庹詠芳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得到很大的提升,對精神文化生活的品質有了更高的要求,基層群眾文化由此得以發展。音樂文化作為基層群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基層群眾音樂文化也是民族和時代文化創造的源泉。在我國各個歷史時期,基層群眾音樂文化也在各位時期的實踐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當前階段,我國基層群眾音樂文化的建設和發展在新時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但同時新形勢也為其帶來更多的挑戰。基于此,我們要立足于群眾音樂文化工作開展的實際,結合文化建設的特點,制定出有效的對策,為推動群眾音樂文化的繁榮發展提供基礎。本文淺要地分析了基層群眾音樂文化的形勢和對策,以期為文化工作實踐提供參考。
關鍵詞:基層群眾;音樂文化;形勢與對策
基層群眾音樂文化是群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他的建設與發展是在物質條件豐富的基礎上開展的,群眾音樂文化不僅形式多樣,內容也極其豐富,對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具有重要的價值,更對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基層群眾音樂文化的建設在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也提升了基層群眾的文藝素養,在國民素質的提升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在新時期一定要抓住群眾音樂文化發展的具體形式,應對時代挑戰,制定科學戰略,不斷推動其繁榮發展,最終發揮其作用。
1 基層群眾音樂文化的形勢與對策
1.1 基層群眾音樂文化建設和發展面臨的機遇
首先,人們日益增長的額美好生活的需求對基層群眾音樂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動力。對著社會經濟和文化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在不斷增強,同時傳統的基層群眾音樂文化已經無法滿足新時期基層群眾的需求。在時代發展和科技進步的過程中,人們需求的變化為群眾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動力。群眾音樂文化創作中融入了更多新興元素,應用了更多新型文化傳媒技術和傳播平臺,廣泛地推動了音樂文化的傳播,基層群眾音樂文化也在借鑒吸收古今中外的優秀元素基礎上不斷地創新和發展,滿足了群眾的音樂文化需求,進一步推動了群眾文化的發展。
其次,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為基層群眾音樂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酉陽縣一方面引進了大量資深的音樂專業相關的人才,為基層群眾音樂文化工作隊伍注入了新的力量,推動了文化的繁榮發展。另一方面,在建設文化站、文化館、書屋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尤其是文化館建設成為資源投入的重點,旨在打造酉陽縣鄉鎮村全覆蓋的公共文化設施。除此,積極運用各種互聯網傳播媒介和共享平臺,整合各類社會資源,使基層群眾能夠隨時隨地獲取各種形式的音樂文化資源,真正實現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成果由人民共享。
1.2 公共音樂文化設施區域發展不均衡
首先,當前我國經濟區域發展不平衡,在每個地區的區域經濟發展也不平衡。酉陽縣不平衡的情況也較為明顯,從而使得各鄉鎮、各行政村的音樂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存在差異。對于經濟基礎較好的鄉鎮及行政村而言,在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資源投入力度較大,為基層群眾開展音樂文化活動提供了更多的場所和可用設施設備,基層群眾可以開展和享受的音樂文化活動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群眾的文化生活需求也能得到較好地滿足。酉陽縣還存在經濟較為落后,地理位置較為偏遠的鄉鎮及行政村,資金支持力度不足導致基層公共文化基礎設施不完善,能夠為基層群眾提供的音樂文化資源較少,音樂文化活動開展的形式也較為單一,同時經濟基礎較差的地區,老人和留守兒童數量也更多,對音樂文化活動的興趣不足,參與度還處于較低水平,公共音樂文化服務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
其次,文化館功能發揮不足。一方面酉陽縣鄉鎮的領導在觀念上還沒有轉變只重視硬件建設的觀念,對于文化館的利用和其功能發揮的重視程度不夠,只是一味地投資建設文化館站,書屋等硬件設施,而忽視了對其的科學統籌規劃管理,華而不實缺乏內涵從而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另一方面,基層群眾文化工作人員的素質有待提升,尤其是在鄉鎮文化館或是文化站的基層工作人員知識結構和觀念都較為陳舊,業務能力方面存在諸多不足,因此在開展基層音樂文化活動的過程中不夠有特色,也缺乏對群眾需求的考慮,難以提高群眾的參與度,同時還存在音樂文化活動或是工作的開展都注重形式化,長期以來更重視經濟的建設和發展,文化工作人員存在專職不專干的現象,在這種實際情況下,文化館的利用率較低,功能也得不到很好的發揮。
2 基層群眾音樂文化發展的對策
2.1 加強政府引導和重視
在當前基層群眾音樂文化發展形勢下,要想推動其繁榮發展,首先在政府層面就應當加強引導和重視。針對酉陽縣基層群眾文化發展不均衡的現實狀況,縣級及鄉鎮政府應當針對發展形勢的特點以及制約其發展不平衡的因素作出相應的引導和調整,不斷縮小區域間基層群總音樂文化發展的差距。政府在基層文化建設中就發揮著重要的引導作用,政府應當針對問題制定出相應的對策,如加大資金投入、政策支持以及幫扶力度,對于經濟基礎較為薄弱的鄉鎮及行政村,政府應當給予更為充足的建設和發展資金,完善基層群眾音樂文化基礎設施,尤其是鄉鎮文化館或是綜合文化站的建設,在政策上也要向發展水平低的鄉、鎮、村地區傾斜,同時針對較為偏遠的鄉鎮村要加強音樂文化的宣傳,開展基層群眾音樂文化下鄉活動,為群眾帶去獨特的音樂文化體驗提高留守兒童和老人的參與熱情,加強發展薄弱地區的軟硬設施建設。縣及鄉鎮政府還可以加強基層群眾音樂文化活動形式以及內容上的探索,推動音樂文化的多樣化發展,滿足基層群眾不同的文化需求。
2.2 優化基層群眾音樂文化工作隊伍
基層群眾音樂文化的繁榮發展離不開優秀文化工作隊伍的帶領,針對當前酉陽縣文化館功能發揮不足的發展形勢,必須要立足于基層群眾音樂文化工作的特點和現實,打造一支強有力的群眾音樂文化工作隊伍。一方面要優化音樂文化工作人才招聘的制度,吸引更多業務能力強、實踐能力強的專業人才,增強隊伍的專業性,提高整體隊伍的素質。另一方面要加強對文化工作人員的能力提升培訓,可以以“請進來和走出去”的方式來加強基層群眾音樂文化工作者之間的交流,在交流中可以拓展基層工作人員的視野,更能在培訓中提升專業能力和實踐能力,從而提高基層群眾音樂文化的服務水平。此外,還要建立健全工作人員的考核機制,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更好地為基層群眾服務,滿足基層群眾的音樂文化需求。
2.3 加強基層群眾音樂文化的內涵打造
當前基層群眾的音樂文化需求得不到很好的滿足,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現有的群眾音樂文化的內容過于空泛,形式單一,無法吸引基層群眾的目光,基層群眾文化建設過于傾向于基礎設施的外在建設,而忽視了內涵打造。基于此,要以基層群眾的需求為導向,以文化館為場所依托打造基層群眾音樂文化品牌,如“農民文化藝術節”、“戲曲進萬家”等文化活動,滿足基層群眾的文化需求,可休閑,可娛樂,更可在活動中提升文化素養。
3 結束語
總之,在新時代要重視滿足基層群眾的音樂文化生活,真正實現文化成果由人民共享。政府要加強重視和引導,加大人力、物力和財力方面的投入,打造更加有內涵滿足基層群眾不同文化需求的產品。
參考文獻
[1]徐立婷.基層群眾音樂文化的形勢與對策分析[J].戲劇之家,2018(35):239-240.
[2]陳健.試論高水準群眾文化音樂展示平臺的構建[J].當代音樂,2018(11):144-145.
[3]張龍慶.群眾音樂文化工作的開展研究[J].大眾文藝,2018(09):5.
[4]白霞.群眾音樂文化的社會功能及其開展策略研究[J].大眾文藝,2018(08):17+148.
[5]王善虎,張國學,杭天惠.基層群眾音樂文化的形勢與對策[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6):136-140.
[6]于菲.新時期群眾音樂文化活動存在的問題及完善[J].大眾文藝,2015(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