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洋
中國政法大學,北京 100088
法務會計的主要工作就是以國家的法律為依據,運用會計、審計等專業的技能知識,以資料為依托,對涉及到會計資料的案件進行鑒定、審核。這是一種能夠為委托人提供有關證據的專業服務行為,并且從實踐的情況來看,財務管理的運用是法務會計日常工作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其中很多工作所涉及到的問題都和稅法密切相關,所以法務會計需要以良好的會計專業技能以及稅法專業技能為支撐。這樣才能保證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正常運行以及規范化。以下,我們就從案例的角度切入,進行相關問題的分析,為廣大從事企業財務管理的工作者提供有力的論證。
某技術相關的企業,內有員工100余人,每位員工的平均工資為4000元,企業的經濟效益比較高,但是由于某種原因企業并沒有給員工繳納醫療、養老、失業等等社會保險。并且,企業在為員工代扣個人所得稅的稅額是以限額2000元工資的形式為扣除標準的,以此來達到減少員工的稅額支出情況。與此同時,財務人員還為了逃避納稅、套取現金等,從多種不同的渠道來獲取發票,用套取到的現金來補發員工的工資。
由上述相關情況可以發現,此企業發票獲取的途徑不是規范的正規途徑,直接地造成了企業發票混亂的現象,同時費用也就沒有辦法按實際的情況就行記錄列支,這與不真實代扣員工的個人所得稅,兩個方面直接形成了偷稅漏稅的風險事實,這不僅僅是員工的個人問題,企業本身的涉稅風險也在增加[1]。我國《勞動法》明確的指出企業要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如果企業沒有為員工繳納養老、醫療、失業等社會保險,公司員工是可以維護自身的權利,要求企業給予補繳。也就是說,社會保險是法定險,無論企業是基于何種原因不給其員工繳納社會保險,均是違反勞動法的行為,員工要求其進行補繳或者賠償,應當得到法律的支持。
經過對此企業存在問題的分析,那么,對于這種情況的解決方案首先就是要把員工的放發工資適當的增加,應該由原來的2000元上調500元,這樣每一位員工需要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就是25元,這是一個很容易被接受的納稅金額。同時,企業應該為每一位員工購買社會保險,絕不可以出現在納稅之前進行列支的行為,從根本上消除偷稅漏稅的行為[2]。在企業當中高于3500元工資的員工,可以以年終獎勵的形式將工資集中起來進行發放。這樣,不僅僅企業的每一項列支都清楚明白,員工的工資也能夠得到足額的發放,這樣就不用采取不正規的手段去套取現金,偷稅漏稅。不僅可以讓企業的財務管理規范化,而且也可以保證每一個員工的合法權益。
很多企業經常采用負債利息的手段,來獲得所得稅的利息點,但是這并不代表所有的負債利息手段都可以運用,利息資本化,其中資本性利息是指當購買一些無形的資產或者是固定的資產,從而產生的借貸利息。在一個企業最初的創建期間內產生利息的支出,是不可作為費用被一次性扣除的。在我們國家的相關規定當中,利息扣除是有規定標準的,在一個企業實際的經營和生產當中,納稅人從其他方面,如:金融機構、銀行等機構借款,所產生的利息,是根據實際的數額來扣除的。如果是向非銀行、金融機構借款所產生的利息,就要根據比金融機構同類貸款的低利率低對數額進行計算,如果金額超出那就不能在納稅之前扣除,反之,正常進行扣除。除此之外,當企業與企業之間發生了與生產相關的合理有效的借款利息,也是需要稅務機關的審核,并且同意之后,才能給予列支。
每一個國家對于資本弱化的稅制規定都不一樣。比如英國,就把股息分配的辦法運用到非居民的大股東上,但是大多數的國家判斷資本弱化現象的標準都是以安全港的模式來進行的。而在運用安全港模式的國家里,也分為兩種模式來處理超過界限的利息。其一,對于沒有超過安全港界限的債務利息,是不可以當作費用來扣除的,如:美國、日本、澳大利亞與加拿大等國家;其二,對于超過安全港界限的債務利息,當作利股息進行重新歸類處理,是可以作為費用扣除的,并且還要按照股息的稅率對企業征收預提稅與所得稅,如南非、韓國、西班牙等國家。
綜上所述,財會人員不僅需要具有扎實的專業技能,還需要了解熟知稅法等相關行業法律法規知識,具有良好的專業素養以及敏銳的法律意識這樣才能成為更加優秀的專業人才,及時識別防范財務管理工作中的各種潛在風險,更好地服務于企業、行業甚至于社會,為財務管理的規范化、標準化貢獻力量,共同營造健康的行業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