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寶玉
河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0
1.中國傳統文化蘊含的艱苦奮斗精神
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歷史,蘊含著許多體現艱苦奮斗精神的壯麗詩篇。“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只有經歷一番艱難困苦的磨練,才能贏得最終的成功;在“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中感悟到,勤儉節約是國家興盛的秘訣,奢華無度只會導致國家衰敗;這些詞句都體現了中國人民拼搏奮斗的高貴品格。
正是傳統艱苦奮斗精神的璀璨光輝,給歷屆中央領導干部以深刻的影響,毛澤東、周恩來等領袖在幼年時期就接受艱苦奮斗的教育,并在中國共產黨的革命和建設中,一以貫之反對鋪張浪費,鑄就了一種風清正氣的黨風政風。
2.馬克思主義的艱苦奮斗精神
出身于律師家庭的馬克思,放棄了原本優越的生活條件,選擇為無產階級奮斗終身。對于資本主義存在的諸多揮霍、鋪張浪費現象,馬克思提出過很多觀點,直至今日都有非常重要的借鑒意義。
(1)時間節約理論。馬克思非常經典的一句話:“一切節約,歸根到底均屬于時間的節約。”①人力、物力、財力的節約都是時間節約。在資本主義生產條件下,資本家為了追求高額利潤或超額利潤,想方設法節約勞動時間,比如,改革先進的生產工具、員工培訓等,從而提高勞動生產率。
(2)廉潔政府理論。馬克思提出的廉潔政府表現在節約、精簡、有限、為人民服務。所謂廉潔政府,就是盡可能精簡政府的各項開支并限制政府部分職能,提高政府的綜合辦事效率。在21世紀,馬克思廉潔政府思想仍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1.地方財政窘迫的現實需要
自然災害頻發。延安地處黃土高原的中南地區,以溝壑、丘陵為主,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主要活動在條件艱苦的農村,這里環境惡劣,各地普遍發生旱災、水災和蝗災,農作物收成狀況很不好,這對軍民的生活無異于雪上加霜,很多百姓為謀生不得不逃荒,生活異常艱難。
國民黨當局的經濟封鎖。共產黨與日軍作戰之際,國民黨停發了共產黨的各項軍需物資,對外揚言許以高官厚祿的方式,拉攏共產黨人。更令人發指的是,國民黨進行的系列反共浪潮和破壞活動,使共產黨陷于嚴重的困境當中。
2.所處雙面受敵的嚴峻現狀
抗戰時期主要矛盾上升為民族矛盾,日軍在根據地慘絕人寰地實施各種殘暴行為,圖謀制造無人區。抗戰進入相持階段,以蔣介石為首的親英美派對共產黨實行敵對策略,此時的共產黨處于雙面夾擊的境況,且無時無刻需保持高度集中的精神狀態,準備迎接一場場殊死搏斗,因此,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是完全有必要的。
在革命戰爭年代,艱苦奮斗精神被理解為節衣縮食,對其內涵研究仍停留在比較粗淺的表面,理解缺乏深層挖掘,出現相關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單一化。實踐不斷發展,社會也不斷進步,以致其內涵也必將隨之不斷與時俱進。
紅軍抵達陜北之初,連起碼的生活都無以保障,當地群眾也過著凄慘的生活。但毛澤東仍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大量閱讀書籍和寫作,并撰寫了很多具有重大影響的歷史作品。
當今,部分干部習慣坐辦公室,貪圖安逸,不愿下基層,搞調研,更不愿讀書學習,更新知識。艱苦奮斗不單指體力上的消耗,更側重于跟隨時勢的變化克服思想懶惰。
艱苦是奮斗的前提,但不能單純強調吃苦,因為拼搏奮斗才是艱苦奮斗最該強調的本質和真正彰顯的價值所在。艱苦奮斗體現的是無懼艱險、拼搏到底的堅強意志。毛主席在延安生活了13年,他以身作則踐行這份彌足珍貴的延安精神,這份精神來源于歷史,又與時代相融合,并在未來持續釋放光芒。
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的七年,百姓稱他是“吃苦耐勞的好后生”。今天,我們站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頑強拼搏的新歷史節點上,延安精神依舊是我們黨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之一。
抗戰期間,共產黨同日軍兵力懸殊,敵軍裝備和兵力都占絕對優勢,決定共產黨靠蠻力獲勝毫無希望。因此,實施具有靈活性的戰略戰術是必然的。在抗戰緊要關頭,毛主席在《關于健全黨委制》中曾提到,“必須注意每次會議時間不可太長。”②為官之道應把有限時間從文山會海中解放出來,高效利用時間真正投入到為百姓解決難事中去。
進入新時代,黨員干部更應注意改進和加強工作作風,注重講究工作效率,努力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三者的統一。近日,由中國政府采購報、英特爾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新時代下政府辦公智慧化及采購工作”研討會在京舉行。響應“互聯網+政府服務”的號召,伴隨新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普及,高效的智慧化辦公模式和服務模式也隨之得到提升和創新,這大大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和為人民服務的便捷度。
權力腐爛始于浪費,厲行節儉保持優良黨風。延安期間,部分達官貴人的子女,來延安尋找抗日救國的真理,經常下飯館吃飯,吃不完的飯菜就扔掉。陳云曾提出“吃飯要照鏡子”的理論,來規范人們的生活作風,要求把飯菜吃完后,用饅頭擦凈油跡,直到干凈的盤底可以照見自己的臉。此后,這句話就深入人心并流傳至今。政府頒布的《陜甘寧邊區政務人員公約》明確規定,政府公職人員要“做到不貪污,不受賄,不腐化。”以此防止各種腐敗和浪費現象。
固然,今天提倡艱苦奮斗,不是說不應該有正當的物質享受,而是呼吁人們應樹立合理消費觀,尤其在黨內踐行艱苦奮斗的政治本色并增強反腐倡廉的黨性修養。
斯諾在《西行漫記》中寫道:“我真正看到了共產黨堅定不移的抗戰決心,言行一致的思想作風,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③在毛主席領導下,中國共產黨和邊區軍民積極實行精兵簡政、開展大生產運動和屯田軍墾活動,靠自己的雙手發展經濟,這就是自力更生的創業精神。在戰火紛飛的年代,黨自1936年起,在延安創辦了20多所學校,凸顯黨尤其重視教育事業的規劃與發展。
今天,更應不間斷自強不息的延安精神和自力更生的創業精神。華為領導任正非,是一位十分崇拜“毛澤東思想”的偉大企業家。我們站在山腳下仰望他和他的功成名就的同時也要意識到,他的成功絕非偶然。在他的帶領下,華為員工對工作有一種滿腔熱情和不服輸的創業精神,員工經常在辦公桌下打地鋪,累了就隨地休息睡醒即工作,就是靠著這股拼勁,最終使他躋身世界五百強之列。這種艱苦創業作風和這種教育理念需要代代傳承,使其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總之,通過觀看《延安時代》,我的第一感覺是震撼,但更令我受益匪淺,面對“延安精神”,用任何華麗的辭藻都稍顯遜色。發揚艱苦奮斗的延安精神,對于塑造執政黨的光輝形象,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弘揚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也對于樹立合理的消費觀念,都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 注 釋 ]
①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0.
②毛澤東.關于健全黨委制[M].人民出版社,1960.
③斯諾.西行漫記[M].人民文學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