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潔 童曉晨 張曉默 吳洪雨 馬 馳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北京中心,北京 100160
孟加拉國擁有世界第八大人口,年均經濟增長率達到7%左右[1-3],又是“一帶一路”的重要國家,與我國貿易密切,孟加拉國國內制藥業、紡織業、制造業發達,而國內對其知識產權制度的了解甚少,有關其知識產權的法律中文版更是沒有,為了便于國內科技工作者、企業了解其知識產權制度,特將其專利法翻譯出來,供學術屆、產業界、科技界在學術研究、投資興廠的過程中了解、參考。本文是孟加拉國知識產權法律制度研究項目下的一部分,限于篇幅,主要涉及重點法條的刊發及解讀。
前言
簡稱、適用范圍和生效
1.(1)本法可簡稱為《1911年專利和外觀設計法》。
(3)本法自1912年1月1日起施行。
定義
2.除主題或上下文中有不一致的規定外,在本法案中:
(2)“產品”指(在外觀設計方面)任何人造或天然、或部分人造和部分天然的任何的制造品或物質;
(5)“外觀設計”僅指通過任何工業步驟或手段(包括手工、機械或化學手段、單獨或組合)施用于任何產品的形狀、構造、圖案或裝飾的特征,這些特征在產品中適用并僅可由視覺辨識;但不包括任何構造模型或原理,或任何實質上僅僅是機械裝置的產品,并且不包括刑法第478條所規定的任何商標,或刑法第479條所規定的財產標記;
(8)“發明”指任何種類的新的制造,以及任何種類的包含改進和已宣稱的發明;
(10)“制造”包括任何技術、工藝或方式,或生產、制備或修造物品,以及由制造商制備或生產的任何物品;
(14)“新設計或原創設計的所有人”:
(a)若該設計者,出于善意為其他人工作,則指該設計者;以及
(b)當任何人獲得了一項外觀設計權或者獲得了使用該外觀設計的權利(排他性使用或者其它情形),意味著,在獲得外觀設計權或者使用權的范圍內,獲得了外觀設計權或者使用權的人;和
(c)在任何其他情況下,指該設計者,以及:如果外觀設計的產權或申請權已從原始所有人轉移到任何其他人,則包括該其他人。
第一部分專利的申請和授權
申請
3.(1)任何人都可以申請專利,無論他是否是孟加拉國公民,無論是單獨還是與任何其他人共同申請。
(3)申請文件應附有:一項聲明,所述聲明的內容表明請求獲取該項專利的該申請人擁有該項發明權,就共同申請而言,至少有一位共同申請人聲明其為真實的第一發明人、第一發明人的法定代理人或第一發明人指定的人,其要求獲得專利權的,必須附有臨時或完整的說明書,并支付規定的費用。
(4)若申請人中不包括真實的第一發明人,則申請文件必須載明其姓名以及規定的身份證明的詳細情況,且申請人應證明其為第一發明人的法定代表人或第一發明人指定的人。
說明書
(1)臨時說明書必須描述發明的實質。
(2)完整的說明書必須特別描述和確定本發明的實質以及實施本發明的方式。
(3)臨時說明書和完整說明書均應包括標題,完整說明書結尾處應明確陳述專利所請求的保護范圍。
(4)登記官認為適宜時,可要求申請人在接受申請之前的任何時候提供適當的附圖,上述附圖應視為完整說明書的一部分。
(5)在任何必要情況下,登記官認為一項申請應進一步補充用以闡明發明或據稱構成發明的任何模型或樣品時,申請人應在接受之前提供所要求的模型或樣品,但上述模型或樣品不應視為說明書的一部分。
(6)在聲稱申請文件中所附有說明書系完整說明書的情況下,當申請人提出請求時,登記官可將該說明書視為臨時說明書,并據此處理該申請。
附具完整說明書的期限
4A.(1)如申請人未在申請時附具完整說明書,則可在申請日期起計九個月內的任何后續時間內附具:
申請人可以向注冊官請求延長上述九個月的期限,在提出上述請求并繳納規定費用的后,上述期限可延長至自申請日起不超過十個月。
(2)如果完整說明書未在第(1)款允許的期限內提交,則該申請應被視為自其申請日期起十個月后撤回。
臨時保護
4B.(1)發明可以在專利申請日至封卷授權日的期間內使用和公布,上述行為不損害該專利的相關權利,這種針對上述使用和公布的后果的保護,在本法中稱為臨時保護。
(2)在本條中,“專利申請日”,對于根據本法給予在后日期或在先日期的申請,該在后日期或在先日期即為專利申請日,而就任何其他申請而言,專利申請日指其實際日期。
申請程序
5.(1)在涉及下述情況且提交了完整說明書、審查員已做出審查報告時,登記官應參考審查員的報告做出判斷——
(a)在完整的說明書中未特別描述和確認本發明的性質或其實施方式,或;
(b)請求書、說明書和附圖未按規定格式撰寫,或;
(c)說明書的標題不足以概括發明的主題,或;
(d)權利要求書未能充分限定發明的內容,或;
(dd)在臨時說明書提交后又提交完整說明書的情況下,完整說明書所記載的發明內容與臨時說明書實質上不同,或;
(e)所描述和請求保護的發明經初步審查認定不是新的制造或改進方案;
(f)說明書中涉及多項發明,或;
(g)在根據第78A條要求優先權的情況下,說明書中所描述的和請求保護的發明內容實質上多于或不同于在孟加拉國境外所提出的被要求優先權申請的說明書中公開的內容,或;
(h)在根據第15A條增補專利申請的情況下,說明書中描述和要求保護的發明內容不是對原始說明書中描述和要求保護的內容的改進或修改,登記官可以駁回申請或在其繼續申請程序之前要求對請求書、說明書或附圖補正;在后一種情況下,如果登記官發出下述要求,申請應當在滿足所述要求之日起生效:
例如,如果說明書中包括多項發明,可由申請人自行申請或在登記官要求下將該申請限于一項發明,而其他發明可作為新申請的主題;任何此類新申請應作為實質性申請,但登記官可酌情指示在批準原申請之前做出的任何此類新申請應具有原申請的申請日或在后的申請日,就本法案而言,新的申請應被視為在其按照下述指示所發出的日期提交;
進一步地,如果臨時說明書提交后又提交完整說明書的情況下,應申請人提出的要求,登記官可以取消臨時說明書,并指示該申請應被視為在提交完整說明書之日起申請的,并做出相應的處理。
(1A)如果登記官在接受申請前的任何時候認為該申請中所要求的發明已在申請日或之后公布的已獲得批準的其它說明書中全部或部分地主張,且上述申請的批準在待批準申請的優先權日之前,則可以通過公告的方式引入上述其它說明書的內容以修改申請人的說明書。
(2)如果登記官駁回或要求修改說明書、增補參考文獻,申請人可以就此向政府提出申訴。
(3)本條要求的調查不得以任何方式保證任何專利的有效性,且政府或任何官員不得因為任何此類調查及后續程序或任何與此類調查及后續程序相關的事項而產生任何責任。
(4)一項申請應自申請之日起十八個月內被批準,否則申請將被視為駁回(已提出申訴的情況除外):
但在上述十八個月期限屆滿之前或之后三個月內,已向登記官提出延長期限的申請應當在繳納規定的費用后繼續申請程序,所要求延長的期限不得超過上述十八個月期滿后的三個月。
批準申請的效力
7.自申請批準至封卷授權日或封卷授權期間,申請人應享有與已封卷授權的專利同樣的特權和權利,如同一項發明的專利在批準日已經封卷。
但在專利封卷授權之前,申請人無權提起任何侵權訴訟。
對授予專利權的異議
9.自申請合格的公布之日起四個月內,任何人可隨時在支付規定費用后通知專利、外觀設計和商標局,以下列任一理由提出對授予專利權的異議,即:
(a)該項發明系申請人獲自異議者,或異議者擔
任法定代表人的機構,或異議者系該項發明的受讓人,或;
(b)該項發明已記載于任何已在孟加拉國提出的專利說明書中,其已被請求或即將被請求為該異議專利的優先權,或;
(c)在說明書中沒有充分或恰當地描述和限定本發明的性質或其實施方式,或;
(d)該發明已在孟加拉國的任何地方公開使用或為孟加拉國的任何地方的公眾所熟知,或;
(e)完整的說明書記載了或請求了臨時說明書記載以外的其它發明,且該以外的其它發明或者構成異議者申請可能授權的主題,可能將具有一個日期,該日期在上述申請日和遞交完整說明書日之間,或者在上述時間間隔內由孟加拉國出版的任何文件向公眾公開;但其他理由不予受理。
(2)異議人發出上述通知后,登記官應將其通知申請人,在必要時聽取雙方意見后,在上述四個月期限內作出裁決。
(3)當事人對于登記官的決定不服的,可向政府提出申訴。[法條翻譯限于篇幅,待續]
孟加拉國專利法中,對于多個申請人時,需要有一個是真實的第一發明人、第一發明人的法定代理人或第一發明人指定的人;若申請人中不包括真實的第一發明人,則申請文件必須載明其姓名以及規定的身份證明的詳細情況,且申請人應證明其為第一發明人的法定代表人或第一發明人指定的人。因此,對于非個人作為申請人的申請,申請人需要提交相應的申請人與發明人關系的證明文件。
與中國不同,孟加拉國專利法中,提出了“臨時說明書”的概念和操作方式,該“臨時說明書”不是優先權文本,臨時說明書描述發明的實質,而在后提交的“完整說明書”需要明確專利請求的保護范圍和記載實施發明的方式。一般以遞交臨時說明書的日期為申請日,提交完整說明書的期限是申請日期算起的九個月內,申請人可以要求延長至不超過十個月。因此,申請人在尚未確定合適的保護的范圍以及尚未完善具體實施方式的情況下,可以利用提交臨時說明書的操作方式獲得需要的申請日。
孟加拉國專利法中專利的批準指專利申請被允許公開,該批準的期限與中國相同,為十八個月以內,申請人可以在十八個月期限屆滿前繳費要求延長,該延長不得超過三個月。批準公告的申請包括申請的請求書、說明書、附圖(如果有),公開供公眾查閱。
孟加拉國的該項規定為在申請合格公開的公布之日起四個月內即可異議,與我國早期專利法相類似。
通過對相關條款的翻譯和解讀,可以獲悉,孟加拉國專利申請和授權中,與我國專利法重要區別是可以提交“臨時說明書”以鎖定申請日,而與我國專利法相同或相近的方面主要在于授權專利需要滿足的條件,這也符合世界知識產權制度用于鼓勵創新、保護創新的基本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