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霞
摘 要:鄉村振興的關鍵是人才。組織人才、中堅人才、基礎人才構成了鄉村振興人才體系,共同支撐鄉村振興大業。分析了鄉村振興體系的人才現狀,探討了人才支撐體系建設路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鄉村振興;人才體系;組織人才;中堅人才;基礎人才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18-0132-02 ?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7 ? ? ? ?文獻標志碼:A
鄉村振興戰略是十九大提出的國家七大戰略之一,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是補齊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短板的戰略部署,其目標是實現農業現代化與國家現代化同步發展,最終達到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這需要方方面面合力。人永遠是最具主觀能動性的因素,任何事情都離不開人才的推動作用,鄉村振興也離不開人才的支撐,“人才興”才有可能“鄉村興”。
1 ?鄉村振興人才現狀
1.1 ?組織層面
各鄉(鎮)村級農村基層組織構成人員,基本上比較完備,一般性的農村事務都能處理,但他們多數是承擔行政管理及社會治理方面的事務,對真正謀劃鄉村振興,還沒有提高到國家戰略的認知程度,更談不上對幾十年的謀劃,對領導、組織、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缺乏明晰的思路,尤其是貧困地區,目前工作人員的精力基本上被脫貧攻堅工作占據,對鄉村振興工作分身乏術或無能為力。
1.2 ?中堅人才層面
由于國家對鄉村振興的重視不斷提高,不少外出務工人員開始返鄉創業,但限于各種支持政策配套不夠完善,農村創業環境不能令人滿意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人才還是缺口很大,縣、鄉、村均缺乏區域領軍人才,無法支撐起各地各類經營。作為鄉村振興最終落地的關鍵環節,人才稀落,振興乏力。
1.3 ?基礎勞力狀況
絕大多數農村的現狀是青壯年外出務工,受過高等教育的本地學子很少有人回鄉,多數農村留守的是老人和孩子,他們能力有限,不能扛起鄉村振興的重擔,鄉村振興將成為一紙空文。
2 ?鄉村振興人才支撐體系建設
2.1 ?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
從思想上轉變以往應付完行政事務即滿足的作風,調配好鄉村基層組織人員,堅持“以事擇人”的用人導向,以鄉村振興的實際需要配置農村基層組織領導人員,吸引懂農業、愛農村的專業人員充實村級干部隊伍,通過培訓讓他們成為領導鄉村振興的行家里手,尤其是貧困地區,既要緊抓脫貧攻堅這項鄉村振興工作,同時要將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工作有機銜接起來,通盤考慮,長遠謀劃,以免貧困地區在未來的鄉村振興洪流中再次淪為后進地區,這對貧困地區來說任務尤其艱巨,既要不遺余力做好脫貧工作,又要奮起直追,真正實現鄉村振興。
2.2 ?大力吸納培養中堅人才
農業資源是土地及土地上的物產,鄉村振興需將土地與人才結合才能實現,要針對不同區域和不同生產條件,合理調配鄉村所需的中堅人才。中堅人才是懂得經營農村土地資源的人,包括經營能人、科技人才、服務人員和職業農民等。目前真正的愛農村、懂經營的中堅人才缺口很大,要從體制設計、政策引導、各方支持上下功夫,吸引城市人才、務工人才回鄉創業經營[1]。
2.2.1 ?融合城鄉體制機制吸引人才
打破城鄉二元結構,解決農村養老保障及基礎設施城鄉差距大等現實問題,需要國家從體制機制方面進行改革,這樣才能真正吸引人才歸鄉。改革土地經營制度,更深程度上實現流轉經營,用事業留住人才。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專業經營農業必須有相應的收入回報,國家要從大政策上調整,讓農業經營收入不再低甚至高于其他行業,才能讓農業生產經營者真正愿意從事農業經營。農業是弱質產業,投入大、周轉慢、風險大,國家應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真正解決投資風險。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逐步填平城鄉社會保障方面的巨大差距,例如教育、醫療、養老、日常文體活動等方面,改革農村建設用地制度,允許鄉村人才建筑居所,讓他們住得安心、舒心,以社會保障措施留住人才。
2.2.2 ?加大培養培訓力度營造人才
人才的培養要從短期、中期、長期統籌規劃。短期內通過激勵措施,吸引和培訓人才。中期則將高校專業設置與鄉村振興戰略銜接,規劃若干年后需要培養的專業人才,鼓勵青年學子報考涉農專業,或定向委培,定時回鄉助農,制訂相應的配套支持政策,例如薪酬待遇、政治待遇和生活關愛等,形成利于他們安心鄉村建設的長效機制,打造一支農技專家人才隊伍,以高科技人才推動農村產業發展,實現鄉村振興。長期則要從基礎教育入手,布局好鄉村振興的人才梯隊結構[2]。
3 ?提升基礎人才素質
基礎人才是指最直接的勞動人員,即實際生產勞作的農民。現在留在農村的基本是老人和兒童,文化水平和生產技能較低。人口流失嚴重。農民群體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91.8%,要吸引本土人才回歸,大學畢業生回鄉,科技人員下鄉,退役軍人和農民企業進鄉創業創新。除了政策措施外,這與產業興旺是相輔相成的,農村產業興起,自然有人回來,而人口回流,產業才有人去經營,最終達到產業與人口雙旺局面。要高度重視農民的培訓工作,提升他們的整體素質。目前我國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已超過65%,科技貢獻率達56%,這對農業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文化科技素質要求,如良種選育、機械操作、科學種植管理、精深加工等,只有不斷提升勞動者素質,撐握較高的科學種植技能,才能不斷提高農業科技貢獻率。目前國家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的實施不盡人意,甚至有的培訓機構以賺取國家培訓資金為目的,輕視培訓效果。要盡快培育大量的家庭農場經營人才、農業合作經營人才、城鄉聯合經營人才和專業技術實用人才等農村急需應用型人才,發揮國家農業培訓主渠道應有的作用。國家專職培訓機構、高等院校等可加強此方面的培養力度,以盡快彌補農村基礎人才缺口。
4 ?結束語
鄉村振興戰略是規劃到21世紀中葉的長期國家戰略,要實現其“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其任務是繁重而復雜的,沒有多類人才的支撐不可能實現。鄉村振興需要系統的人才支撐,不是單靠一支人才隊伍就能實現的。組織人才、中堅人才、基礎人才3個層次人才的貫通,構成鄉村振興人才支撐體系,在不同層面上對鄉村振興起著相互補充、相輔相成的作用,共同支撐著鄉村振興大業,最終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宏偉目標。
參考文獻:
[1]范力軍.鄉村振興視角下農民職業化教育體系優化探討[J].安徽農學通報,2018(22):12-13.
[2]盧向虎,秦富.中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體系研究[J].現代經濟探討,2019(4):96-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