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摘 要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百年之計,莫如樹人。”學校作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陣地,培養人才的重要場所,肩負著思想道德教育的神圣職責。任丘市第一中學在學生德育方面做了大膽創新,秉承“加強教化 全面發展”理念,以教化養成教育為核心,以育心育德為重點,形成校長─德育處、團委會─班主任、任課教師為工作主線以及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上下交錯、內外配合的全方位的教化工作網絡,實現對學生教化的多方位全覆蓋。
關鍵詞 青少年 德育工作
中圖分類號:G412文獻標識碼:A
1興教化之風,堅持以育促教、以德育才
思想是一個人的靈魂,德育是一個學校的靈魂。在這個各種社會觀念充斥的時代,學校領導班子率先垂范,從實際出發以豐富多樣的形式加強德育教育工作。
(1)通過召開各年級懇談會、思想品德教育會、期中/期末考試動員會、師生座談會、家長會、主題班會等方式,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地對學生進行滲透,從做人與修養、紀律與秩序、環境與心態、立志與成才、人際關系與治學求學等方面對同學進行教育引導,教育同學要志存高遠,堅定信心,堅持夢想;引導同學要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學習。
(2)校長親自撰寫《五四懷感》《新年寄語》《流年似水隱憂來》《堅持最后五分鐘》等多篇教化文章,連同《少年,你真的了解這個國家嗎?》《一個老師給早戀學生的一封信》等多篇勵志類文章印刷成文,發給全體同學,加強對學生的教化。組織學生收看《沒有雷鋒的日子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鼓勵學生學雷鋒精神,做雷鋒傳人。在特殊時間節點,利用電子顯示屏滾動播放有關“國恥日——南京大屠殺”“西點軍校新生訓練營口號”等文章,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引導廣大學生樹立正確理想、信念、人生觀、價值觀。
2加大德育工作力度,增強德育工作實效
作為學生德育工作的主力軍——德育處加強日常管理工作力度,實行人性化管理,以生為本,以尊重人、相信人、激勵人、開發人的主體性為基礎。注重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做到嚴而有情、嚴而有度,寬嚴相濟。
(1)在征求同學意見的基礎上,結合學校實際,制定了一些日常行為規范,并通過開展“班級挑戰”等活動,讓“遵規守紀、文明自律”成為全體學生的自覺行動;加大班級檢評力度,通過日通報、周公布、月總結,每月評選一次“規范管理示范班級”、“衛生示范班級”等,頒發流動紅旗,實行動態管理。
(2)拓寬德育渠道,發揮“三結合”教育優勢。辦好家長學校,增進家校聯系。堅持定期召開家長會,通過聽講座、隨堂聽課等形式,豐富家長學校活動。同時,堅持通過電話聯系、家訪經常性地與家長溝通,充分利用有效的教育資源,推進家校聯系,提高了家教水平。
(3)注意對特殊人群的管理,關注學生心理,注重疏導。高中是一個特殊的時期,有不少學生存在心理上的偏差,學校非常重視心理健康教育,開設心理健康課,設有心理咨詢室,隨時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還定期開展涵蓋心理健康、學習方法等多領域的“思想與學術”綜合講座,引導學生正確面對壓力。
(4)注重精神鼓勵,設立道德風尚獎、進步獎,每天廣播好人好事,鼓勵學生學習模范行為,提升自身素養。設立“峰愿”獎學金,對“學雷鋒標兵”“優秀團干部”等進行獎勵。
3積極開展德育教育活動,以活動促發展
青年學生正值青春期,他們向往和追求一種多維的、多層次的和多色彩的立體生活。基于此,學校由德育處和團委會牽頭組織了一系列德育教育活動,滿足他們的求知、發展和實踐的需求。
(1)實行升國旗、唱國歌制度,每周都有國旗下講話,講話內容體現和貫徹德育功能及效果,一般結合學校管理要求和發展目標以及學生健康成長、行為習慣養成、良好學風校風建設等題材展開。
(2)分年級開展一些有針對性的活動,對高一新生,主要開展的是入軌教育和軍訓兩項活動,入軌教育在為人、治學等方面對新生進行教育引導;軍訓則是對新生的吃苦意識、紀律觀念、集體觀念等方面進行訓練。對高三學生,主要是通過舉行走進高三思想動員大會和高考百日誓師大會兩項活動,來引導畢業班學生確立目標、樹立信心,也借此激勵高一、二同學奮發圖強。
(3)舉辦校春季籃球賽、高一足球聯賽、秋季田徑運動會、迎新校園長跑接力賽、師生書畫攝影作品展等活動,豐富同學們的校園生活,提高學生們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4)舉行五四表彰會,評選出 “學雷鋒標兵”“優秀團干部”“五四紅旗團支部”“青春形象獎”等獎項,鼓勵先進,鞭策后進,進一步推動優良學風建設,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
(5)組織學生開展清明祭掃活動,用革命先烈的事跡教育學生要懂得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堅定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信念,勤奮學習文化科學知識,掌握報國本領,培養優秀品德,鍛煉強健體魄,努力成為社會有用之材。
4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優化育人環境
校園文化是學校第一教育力,一中非常重視校園文化建設,注重充分發揮精神文化的正面導向功能、凝聚激勵功能、約束規范功能、同化輻射功能,從根本上揚正氣,聚人氣,鼓士氣。
(1)學校重視校園文化活動建設,努力發掘校園文化內涵,注意在環境布置中體現文化品位,不斷開辟增加校園文化場所和設施,精心布置宣傳陣地,學校建有文化長廊、班級文化墻、雕塑、櫥窗等,強調教育性,突出思想性,定期更換。設置電子顯示屏,對師生進行生日祝賀,讓師生感受學校大家庭的溫馨。并在校園內設立文化展牌20余類500余塊,營造生動活潑、潔凈素雅、健康文明、催人奮進的良好育人氛圍。
(2)豐富學生精神文化生活,搭建學生展現才華、張揚個性、發揮潛能、實踐創新的平臺,學校要求各班在班主任的指導下,以教室為陣地,以全班學生為主體積極開展班級文化建設,展現各班獨特的創意和健康的精神風貌。同時大力推進“書香校園”進程,以優美的環境氛圍,高雅的校園文化,創設一個“時時受教育,處處受感染”的德育環境,給人以奮進向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