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頌
中共佳木斯市委黨校,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2
互聯網的廣泛普及,人們不再是單一的被動式接收信息,而是可以積極參與其中,言論較為自由,同網絡秩序發生矛盾沖突,在一定程度上對互聯網法治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盡管我國當前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進程不斷加快,法治建設取得了較為巨大的成就,但是人權保障體系還不完善,缺少有效的權力制約機制,暴露出一系列問題。互聯網經過長期發展和完善,開始愈加真實,無形中影響著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發展,在一定程度上開始阻礙了法治建設進程。故此,通過互聯網背景下的法治建設內容進行研究,有助于營造良好的網絡法治秩序,維護人權的法治保障,為后續互聯網的良性發展提供可靠支持。
互聯網是一種信息傳播媒介,隨著互聯網蓬勃發展,新聞媒體權利范圍進一步拓展,這在為民眾民主監督權利發生提供了有效途徑,推動社會治理模式創新的同時,也調動了公民參與國家事務的積極性,維護公民權利的保障,意義較為深遠。
在社會轉型階段,人們表達訴求愿望愈加激烈,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利益之間的沖突。結合民意輸出形式多樣化特點,可以通過直接民主和代議制民主方式進行民主監督。傳統民主模式下,人民通過代議機關進行監督,即并非是所有人直接參與政治生活中,對于人數眾多的國家,推行代議民主來決策[1]。代議民主在地域廣、公民眾多的國家,行政權力可能被少數的政治精英把持,形成精英政治。故此,代議制民主在實踐中受到學者的廣泛抨擊和評判,而在互聯網廣泛普及下,網絡技術不斷創新發展,為人們提供便捷的娛樂和信息交換平臺的同時,人民也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表達利益訴求,促進網絡民主衍生。網絡民主下,民主可以直接在網絡領域理性討論,與現代民主的理念相契合。
在互聯網背景下,傳統的傳播媒介地位逐漸下降,并受到新媒體的強烈沖擊,民眾不再是單一的信息受眾,每個人都可以是信息提供者,通過互聯網來獲取所需要信息[2]。故此,網絡是公民參與民主、表達意見的平臺,相較于傳統代議民主而言,互聯網具有積極作用。如,公民投票數據化處理,可以大大提升選舉公開性、科學性。另外,網絡民主盡管可以為人們參與民主提供便捷,但是網絡虛擬空間過于開放,網民不理性和虛假信息充斥其中,如果缺少網絡言論監管和控制,對于社會和諧穩定發展將帶來不良影響。
互聯網下推動法治建設,有助于促進社會治理創新發展,提升公民參與深度和廣度。公民通過網絡自我教育、自我學習,調動公民參與積極性同時,切實提升社會管理水平。網絡輿論傳播具有便捷性和雙向性特點,針對各種社會問題發表意見,交互性較強。網絡輿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公民的意見,是法治建設的主要力量,有助于推動社會治理模式創新,法治社會建設朝著自然演進型模式轉變發展,是現實社會的眼神拓展[3]。故此,互聯網為法治建設帶來了新的生命力。
互聯網背景下,為了維護良好的網絡秩序,最重要的就是推進網絡立法,促使網民可以理性發言。人們在互聯網上的行為如果侵害他人權利,自然應受到法律懲處。互聯網出現,促進一系列違法犯罪行為產生,傳統的違法犯罪行為也表現出新的特征,迫切的需要推進網絡立法,加強人權保障。縱觀當前網絡立法現狀來看,與網絡發展進程相脫離,缺少強有力的網絡法律法規。作為現實世界的延伸,維護互聯網秩序,應該進一步健全和和完善法律法規,對于其中的問題及時立法予以規范[4]。通過司法解釋形式,對網民在互聯網上的違規行為定性,制定明確的懲處標準,并對不合理之處及時修整和完善,實現立法統一,限制公權力,為人權提供法律保障。
在法治建設中,除了用互聯網立法來約束網民行為,還要加強信息公開,約束互聯網中違法犯罪行為,營造良好的法律環境來促進互聯網發展。盡管我國法律法規保護公民言論自由,通過互聯網來表達意見,以便于形成完善的法律機制來強化公民網絡監督和議事能力,促使政府和民眾密切溝通。出具規范性文件,建立新媒體社會平臺,并通過建立官方賬號及時發布信息,與民眾溝通和交流,傾聽民意,動態調整政策制度。
基于此,為了賦予民眾更多權利,應該依托于互聯網技術適當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力度,為信息公開提供更多便利條件,并對互聯網信息全面監督和控制。但是,政府在網絡媒體上發布的信息不充分,難以滿足民眾參與民主的需求。故此,各級政府應該有序在網絡上發布信息,擴大民眾參與民主管理的機會,實現政府和民眾密切溝通交流。另外,制定配套法律法規,強化公民在互聯網平臺上監督政府權利,政府可以及時反饋和處理民眾表達的信息。從中可以了解到,互聯網監督具有有效性和及時性特點,建立互聯網平臺來加強反腐力度,在民眾監督下積極開展反腐倡廉工作,對
于法治建設具有積極作用。所以,通過互聯網可以反饋信息給民眾,制定合理措施及時處理民眾提出的問題,潛移默化中提升政府公信力[5]。
互聯網背景下推動法治建設,在開放空間下促使全球人們自由溝通和交流,形成地球村。國家不再是單一信息發布中心,對互聯網信息的控制力度不足,如何有效構建網絡秩序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面臨的問題。故此,應該構建互聯網自由保護與秩序維護合作機制,加強國際協作,實現經驗大范圍共享。國家協作中,尊重各方主體權利,站在平等地位上互助互利。但是,維護網絡秩序較為復雜,難度大,需要充分契合互聯網特點,構建互聯網自由保護與秩序維護國際合作機制。只有這樣,才能維護網絡秩序,為人權提供保障,對于法治建設具有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為了推動法治建設和發展,應該充分契合互聯網發展帶來的挑戰,通過互聯網平臺來加強政府和民眾的溝通,反饋民意,賦予民眾參與民主管理和監督的機會。出具完善的法律法規,維護網絡秩序,以便于推動法治建設,最大程度上規避網絡秩序矛盾問題,推動社會和諧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