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麗
(甘肅省民勤縣新河完全小學,甘肅 民勤 733300)
小班化教學是現階段提升農村學校語文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教師通過小班化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而且也更加方便對每一位學生進行關注和指導,使小班內的學生都能夠得到更加全面的培養。可以說,小班化教學模式的出現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并且進一步體現了素質教育的相關要求。小班化的語文教學更有利于現代教學手段的運用,借助信息技術進行小班化語文教學,不僅能夠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也能夠充分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小班化語文教學主要指減少班級內的人數,將學生按照不同的學習能力進行分類展開教學,使學生能夠得到更加適合個性化需求的教育。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小班化模式進行語文教學,能夠使學生更加全面地認識到自身學習中的不足之處,并且做出有針對性的改正,形成良性循環,從而使學生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與進步。
語文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科目,小班化教學模式能夠使學生擁有更多的實踐時間,使語文學習變得生動有趣,從而還原語文的本來面目,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同時,小班化教學因為人數比較少,能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互動性,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有效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使學生能夠完成個性化的學習,從而有效強化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另外,小班化教學也能夠與語文教學的特點進行完美融合。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小班的人數,為學生設計接力性質的朗讀或者背誦比賽,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發揮潛在能力。并且,小班化的教學模式,也能夠使教師的講解更有針對性,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領會更加深入,有利于學生構建更加完善的知識體系。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小班化教學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從而推動農村小學語文教學質量與水平不斷提高。
導入環節作為課堂教學的開始階段,其作用與地位是顯而易見的,教師通過新穎的視聽手段導入新課,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眼球,使學生產生探索知識的欲望,從而有效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所以,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教師應該合理利用網絡資源,為學生搜集更多的教學材料,豐富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具有生動性與趣味性。同時,教師借助信息技術,可通過多媒體手段將文字、音樂、視頻以及圖片等形式綜合運用,為學生呈現生動的知識內容。教師使用生動的視聽手段進行新課導入,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從而使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為順利開展教學奠定基礎。
例如,教師在教學《夜鶯的歌聲》時,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手段,采用圖片與音頻的方式,為學生播放夜鶯的畫面與聲音,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產生探索興趣。接著,教師為學生進行深入的講解,使學生能夠充分掌握文章的背景知識,進一步體會“小夜鶯”的勇敢精神。這樣一來,課堂教學就充分體現了信息技術下小班化教學的優勢,使學生能夠快速與文章內容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信息技術與小班化教學融合的教學價值。
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是現階段語文教學中最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教師如果借助信息技術,可以更好地促進小組合作教學的開展,從而有效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充分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使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時,小組合作教學模式也能夠進一步體現小班化教學的優勢以及信息技術的教學價值,克服傳統教學的弊端,有效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中,教師應該注意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教師應該確保小組成員分配的合理性,因為小班教學模式下的學生數量比較少,所以,教師應該充分考慮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能力,做到合理分配,從而使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教學價值能夠得到充分發揮。另一方面,教師要明確小組內成員的分工,使每一名小組成員都有自己的任務,并且保證小組的目標完成體現出每個成員的價值,體現出團隊協作的力量。例如,教師在教學一首古詩之前,可以布置一個開放性的題目,讓各個小組去網上搜集其他同樣題材的古詩,然后在課堂上進行分享。在課堂的分享環節,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并借助多媒體展示各個小組的搜集成果,讓大家進行交流和點評,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這樣的學習模式,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通過信息技術的運用,教師能夠有效整合網絡教學資源,使學生的學習內容更加豐富。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利用互聯網的共享性,教師可以將大量的課外知識引入課堂,擴大課堂的知識容量。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對課外知識的篩選和教學意義進行嚴格把關,使其能夠與實際的教學目標相符合。教師一定不能把一些與教學無關的內容引入課堂,這樣做不但不能提高教學效率,還會分散學生的精力,給教學帶來負面的影響。同時,教師也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學習網站,讓學生能夠在課余時間進行瀏覽與學習,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教師在教學《難忘的潑水節》這一課時,在正式授課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利用網絡搜集一些與潑水節相關的知識,從而使學生能夠對潑水節有一個初步的了解與認識,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引入一些相關的資料,幫助學生進一步擴充學習內容,使學生能夠從多種途徑獲取知識,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加學生的語文知識儲備。
在小班化教學中,學生的人數比較少,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關注。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多方面表現為學生制定多樣化的評價制度,消除傳統評價方式的弊端,不再將成績作為衡量學生能力的唯一標準,對學生的日常學習情況以及其他各個方面的能力進行綜合、全面的考核,從而使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的科學評價。同時,也要摒棄傳統教師一人評價的方式,采用自我評價、生生評價以及教師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進行最終的考核,使學生能夠更加充分地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從而更有針對性地進行糾正。此外,教師也可以采用信息技術對學生進行評價,為每個學生建立一個電子檔案,通過大數據的方式,動態追蹤與管理學生的學習成績、課堂表現、活躍程度、自學能力、合作能力等評價指標。這樣就能為教學評價提供數據化的參考資料,從而科學評價學生。
總之,在農村小班化課題教學中,教師應充分應用信息技術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導入新知識,運用合作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豐富教學內容,促進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制定多樣化的評價制度,發揮小班化與信息技術融合的優勢,促進學生的全面提高與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