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燕
(江蘇省南通市竹行中心幼兒園,江蘇 南通 226001)
音樂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幼兒的活躍度,還可以培養幼兒的審美情感,促進幼兒形象思維以及創造性思維的發展。但從音樂教學的角度看,音樂對于幼兒來說又具有抽象性。因此,只有將音樂融入幼兒的日常生活和游戲中,才能讓他們通過實踐體驗充分感知音樂,才能促使幼兒逐漸喜歡上音樂。如何激發幼兒參與各種音樂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對此進行探究。
音樂是對生活的一種藝術反映,環境對音樂有著很重要的影響。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教師應通過環境的創造和利用,有效促進幼兒的成長和發展。開展音樂活動離不開良好的音樂環境,環境在幼兒的發展中起著關鍵作用。
良好的音樂氛圍對于剛開始上幼兒園的孩子們來說尤其重要。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來到幼兒園后,凡事都要循規蹈矩,他們的心情自然是不舒暢的。在這個時候,教師要想辦法把幼兒的心留在課堂上,在不同的場合播放一些不同風格的背景音樂,讓幼兒慢慢地適應并愛上幼兒園的生活。
音樂活動的選材非常重要,這會直接影響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教學內容的選擇必須符合幼兒成長和發展的規律,以便更好地激發幼兒的學習熱情。教師要選一些優美生動的歌曲,還要選一些貼近幼兒現實生活的歌曲。這些歌曲對于幼兒來說不但要容易上口,而且還要具有培養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作用和積極向上的教育意義。
活潑好動是幼兒的天性,大多數幼兒喜歡音樂活動,特別是音樂游戲活動。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的自律能力較差,容易受到外來事物的影響,如果教師不采取某些措施,就會阻礙幼兒對音樂的感悟。教師必須充分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并加以引導和啟發,在音樂活動中經常更新教學手段,使每次教學都有新的內容、新的活動,從而讓幼兒有新的收獲。音樂教師應該在遵循教學大綱的前提下挖掘各種音樂游戲活動資源,采用動靜結合的方式,不斷豐富幼兒的音樂體驗。教師只有結合音樂教材,注重音樂游戲安排的新穎性、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才能充分體現音樂課的活動性和游戲性,有效提高幼兒的求知欲,培養和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教師要在音樂教學活動中采用“愉快教學”,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音樂活動氛圍中體驗快樂,促使幼兒對音樂產生興趣。首先,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構建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的先決條件,其要義在于師生之間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在輕松的活動氛圍中,幼兒將擁有快樂和積極的情感,他們將充滿熱情和自信地參加音樂活動;和諧的師生關系還能使幼兒克服不自信、膽怯的心理,增強他們參與活動的勇氣。其次,要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實現愉快教學。要使幼兒能愉快學習,就得在音樂活動中提升幼兒的幸福感。通常的音樂教學形式包括講故事、彈鋼琴、演唱歌曲等,這些形式久而久之會讓幼兒失去新鮮感,如果教師結合各種音樂活動來進行音樂教學,效果就大不相同,幼兒的學習興趣就會明顯提高。教師還可以組織音樂創編活動,讓孩子在快樂的創造中學習音樂,感受音樂,實現愉快教學。
幼兒園的音樂活動,除了開展唱歌、律動、欣賞、打擊樂、音樂游戲等課堂教學外,教師還可以嘗試采用如下一些活動形式。一是用風趣的童話語言對話,激起幼兒對音樂的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使用風趣的童話語言,讓幼兒產生一種輕松愉快的心理,使其愿意參加活動,并主動嘗試表達自己的意愿。活動中教師除了用口頭語言直觀表述外,還可以結合肢體語言進行生動形象的表演和描述,促進幼兒理解音樂的內涵。二是通過走進大自然培養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教師要用開闊幼兒視野的方式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例如可以帶著幼兒走進大自然,讓孩子們邊走邊觀察,教師適時運用音樂的形式把大自然的美好表達出來,使幼兒在感受大自然的同時也享受音樂帶來的快樂,提高幼兒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三是舉辦親子音樂活動,強化家園共建。家長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起著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家園合作的優勢,舉辦一些親子音樂活動,讓幼兒和家長來到幼兒園,增強教師、幼兒和家長的三方互動。如可以讓幼兒和自己的家長共同唱一首歌曲,或者家長用樂器伴奏,孩子進行演唱等等。這樣的互動形式對于家長來說能對孩子在園情況有更多的了解;對于教師來說能進一步拉近和幼兒、家長間的距離,這對幼兒的發展都是有益處的。另外幼兒家長也要對幼兒音樂學習的成果加以肯定,使幼兒真切感受到父母一直在關心著他們、陪伴著他們。
在音樂活動中,教師發現有的幼兒能夠自己創編音樂,雖然還很稚嫩,但教師還是應該及時鼓勵,增強他們學習音樂的自信心。正確評價幼兒的音樂能力可以有效地激發幼兒學習音樂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教師具體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教師可以組織音樂交流和欣賞活動,讓幼兒表達對一首歌或者一首樂曲的感受。由于每個幼兒的生活經驗不同,他們都有自己獨特的小見解,教師有必要對幼兒的想法進行評價。在評價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讓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并且要鼓勵小伙伴之間互相傾聽、互相學習。教師會發現,音樂交流和欣賞活動可以使一些內向的幼兒逐漸積極地與同伴和教師溝通,使他們變得更加開朗和活潑。
無論幼兒在音樂活動中的表現如何,教師對幼兒都要持有鼓勵的態度,增強幼兒對音樂活動的熱情。教師在評價過程中要注意方法,要用欣賞的眼光去感受幼兒在音樂學習中的進步和收獲,對每一個幼兒都要予以肯定,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幫助他們在各自的水平基礎上不斷獲得進步和提高。
總之,隨著人們的啟蒙教育意識不斷地提高,幼兒教育得到社會和教育界的普遍關注和重視。學齡前兒童的音樂教育是幼兒接觸音樂的啟蒙期。為了激發幼兒對音樂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要在正確教育思路的引導下,營造良好的音樂環境,選擇合適的音樂素材,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豐富音樂活動的形式,正確評價幼兒的音樂能力。要切實提高幼兒的音樂感悟能力和審美能力,讓幼兒在音樂的陪伴下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