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
摘 要:本文主要以民族健身操為研究對象,通過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錄像分析法對其發展現狀進行調查研究。首先,通過對民族健身操的歷史進行調查分析,得出民族健身操起源于民族的生產生活,從勞動人民的生產生活中發展而來,在一定的政治、經濟、教育、環境、宗教環境中得以蓬勃發展。
關鍵詞:民族健身操;發展構想
隨著我國全民健身運動的迅速發展和不斷進步,民族健身操作為一種健身項目已經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和支持,作為一項新興的健身運動項目,擁有著廣闊的市場和巨大的發展潛力,但是從當前我國民族健身操的發展現狀來看,民族健身操的發展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其中理論研究與實踐還比較薄弱,所以我們有必要積極探索一條適合民族健身操的發展道路。
1 拓寬民族健身操的宣傳途徑
每一個體育項目的發展和推廣都會受到鍛煉者對它的理解的影響,只有對體育鍛煉項目的好處和效果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加自覺地去進行體育鍛煉,民族健身操也一樣。研究報告指出,大多數人們對民族健身操都沒有深入的了解,甚至以為民族健身操就是民族舞蹈,一般為了避免這種片面的認知,人們可以通過了解民族運動會或咨詢社區健身操指導員來大致熟悉民族健身操,對民族健身操的不全面、不完整、不科學的理解成了發展和推廣該項目的絆腳石。經過一系列推理認證和實地考察表明,只有尋找多種方式,利用各種相關資源,加強對外文化宣傳,才能把我國民族健身操發揚光大,讓其成為所有體育項目上的佼佼者并被人們所喜愛和支持。為了讓每一個人了解健康的理念并參與到民族健身操這項體育運動中來,使民族健身操發揚光大,首先我們要做的是借助廣大體育宣傳工作者、報刊以及新聞媒體的力量,讓人們明白民族健身操是一種集健康、休閑、娛樂、社交等為一體的體育運動項目,其健身健心的作用不容小覷。另外,一旦重視鍛煉的人群越來越多,那么參與到民族健身操的人將也會越來越多,因此在學校方面,應該加強對體育教育的宣傳,讓學生和老師清楚地認識到其重要性。喜愛運動人群的增長與從小體育運動習慣的養成密不可分,而學校教育是體育運動習慣養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學生終身體育的習性養成與學校教育有著至關重要的聯系,這直接關乎到學生及其家庭成員是否能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學校體育部門以獨具匠心的體育教學模式,在體育教學中融入民族特色元素,以便讓學生的體育興致得到提高,讓他們熱愛體育鍛煉并使其成為一輩子的愛好。
2 全面推廣民族健身操教練員的培訓
為了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民族健身操,我們需要做的還有很多,首先,需要國家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一部分資金作為堅強的后盾,此外,還需要較強組織力和領導力的專業教練員去引導人們接受并學習民族健身操,這些都是民族健身操發展路上的重要因素,所以要想普及和推廣民族健身操,教練員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更好地推廣民族健身操,讓更多的人了解、接受民族健身操,讓民族健身操能在群眾心中生根發芽,我們還需要加強相關人士的培訓,例如,健身操教練和學校指導員,尤其對教練員的培訓要有計劃性、組織性和系統性,要做好這一點,我們不能盲目去做,要步步為營,要一步一步地去合理制定培訓方案,其中涉及到培訓的時間、地點、內容、步驟和方式等。其中要想順利實施培養方案,科學合理地設計培訓內容是重中之重,此外,我們不僅僅要把學校體育指導員和健身教練等作為主要培養目標,更不能忽視喜愛民族健身操的人士,因為它們為民族健身操的發展與推廣奠定了基礎,在擴大民族健身操人群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最后,要想更好地推廣民族健身操,始終依靠學校指導員和健身教練員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政府等相關部門的配合、支持和大力宣傳,這樣將有助于培訓方案的實施,為其打造一個堅實的后盾。
3 加大民族健身操在社區活動的參與普及
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國家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全民健身也在蓬勃發展,無論在鄉鎮的任何一個角落,健身在人們心中越來越備受關注。廣場舞、團體操在許多社區小區里越來越受歡迎了,人們在閑暇之余就開始訓練,這可以推動社會進步,提高人們的身體健康狀況。為了讓社區其他相關健身項目也能融入到平常每一位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國內一些專業人士提出了最終處理方式:完善小區在健身運動上的制度管理體制,并且還要讓社區群眾了解社區活動的重大意義。社區是一個言行自由的地方,如果僅僅只是靠小區部分管理人員去管理是肯定不行的,而應該也要讓每一個人都認識到健身的重要性,讓他們從心里面接受認可從而豐富它們的業余生活,興起全民健身。因為民族健身操是近期才崛起的一個健身項目,所以目前人們對此不是特別清楚,導致健身的人群并不是很多,要怎樣去正確地引導民族健身操深入各個社區,融入到社區文化之中是極其不易的。目前為止推動民族健身操未來發展之路的關鍵是讓社區來帶動周圍一片的發展,使民族健身操與社區文化相輔相成,在此基礎上我們還要更加努力,著手普及發揚這種新型健身操,為此我們應該了解各民族健身操在國內的發展歷史和發展變化,從而更好地去宣傳。
4 開辟互聯網+民族健身操的發展新模式
“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但這并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形態。民族健身操作為一種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其健身性、娛樂性、觀賞性深受人們喜愛,但由于民族健身操是一項新興的運動項目,在其各方面發展都還有待提高,特別是民族文化的宣傳以及高水平教練的培養、統一的教材等方面,所以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我們不能故步自封,現在是互聯網時代,各行各業都想在網絡上占據自己的市場份額,那么要想利用互聯網這個平臺,首先就要在網絡上讓更多的人們看到信息,所以,開辟互聯網+民族健身操的發展模式新常態就刻不容緩,首先,建立一個民族健身操的手機app軟件,把軟件里面根據內容的設置分為不同的區域,比如民族文化的介紹、不同健身操的分類(并配有詳細介紹)等等,使更多的人們利用互聯網這一平臺,了解并學習民族健身操,并通過學習促進運動的參與。其次,利用手機公眾號,在微信平臺或者支付寶以及其他app平臺上進行宣傳與推廣,最后,打開民族健身操app里,根據app的詳細介紹和動作分解,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和不同健身操操類的難易程度,選擇一項符合自身練習的民族健身操,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擴大了受眾面,讓更多的人們通過互聯網+民族健身操這一平臺,迅速的融入進來。
通過以上4個方面的推動,對民眾了解和熟知民族健身操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民族健身操在社會的推動下將產生較好的社會影響力,為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余師芳,譚翰哲,馬軍.民族健身操的價值及發展趨勢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0,04:12-13.
[2]韓春英.論民族健身操的推廣途徑與方法[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15,04:101-104.
[3]饒勇.推廣民族健身操舞保護傳承傳統文化[J].今日民族,2011,06:45-47.
[4]李少婷.民族健身操的價值及發展策略研究[J].黃河之聲,2015,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