于生產。
參考文獻:
[1]王賓,李紅,袁豐年.新疆辣椒區域比較優勢實證研究[J].辣椒雜志,2014(4):22-26.
[2]夏文水,鐘秋千.食品冷殺菌技術研究進展[J].中國食品衛生雜志,2003(6):539-544.
[3]紀俊亭.論高酸性罐藏食品低溫殺菌低酸性罐藏食品高溫殺菌[J].食品工業科技,1991(2):26-30.
[4]傅俊杰,沈偉橋.使用藕粉輻照殺菌與貯藏效果的研究[J].中國農業科學院,2002(8):1007-1009.
[5]趙君哲.食品的水分活度與微生物菌群[J].肉類工業,2014(7):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