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晨
西南財經大學,四川 成都 611130
一家企業的公積金,是指其本身凈資產額度超過其已經得到的股本額度,并且是以特定的目標暫時貯存在企業內部。公積金的意義是鞏固公司的股本,因為它的功用與股本相似度很高,雖然不直接作為公司的法定股本,但仍被通俗地成為附屬的股本,并且法定公積金與公司的股本共同組成了企業內部的自有資本。法定公積金有其確切的法律依據,存在的基礎是公司法的強制性規定,法律將其強制定性為法定的公積金和任意公積金;除此之外,根據資金的出處不同,還可以按照盈余公積金和資本公積金來劃分,法定的公積金和任意公積金是法律的明文規定。總而言之,法定公積金,是法律規定的、不以公司自我意志為轉移的、必須儲蓄的公積金,其提存的規模、比例、去向及用途,全部按照法律的明文規定,所以在很多語境下,法定公積金可理解為強制公積金。
從某種程度上說,法定公積金制度有利于維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因而有利于擴大公司的財產基礎,此外,公司的法定公積金制度還有利于實現公司的長足發展經營,但是不可否認,過高的公積金計提比例和嚴格的使用范圍,一方面會壓縮可供分配的利潤空間,從而大大限制了股東的利益;另一方面,過高的公積金計提比例會導致公司資金的流轉效率低下,不利于公司資金的有效利用。因此,可以這么說,對于法定公積金制度,應當設定合理的計提比例,擴大其使用范圍,才能更好地平衡各方利益,實現社會的和諧發展。
《公司法》第一百六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公司分配當年稅后利潤時,應當提取利潤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積金。公司法定公積金累計額為公司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此條款規定了法定公積金的來源以及提取上限。而第一百六十八條規定了法定公積金的使用范圍,即公司的公積金僅能用于彌補公司虧損、擴大公司生產經營或者轉為增加公司資本。法定公積金制度是公司利潤分配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①,同時也對公司的財務會計制度有著重大的影響。提取法定公積金的目的在于防止公司股東為實現其利益最大化而損害債權人的利益,防止股東為維護其短期利益而犧牲公司的長期利益,從而增強公司的資本基礎②。
法定公積金的提取,直接影響了公司對股東的股利分配和公司法人財產的規模和資金的利用,同時能夠保護債權人的權益實現,主要體現在:
削弱了股東的短期利益。公司從稅后利潤中提取法定公積金,意味著公司可供分配利潤減少,股東從投資公司中獲得的短期股利收益將會下降。法定公積金的比例越高,可供分配的利潤剩余部分越少,股東的短期利益將會受到更大的制約。
有利于債權人權益的實現。法定公積金制度將公司的稅后利潤轉化為公司法人財產留存于公司內部,擴大了公司的資本基礎,增強了公司對債務的償付能力。因此,提取法定公積金有利于實現債權人的權益保護,有利于增強債權人對公司的信心。
擴大了公司法人的財產基礎,但不利于公司資金的有效利用。公司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和比例提取法定公積金成為公司資本,不能以股利形式分配給公司股東,僅能留存于公司內部,擴大了公司的財產基礎。而法定公積金僅能用于彌補虧損、擴大公司經營范圍、轉增資本,其使用范圍受到法律的嚴格限定,容易導致雖然資金留存于公司內部,但無法實現其有效利用,從資金的使用價值來看,法定公積金也會給公司帶來機會成本。
法定公積金制度是公司利潤分配和資金管理的重要內容,對公司、股東、債權人等不同主體的利益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而我國法定公積金制度仍然存在著計提比例過高、提取上限過高、過高的公積金擠壓可供分配利潤等方面的問題③。因此,筆者認為,法定公積金制度有利于維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有利于擴大公司的財產基礎,實現公司的長足發展經營,但是過高的公積金計提比例和嚴格的使用范圍,一方面會壓縮可供分配的利潤空間,限制了股東的利益,另一方面會導致公司資金的流轉效率低下,不利于公司資金的有效利用。對于法定公積金制度,應當設定合理的計提比例,擴大其使用范圍,才能更好地平衡各方利益,實現社會的和諧發展。
[ 注 釋 ]
①王瑾理.有限責任公司利潤分配限制及債權人保護[D].復旦大學,2011.
②侯宏剛.公司利潤分配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5.
③徐敏.淺析公司利潤分配中的公積金法律制度[D].華東政法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