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顏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吳家井鎮中心幼兒園,甘肅 武威 733000)
體育游戲活動一直深受廣大幼兒園師生們的喜愛,主要是因為其結合了豐富多彩的游戲以及戶外活動,能夠充分調動起幼兒們的參與積極性。伴隨著素質教育的開展,農村幼兒園應該創造條件帶動幼兒開展戶外體育游戲活動,真正滿足幼兒的游戲愿望。在農村,盡管各方面條件不是很完善,但也存在不少開展戶外活動的有利條件,為了讓幼兒感受游戲的樂趣,教師以及幼兒園要設法為游戲活動的設置創造一定的條件。本文從目前農村幼兒園戶外游戲活動開展的現狀出發,就如何更好地促進幼兒健康成長給予建設性的建議。
農村幼兒園相對于城市幼兒園來說,自然環境較為良好,走出幼兒園,附近一般多為寬敞的田地,這就為幼兒園開展戶外游戲活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環境對于教育活動來說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教育環境可以讓幼兒置身其中,有效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農村幼兒園戶外游戲活動的開展可以因地制宜,不需要準備過多的游戲設備和器材,只要將幼兒帶入大自然,便可以直接開展戶外活動。幼兒對于大自然擁有天然的熱愛之情,在田園中幼兒可以盡情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從而愿意積極主動地探索學習。廣闊的田野、歡快的小鳥、蔚藍的天空、廣袤的大地等等,都會讓幼兒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得到激發,進而探索出更多更好的游戲新玩法。隨處可見的小石子、小瓦片可以成為幼兒手中愛不釋手的小玩意兒;小土坡、小林子可以成為孩子們攀爬躲藏的好去處;幼兒可以在窄窄的小水溝邊練習跨越;在平坦的、綠油油的草地上練習手膝著地爬行;在河水中間石頭組成的“小橋”上練習平衡能力。美麗的田間、綠油油的草地、茂密的樹林還可以為幼兒提供天然的休息場所,幼兒在其中可以游戲,無拘無束地盡情撒歡,在不知不覺中促進身心的快樂成長。
在開展農村幼兒園戶外體育游戲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結合農村的實際情況,對教學資源中的有利因素進行深入挖掘,拓展體育游戲活動的空間。
在農村,有很多“從小玩到大”的傳統體育游戲,這些游戲具有很濃的鄉土氣息,且集趣味性、娛樂性為一體,長久以來一直受到人們的青睞。這些游戲的開展條件很寬泛,不需要寬廣的場地以及專業的體育器械,隨時隨地就可以進行,在鍛煉幼兒體格的同時還能豐富幼兒的精神生活。教師可將一些有特色的農村游戲引入到幼兒園教學中,例如“老鷹捉小雞”“頂牛”“斗雞”“老狼老狼幾點了”“貼膏藥”“打怪獸”等,這些游戲充滿趣味性,而且設計簡單,容易開展。與此同時,農村幼兒園還可以依托一些簡單的器材進行游戲設置,例如開展籃球、滾鐵環、跳圈等游戲,幫助幼兒增長見識,感受參與游戲的樂趣。這些比較容易開展的游戲,可以幫助幼兒發展動作技能,培養他們互相合作、團結友愛、積極進取的精神。
農村的幼兒園一般都帶有庭院,一間房以及一個小院便可以組成小型幼兒園。也有一些幼兒園沒有自己獨立的活動空間,與小學部擠在一起,所以很多幼兒園不能夠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體育活動。如果還要考慮各年齡階段的幼兒,那么活動的時間、活動的范圍更會受到影響,所以很多農村幼兒園會縮短幼兒體育活動的時間。因此,為了更好地進行幼兒園體育游戲的開展,幼兒園可對過道、樓梯等可利用地方都要加以利用,使之成為活動的場地,游戲場地的利用一定要與各年齡段幼兒、各班組協調,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時間浪費。當然,農村幼兒園一定要結合自身實際選擇各個體育活動區域,例如走跑平衡區、跳跳區、鉆爬區、投擲區、大型綜合游戲區、綜合器械游戲區等。設置區域的前提是各個區域一定要各自獨立又相互貫通,從而形成一個動態化的活動區域,以保證幼兒有充足的活動范圍和時間。幼兒的好奇心是很強的,如果一個場地始終不變,幼兒的探索欲望會越來越低。所以教師應結合幼兒的需求進行場地的布置,保證游戲活動能夠吸引幼兒積極參與。但與此同時,教師需要積極引導,一定要讓幼兒自發去投入游戲,切忌強迫幼兒,否則很容易造成幼兒精神和體力的透支。只有幼兒積極參與分區體育活動,教師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引導,農村幼兒戶外游戲才能順利開展起來。
在農村的幼兒教學中,部分教師采用“一言堂”的教學方式,一直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向幼兒進行教學內容的灌輸,完全忽視幼兒的主體地位。新課改要求幼兒應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這就要求教師要及時轉變觀念,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使其成為教學活動的主人。在開展體育游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幼兒按照個人喜好自主選擇器材,自由結伴,分組完成活動。教師在此過程中觀察幼兒的一舉一動,觀察幼兒情緒的變化并適時給予關懷和幫助。但關懷和幫助并不代表教師要干涉幼兒的選擇,而是鼓勵幼兒發揮探索的主動性,進而生成自己的活動方法。與此同時,盡量鼓勵和啟迪幼兒探索器材的各種玩法,不要怕失誤,引導幼兒在活動中相互交流、相互學習,鼓勵他們結合自己對游戲的感悟進行自創游戲活動。
盡管幼兒戶外體育游戲活動的設置是為了實現全體幼兒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但除了組織集體活動以外,教師還應該給幼兒提供自由活動的時間和空間。目前幼兒的交際范圍多停留在同班、同級當中,這樣就可能限制幼兒的社會性發展。因此,為了鍛煉幼兒的交往能力,可以規定每周一為幼兒園的開放日,讓所有班級的幼兒可以自由交往,讓他們在游戲活動中相互幫助、相互影響。通過與新伙伴、新老師的相處,整個過程可以讓幼兒的眼界更加開闊,并且在交往中突破自我、完善自我。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好度,既要一定程度上關注幼兒的行為表現,注意其情感、態度、語氣等變化,又不能干涉過多,要讓幼兒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只有幼兒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才能讓他們在游戲互動中自發探索與實踐。另外,還可以讓幼兒自由選擇各種器械和各種傳統體育游戲,引導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相互交流,互相協作,互相提高。同時,教師要注意維持秩序,例如當面對一個很喜歡的玩具時,大家會蜂擁而上,這時候教師要引導和教育幼兒們主動排好隊依次進行玩耍。
總之,幼兒園戶外游戲活動的開展是幼兒園實施教學活動的重要環節,通過組織戶外游戲活動,幼兒可以體會到實實在在的樂趣。換而言之,幼兒只有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和游戲才可以逐漸成為體格健壯、品德優良的人。農村幼兒園應結合實際情況,利用農村得天獨厚的教學資源,促進幼兒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