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輝
沈陽師范大學,遼寧 沈陽 110034
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日益進步,智能手機的廣泛使用,以及公益性眾籌自身所具備的的大眾化、公開化、低門檻等諸多屬性,使中國公益和慈善事業的發展越來越廣泛同時,由于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空白以及監管的不力,導致出現多起騙捐、詐捐及違規事件,引發了大眾對公益性眾籌的質疑,也引起了相關管理部門的高度重視。因此,全面了解我國公益性眾籌業的發展現狀,研究不同的眾籌參與者的利益需求,揭示眾籌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探索眾籌管理方法,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
(一)法律性質:眾籌平臺作為單獨的第三方平臺,在互聯網產生的基礎之上,發布各式各樣的公益性眾籌內容,為雙方提供有關的融資信息。在各種各樣的公益性眾籌活動中,眾籌平臺提供的服務是中介服務,它的法律性質應被視為獨立的第三方中介機構,在公益性眾籌活動中連接金融家和投資者。
(二)法律地位:公益性眾籌平臺在公益性眾籌活動中相處于中間地位,是公益性眾籌項目中所涉及的信息和相關技術,應用支持服務的提供者。眾籌平臺在公益性眾籌活動中也發揮著監管作用,它們有責任對所發起的眾籌活動中雙方各自的身份以及眾籌項目的合法性進行相關必要的檢查。
目前,我國的公益性眾籌還沒有行業完善的信息管理體系,也沒有相對應的自律標準。行政機關的監督管理和執法不明確,信息審計不嚴格,信息披露不完整。有的還出現了一些虛假信息,給公益性眾籌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公益性眾籌的網絡媒體化、數字處理虛擬化、使得平臺在如何管空號項目所聚集的資金、怎樣運用好這些資金、如何更好地將資金分配好等方面更加模糊。籌集資金的無法透明的公開出來,不僅損害了公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也給公益事業的名譽帶來十分嚴重的危害。
影響公益性眾籌項目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募捐者的信息是否以真實、詳細、透明的方式公開。信息越詳細,就更能吸引支持者提供資金支持。但是也易于因為詳細而給籌資人帶來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一些不法分子很可能竊取用戶的個人信息,進行違法的交易,給籌資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公益性眾籌平臺的法律規制可以將公益性眾籌平臺的活動受制于法律的監管之下,避免公益性眾籌活動所產生的種種法律風險,在幫助其正常有效的發展以及公益性事業的發展方面能夠發揮極其顯著的作用。公益性眾籌平臺的法律規制,第一,根據公益性眾籌業務的性質,制定準入門檻和相關眾籌平臺在眾籌活動中應當負的責任。第二,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個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以促進平臺的健康發展。筆者將上述方面提出以下四點建議:
公益性眾籌平臺的基本準入門檻囊括以下幾個方面:基礎資金保障、高級管理人的素質、股東背景、網絡平臺與技術設施。公益性眾籌平臺作為公司或合伙企業,本來就要符合公司或者合伙企業最基本的準入門檻。
1.公益性眾籌平臺的操作本身存在運營風險。想要保證投資者的投資利益,公益性眾籌平臺就要涉及資金方面的要求。可是,由于第三方托管資金機構的介入,公益性眾籌平臺在眾籌活動運營中并沒有直接經手公益性眾籌資金,所以對公益性眾籌平臺的資金要求不能太高。2.公益性眾籌平臺高級管理者應當要求具備良好的的公益性眾籌業務的知識,了解法律法規及其風險,有公益性眾籌或相關金融業務的工作經驗。由于不同類型的眾籌平臺的經營風險是不一樣的,所以應當根據不同的類型來制定出不同的標準。3.關于股東的個人背景,公益性眾籌平臺的股東必須要有較高的社會評價,且沒有不良的記錄,能為公益性眾籌事業奉獻自己愛心。4.對于網絡平臺的管理與技術設施的完善方面,首先,網絡平臺要建立相配套的管理、資產評估制度。其次,網絡平臺的的技術設施方面要符合法律的規定。
我們首先應該明確是公益性眾籌平臺的監督管理應以平臺的自監督管理為主要,而行政監督為次要。行業協會主要負責的是公益性眾籌平臺的準入工作,包括平臺的申請以及所開展的眾籌活動。協會根據公益性眾籌平臺的所制定的條件加以審核,決定是否授予其會員資格。在發起公共籌款中的活動,如果出現違背其所應承擔的職責的現象,行業協會可以公開進行批評,如果第二次發現違規現象的話將會取消其平臺的資格。此外,行政監督對于公益性眾籌平臺也是必不可少的方法。尤其是對于公益公益性眾籌平臺來說,意義深遠。
公益性眾籌平臺為原有的公益性眾籌活動發展開辟了一個新的方向,促進了公益性事業的發展。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因為法律法規的不健全,公益性眾籌平臺不僅很難展露出積極的社會效益,反而成為不法分子的眾矢之的,筆者針對如何解決目前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意見,為公益性眾籌平臺法律制度的建設和公益事業的發展做出微薄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