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亞鑫
燕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河北 秦皇島 066004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二級學科,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中處于中心地位。它能為我黨制定路線、方針、政策提供科學的理論支撐,為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這一特殊性決定了關于它的研究必須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保持鮮明的政治性。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國家、人民要不忘初心,但不忘初心并不意味著一成不變,我國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們的初心沒有變,但時代是不斷進步的,實踐是不斷發展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必須隨著時代、實踐的發展而不斷發展、創新。
學術研究要深究、弄通、搞懂本學科的“老問題”,還要在此基礎上有所創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選題的創新一般有研究材料創新、研究角度創新、研究方法創新等。
毛澤東說,任何研究都要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回答問題,沒有問題就沒有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要為黨和國家的科學決策服務,研究更應從現實出發、從我們的世情、國情、黨情出發,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堅持問題性原則,要從現實問題出發,既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又要發展馬克思主義。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為我們積累了豐富的文化資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民族的瑰寶,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繞不開我們的傳統文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也要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結合起來,如此,才是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研究。
馬克思主義誕生于德國,經日本、俄國傳入中國,成為具有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這不僅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國際性,也表明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國際性。新時期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更應該具有國際視野,從全球高度選題。同時,我們也要研究國外社會主義甚至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吸收他們發展的經驗教訓,豐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內容。
選題要在廣泛查閱資料、了解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確定,前人的研究成果對自己的研究有著參考作用。但參考并不意味著抄襲復制,我們應該在明確學界研究進程的基礎上選題,同時還需避免諸如學風浮躁、學術失范、學術不端等問題,要強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學術品格。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大都具有戰略性、前瞻性思維,其著作內容豐富、思維深邃、邏輯嚴密,值得我們反復學習、挖掘。作為本專業的研究生,更應該多閱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從中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
國外關于馬克思主義的著作層出不窮,而中國最具權威性和代表性的“馬克思主義著作”當屬黨中央發表的重要文件,它們都是中國共產黨人集體智慧的結晶。它們不但結合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核心內核;更結合了中國發展實際、世界發展大局;代表了黨的執政理念,代表了國家的發展方向,代表了世界的發展大勢,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選題很好的來源。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治國理政的實踐中,特別注意從現實中發現問題,從問題出發,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發現、分析、解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程中所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突出問題,“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選題當然也應從實際問題出發。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內容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黨建等方方面面,必然存在與其他學科的交叉研究,協同創新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必然趨勢。我們可以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這一學科角度出發對其他學科的熱點問題進行分析與回答;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專業存在一些跨專業研究生,這類學生也可以將本科專業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專業相結合,實現交叉選題,協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