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素娟
摘 要:新時代條件下,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養老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的話題,如何養老,如何提升老年人生活的幸福度是亟需解決的問題,因此,社區養老成為新的養老方式。然而每一個新生事物的發展總會經歷曲折的過程,研究現狀,發現問題,繼而找尋對策是完善社區養老方式的重要方面。
關鍵詞:新時代;社區養老;問題;對策
一、引言
夕陽無限好,人間重晚晴。尊老敬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滿足數量龐大的老年群眾多方面需求、妥善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百姓福祉。目前,我國現有老年人口近2.5億,老年人口急劇增加,然而老年服務產業發展卻存在較大不足,要努力推動養老事業多樣化發展,努力為老年人提供便捷舒心地養老服務,讓老人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新時代背景下,我國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養老問題越來越突出。獨生子女家庭增多,生活工作壓力增大,導致傳統的家庭養老無法滿足老人的需求,機構養老又存在價格過高、安全保障不足等問題。因此,一種新型的養老方式——社區養老應運而生。雖然,社區養老緩解了我國的養老壓力,開拓了解決養老問題的思路,但是目前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各個環節、制度、保障都不健全,導致社區養老服務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二、社區養老服務現狀
(一)社區養老服務供給與需求不平衡
目前,社區養老服務的需求缺口較大。由于子女生活工作壓力較大,對于老年人的關愛照顧相對較少,又由于傳統觀念下,老年人對于養老院等養老服務機構的認識存在偏差,所以社區養老成為現今背景下較好的養老方式。但是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重,對于社區養老的服務性需求逐漸增多,而社區養老的模式相對來說不太成熟,導致社區養老服務的供給和老年人對于養老服務的需求產生了不平衡。
新時代條件下,老年人除了對養老基本條件的需求以外,還產生了對于健康的需求,老年人身體條件變差,所以對身體生理方面產生了需求,尤其是生活起居方面的健康;對社區環境的要求,老年人在突發疾病的情況下,需要及時救治,保障看病的效率和質量;心理的依賴,老年人晚年在心理上亟需進行安撫,他們希望更多的關注和愛,這是情感的需求。當前條件下,社區養老服務的質量與老年人需要的健康需求、環境需求、心理需求相比差距較大,由此導致社區養老的供給與需求的質量不平衡,使得社區養老使用率不高。
(二)社區養老服務基礎設施供給與需求不平衡
社區養老服務中,基礎設施作為硬性條件十分重要,因為設施的完善影響著老年人接受服務的質量。然而現實情況下,大部分的老人在社區接受的服務種類甚少,只局限于日常生活中的喝茶聊天,缺乏綜合性的配套實施,因此對老年人在運動健身娛樂方面的吸引力不高。又由于收費制度、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導致現有的養老設施使用的頻率很低。同時,沒有考慮到服務的細節性,沒有防滑、防摔倒性質的設施,而對老年人口而言必須保障出行安全。這些都使得我國城市的社區養老服務在質量方面存在缺陷。
基礎設施的建設是社區養老能否發揮效用的重要條件之一,也是豐富老年生活,促進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標準,所以社區基礎設施的供給與需求的不平衡問題亟待解決。
(三)社區養老服務專業人才供給與需求不平衡
隨著城市社區養老服務的不斷發展,社區養老服務人員在專業化方面沒有跟上社區養老服務發展的速度。在人口老齡化背景下,我國養老服務存在巨大的缺口,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同時也就會催生大量的就業崗位,有利于解決就業問題。但是,目前我國城市社區養老服務專業人員極具缺乏,專業人員供給的速度較慢,直接影響了社區養老事業發展的空間和后勁。
如今,相關社區養老服務人員的素質不夠高,服務不夠專業,與當前的養老服務要求的質量不完全匹配。現實條件下,從事社區養老服務的人員大多數屬于基礎務工人員,綜合素質不太高,且大多數沒有進行相關的專業培訓,而沒有專業的培訓,就不能提供專業的服務和護理,服務質量的不合格。這就阻礙了社區養老的進一步發展。
三、社區養老服務出現的問題
(一)社區養老服務投入缺乏監管
社區養老服務模式目前仍處于探索中,具備完善的養老服務模式的社區幾乎沒有,大多數社區不具備養老的軟硬件。例如,養老的需求與社區服務的供給產生的不平衡、養老設施的需求與供給的不平衡,這些都與社區養老服務相關的投入方面存在密切的關系。社區養老服務在投入方面沒有統一的監管部門。因為社區養老機構屬于新興起的行業,在監管方面就容易被忽視。但是實際上,在財務流通方面、居住環境方面、服務人員配置方面、人員資質方面都需要進行監管,以保證社區養老服務的質量和水平,從而實現老有所樂。
(二)社區養老服務人員缺乏培訓
社區在養老服務的過程中會聘請養老服務人員,有的社區直接聘用,而有的社區則通過相關中介聘請服務人員,不管是直接聘用還是通過中介聘請,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對于服務人員的專業水平都不能做到完全了解,容易形成護工的供給少、但是工資標準高,服務水平跟不上去情況的發生。一方面,由于護理人員和老人的比例失衡,供給不足;另一方面,社區養老主要依靠社區工作人員,社區人員雖然熟悉掌握著社區老人的基本情況,但是社區工作人員的專業性不足,眾多方面達不到養老服務的相關標準。因此,培養一批專業的社區養老服務人員迫在眉睫。
(三)社區養老服務方式缺乏創新
現實背景下,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大量的老年人口對養老的服務需求不斷增加,社區養老應運而生。然而社區養老在傳統養老方面還是沒有取得較大突破,特別是在新時代背景下,智能化時代的到來給社區養老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社區養老在服務方式方面沒有取得較大創新。例如,人工智能產品不僅會節省人力,而且其價值還在不斷擴大。當老人身體健康出現問題導致突發狀況時,家人或者護理人員不在身邊,一些智能產品就可以對人體各個器官進行健康檢查,并進行人工智能監測和數據分析,從而快速有效的與醫院聯系,做到對老人突發疾病的及時發現和及時處理。
四、改善社區養老服務的對策
(一)擴大投入,加強監管
目前,社區養老服務出現了資金短缺的問題。政府應該出臺相關養老服務的統一規范化標準,充分發揮政府在社區養老服務上的主導作用,并增加資金投入,加大政策扶持。例如,對老年活動中心、養老服務設施加大投入,在投入的過程中,要創新方式方法,可以利用社會資本和企業資本。同時,對資金的利用方式和利用效果進行監管,可以設立專門的機構對社區養老提供“一條龍”式的監管,以在服務水平和質量上進行嚴格的把控。
通過對社區養老加大投入和監管等方式,完善養老政策,以提高社會對養老問題的重視,從而集群策之力,發揮大眾智慧,關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促使老年人真正體會到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二)加強培訓,注重質量
社區服務養老中,缺乏專業人員,相關流程的專業化人員的水平不夠高。針對社區養老中出現的服務人員專業水平低的情況,首先社區應該建立社區養老服務等級評判標準,對從事社區養老的服務人員進行相應的資格審查,提高準入門檻;其次社區也可以和專業的培訓機構進行合作,定期對服務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完善培訓考核方式,保證考核效果;最后在養老服務人員的源頭作出積極地努力,培養養老服務人員,鼓勵各大中專院校設置與養老服務相關的專業或者學科,為城市社區服務行業的發展提供重要力量。
在開拓相關社區服務人員專業化培訓途徑的同時,要規范對從事社區養老工作人員的管理和考核,建立考核評價監督機制,去形式化,切實保證社區養老服務質量,提高社區養老服務水平,使社區養老服務走上新的臺階。
(三)服務創新,增強效果
目前,我國的社區養老服務人員在提供養老服務之前,首先要對社區老年人的數量、老年人基本家庭成員的情況、老年人身體健康條件等進行登記和梳理,由此出現了信息多、數據大、需求復雜的問題。然而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的社區養老服務也可以借助互聯網平臺進行服務創新,讓社區養老走向智能化、信息化。
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對養老服務需求進行數據分析,然后和養老服務平臺進行合作,通過組建專業化的管理和服務團隊,對老年人的養護需求進行科學的評估與分析,以滿足老年人真正的服務需求;制定服務標準,優化服務項目,以發展成個性化和智能化的老年居家養老服務。例如,利用互聯網平臺,及時更新老年人口信息數據庫,確保信息更新的及時性和準確性,以便給不同階段的老年人提供準確的養老服務。利用信息化系統,對每月老年人最需要的服務進行統計分析,以便為每位老人提供及時的個性化的服務。這不僅可以提高服務效果,還可以較大程度地滿足老年人的養老需求。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要保障老年人的安全,可以運用一站式的監管,從接單到完成要時刻監督服務時長,對老年人自身的安全建立保護屏障。通過創新方式方法,讓老年人享受到社區養老的及時性、便捷性,增強社區養老服務的效果,促進社區養老穩定有效的發展。
五、結語
人口老齡化的大背景下,解決老年人的養老需求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對養老問題的處理直接影響社會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新時代背景下,社區養老仍然是老年人居家養老的重要方式。轉變養老觀念,完善養老制度,創新養老方式是社區養老要解決的重要問題;讓養老體系發展的更加完善,讓老年人提高對晚年生活的滿意度,是當前社區養老面臨的問題。因此,要重視社區養老,支持社區養老,創新社區養老,讓社區養老服務成為解決養老問題的重要場所,讓老年人安享晚年,滿足老年人對晚年生活的美好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