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圖_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葉力
2019年9月9日,在教育部表彰的“全國優秀教師和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名單中,來自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第二臨床醫學院)的專職輔導員歐陽榜上有名,榮獲“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這是她站上講臺的第21個年頭。
歐陽的個人簡歷上專業跨度很大:中藥學碩士、心理學學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既是專職輔導員又是思政課老師的她,深知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思想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潛移默化。她對學生的教育從不局限在課堂,而是事無巨細,面面俱到,將思政教育融入多形式的活動中,指導學生做好自我認識、職業規劃,促進學生就業。
言語溫柔,舉止斯文的歐陽,走起路來腳下生風。能有這種年輕的狀態,被她歸因于常年與學生打成一片。
“我常被學生感動,他們也讓我成長。”感動歐陽的是她班里的一名貧困女學生。有一年學校評選勵志獎學金,這名品學兼優的學生被推薦上報,可是她卻找到歐陽,自愿放棄這個名額,想把獎學金讓給更需要的人。歐陽介紹,這名學生12歲時父親病逝,母親癱瘓在床,小小年紀的她一邊照料母親一邊上學,直到考上大學,期間婉拒了很多伸向她的援手,并以優異的成績和樂觀的笑容面對生活的苦難。歐陽說,這名學生用美好的心靈和實際行動為自己上了一課,她的事跡也鼓舞了很多寒門學子,因此入選“感動貴州十大校園人物”。
為了方便與學生相處,歐陽就近買下二手房,把家安在了校園里。能和學生“零距離”,卻無暇顧家——有一年暑假,歐陽到畢節看望實習生,當天恰逢病重的母親生日,母親很想與女兒團聚,可歐陽卻無法趕回,直至母親去世也沒能圓上這個心愿。

歐陽(右四)走訪學生宿舍。
放下遺憾,歐陽轉身又撲在了工作上。2011年,她帶領學生參加貴州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一個平時不起眼的學生在進行職業規劃時表現突出,歐陽就和他不斷琢磨、細化方案,最后幫助該學生獲得大賽三等獎。激發學生潛能,讓其實現人生價值是歐陽努力鉆研的方向,也讓她在2017年因指導學生工作突出入選貴州省首批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導師庫。
同時,作為第二臨床醫學院學生一支部書記,歐陽還利用專業所長,在學生群體中連續開展心理健康主題活動,加強學生黨支部團隊建設。2016年,她帶領學生黨支部獲“省屬高校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在醫院黨委的支持下,她在2017年牽頭建立了學院首個黨團活動室,為學生開展黨團活動搭建了平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曾任清華大學校長的梅貽琦把師生關系比喻為大魚和小魚,認為“大魚前導,小魚尾隨,是從游也。從游既久,其濡染觀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為而成”。歐陽在她珍視的三尺講臺上,以樸實細膩的筆觸,為學生添上心靈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