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晶
沈陽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遼寧 沈陽 110159
近代中國,遭受了列強的瘋狂入侵,經歷了無數次的變法圖強。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種種救國思想及方案都以失敗而告終,均無解決中國面臨的亡國之危險。隨著列寧在蘇聯領導的十月革命取得偉大勝利,以及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我國先進知識分子看到了救國的希望。他們扛起馬克思主義的大旗,成立了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中國共產黨,開始了救國救民的偉大斗爭。經歷過一系列戰爭及挑戰之后,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終于成立了。從此,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大地上開始書寫新的壯麗篇章。新中國的成立,也標志著中國社會占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中國作為社會主義大國,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必須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把馬克思主義滲入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加強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
習近平總書記注重黨的意識形態工作,并屢次強調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的極端重要性。在2013年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指出:“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識形態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1]2017年,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2],并指出要“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2]
我國是中國共產黨執政,多黨參政的社會主義大國,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決定著中華民族的繁榮興盛。黨只有牢牢掌握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才能使執政地位得到鞏固,才能使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順利實現。黨要管黨,黨領導意識形態工作,其自身會樹立正確的馬克思主義觀,從而加強黨員干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保證黨的先進性與純潔性。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理應與馬克思恩格斯保持思想高度上的一致。在馬克思主義的熏陶下,黨員干部勢必會始終保持為人民服務的堅定信念,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當中去。黨只有樹立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與擁護,使自己的執政地位得到鞏固。
隨著改革開放的持續推進,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取得偉大進展,經濟實力更加強大、國際地位不斷攀升、國際影響力顯著提高。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作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社會主義大國,其發展勢頭受到外界關注。一些資本主義國家看到了中國的發展壯大,企圖向中國進行意識形態灌輸,宣傳所謂的“民主、自由”。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加強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黨必須引導人民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堅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人民意識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以及馬克思主義的先進性與科學性;使人民意識到沒有馬克思主義,就不會有中國共產黨,就不會有新中國的誕生,從而使中國人民擁護黨的領導,擯棄外來的錯誤思想。此外,還必須使我國人民認清資本主義國家的偽善,了解到國外資本主義的真實面目,抵御國外思想入侵。由此可見,加強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對于維護我國的長治久安至關重要。
我國是一個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國家,國土面積廣闊,人口眾多,地域差異現象有所存在。各民族、各地區,有自己的文化認同與風俗習慣,各種思想觀念相互交織。黨要管理好五十六個民族,使各族人民、各地區人民和諧融洽地相處,就必須要增強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運用馬克思主義武裝全黨,運用馬克思主義教育人民,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加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使全體中國人民樹立愛國主義情操,團結一致,和睦共處;相互扶持,共同進步;自覺維護祖國統一,將民族認同感放在首位。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正確領導,使全體中國人民對祖國產生無限熱愛與崇敬之意,從而增強民族凝聚力與向心力,萬眾一心,共筑美好未來。
意識形態包括各方面的內容,加強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有利于我國各項事業的順利展開。當前,我國已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有新的歷史使命、新的奮斗目標、新的時代要求,新時代要有新發展、新時代要有新擔當。全面小康到來之際,我黨必須加強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使全體中國人民樹立正確觀點,保證人民群眾的團結一心,用最有利的黨的領導迎接新時代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