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仙
陜西服裝工程學院,陜西 西安 712046
在廣大的農村地區,留守兒童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一個特殊群體。由于父母外出打工不能把他們帶在身邊,把他們交給年老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人代管,使得他們從小缺失父母之愛,從而給他們的幼小心靈帶來了巨大的傷害,再加上目前社會上一些危害兒童權益和侵害少年兒童權益的事件頻發,使得關愛農村留守兒童權益法律保護刻不容緩。
在過去的40年的時間,中國有3億多農民離開自己熟悉的土地外出打工,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的留守兒童有6000多萬,占中國兒童總量的五分之一。這么龐大的群體如果不加以保護和管理會給中國未來的人口質量帶來很大的隱患。僅在2013—2014年,就曝光了100多起性侵留守兒童的案件,在某地,2012年有5名留守5名留守兒童在垃圾箱活活悶死,在貴州畢節農村2015年有4名留守兒童服農藥自殺死在家中;在云南農村,2017年15歲的留守少年喝農藥死在大年夜。在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進程中,我們付出了多么昂貴的代價。本文就農村留守兒童中的問題和原因進行深入分析,以期找到農村留守兒童權益法律保護的途徑。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有的孩子一出生就由長輩和親戚代管,老人與孩子之間存在代溝,孩子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強,但是缺乏長輩的指導容易誤入歧途。孩子生病了沒有父母陪在身邊,致使孩子倍感孤獨而心生冷漠,缺乏愛心和同情心,長期孤獨下容易導致上網、手機發泄、自閉等各種心理問題。
中國長期實行應試教育,升學率和考試名次是考量老師的重要標桿,所以老師只關心學生的學習成績,很少關愛學生的其他方面。而留守兒童由于沒有家長的督促大部分學習很差,基本都不在老師的好學生之列,再加上社會上一些黑網吧出于利益的驅使有可能誘導留守兒童,所以長期曠課上網打游戲事件頻發,由于缺少資金,導致出現一批偷盜、犯罪、網戀、手機控等問題少年。
在社會快速發展的時候,我們很難避免社會風氣對少年兒童的侵害,那么保障社會公平正義的義務就落到了法律健全上,在美國,如果把孩子獨自留在家中沒人照看,鄰居就會報案;如果把睡著的孩子留在車里就會招來警察等,輕者會喪失孩子的保護權,重者會觸犯法律。所以沒有專門針對留守兒童進行立法保護,沒有明確監護人的監護責任等都是導致農村問題留守兒童的原因。
近幾年來,中國關于未成年保護的法律多如煙海,可操作性不強。保護部門多但不具體,銜接不到位。農村留守兒童要制訂具體的監護人,如果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監護不當要承擔法律責任,鼓勵兒童跟隨父母去城市,城市允許留守兒童就近入學,不要收取高昂的學費,給城市留守兒童開綠燈。
農村學校盡快實行素質教育,老師的關注度多向留守兒童傾斜,對于農村留守兒童,學校安排專人看管,無論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都要滿足留守兒童的要求,多溝通,對出現的問題及時解決,排除留守兒童精神上的壓力和障礙,培養出一批性格陽光的一批留守兒童,實踐證明,過早過好接受教育的兒童,未來的收入高,對婚姻、對家庭更忠誠,犯罪率低,對社會貢獻大。因為他們就代表了中國新農村的未來,少年強則農村強,少年強則中國強。
健全專門針對留守兒童的立法保護,除了明確監護人的權利責任以外,還要明確監管機構的責任,設立專門的監管機構和監管資金,鼓勵社會團體廣泛加入,建立家庭-社區-學校為一體的體現,鼓勵慈善組織下農村,立法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的人文關懷,侵犯農村留守兒童的案件采取零容忍,教育兒童學會自我保護。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所以作為我國未來發展主力軍的留守兒童理應得到很好的關愛,只有社會各界都伸出友愛之手,和諧社會的目標才能實現,但愿有一天,骨肉不再分離,孩子不用留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