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轉萍
山西省文水縣法律援助中心,山西 文水 032100
網絡借貸是一種新型的借貸方式,借入者以及借出者都是借助網絡這一平臺來完成借貸在線交易。網絡借貸也憑借其靈活便利的借貸流程而得到了整個市場,尤其是大學生群體的青睞,成為滿足大學生群體消費需求必不可少的方式。大學生在享受網絡借貸所帶來的便利和優勢的同時,也要認清其中存在的法律問題,以免影響到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同時規范網絡借貸的法律環境,促使學生樹立健康積極的消費觀念。
網絡借貸之所以可以在高校學生群體當中產生并且迅速發展起來,校園網絡借貸市場規模逐步增大,其原因來自于多個方面,以下給出幾項主要原因:第一,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起來,互聯網金融市場逐漸走向繁榮。互聯網金融是基于網絡技術和金融整合而建立和發展起來的,能夠極大程度上提升借貸的便利性,給人們提供一個方便而又快捷的金融服務平臺。所以互聯網金融一經產生就備受人們的關注和青睞,其中網絡借貸更是得到了高校學生的歡迎。第二,大學生群體的消費方式發生了變化,消費需求呈多元化和持續增加的發展態勢。當代大學生消費觀以及消費方式都較以往發生了極大的轉變。只是憑借父母給予的資助已經無法滿足他們的學習與生活需求,使得不少學生開始尋求其他途徑來滿足個人的消費需要。網絡借貸有其突出的便利性,同時形式新穎,深受大學生群體的青睞。第三,網絡借貸平臺的門檻相對較低,通常不必進行資產抵押,同時在還貸能力審核方面非常寬松,甚至不必進行審核就能放貸。較低的發展門檻促進了網絡借貸市場的繁榮壯大,也讓大學生網絡借貸群體規模逐步增大。
就目前而言,大學生網絡借貸的途徑主要有以下三個類型:第一,電商平臺提供的消費貸款。從國內看,我國的兩個電商巨頭京東與阿里巴巴都設置有消費貸款服務,在大數據技術資料的支持之下會結合用戶消費情況,給用戶不同的授信額度,使得他們能夠在電商平臺購物時獲得消費貸款,比如螞蟻花唄、京東白條。如果對這一途徑的法律性質進行確定的話,可以說這類消費貸款從本質上看屬于商業賒賬,而用戶得到的授信額度是企業方面的應收賬款,這個行為構成商業信用行為,所形成的是債權與債務關系。第二,網絡貸款平臺。大量的調查研究顯示,大部分的網絡貸款平臺都沒有貸款牌照,借貸資金進出需通過平臺創始個人或者是公司賬戶。為最大化的減少法律風險,大多數網絡貸款平臺都會和第三方支付平臺合作。這樣出借一方會把錢轉到公司賬戶,平臺再將錢放給借款人。這一行為是民間借貸行為。第三,銀行面向大學生群體提供校園信貸產品與服務。這類信貸產品與服務的提供者是銀行金融機構,也接受以央行以及銀監會監管。
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與接班人,他們的健康成長不僅關乎每個家庭,還關系到國家與民族的未來。但是在當前的網絡借貸發展當中,大學生群體由網絡借貸所引發的諸多問題開始顯現出來,給他們的成長與發展帶來了很多不良影響,于是需要分析其中存在的法律問題為針對性策略的提出給出根據。第一,大學生在網絡借貸當中缺乏法律意識。大學生缺乏豐富的社會經驗,不管是價值觀還是法律意識都比較薄弱,常常無法有效辨別和抵制不良行為。雖然學生可以利用網絡借貸這樣的模式解決生活學習中存在的應急金融需要問題,但是目前的網絡借貸市場始終存在著不良借貸、詐騙等諸多情況,容易讓學生陷入不良借貸和受到欺詐,甚至是產生依賴貸款的情況。第二,網絡借貸審核工作存在薄弱環節。網絡借貸具有方便快捷和靈活的特征,因而得到了學生群體的青睞,但是目前的網絡借貸審核工作存在很多疏漏,市場審核和監管機制不夠完善,客戶信用與資質審核不夠全面,因而加重了這一過程中的風險。第三,網絡借貸利費收取額度和方式有風險問題存在。不少網絡借貸機構是憑借方便和零利率方法吸引客戶群體,但是從本質上看卻通過轉變利費收取方法,收取手續費、管理費等大量費用,整體利率甚至遠遠超出國家規定。此外貸款機構選用的催收方法不夠合理,選用了很多暴力催還款的方法,讓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受到了很大的損傷,進而嚴重威脅學生身心健康。
大學生良好的法律意識以及正確的價值理念是其科學利用網絡借貸平臺的重要前提與保障,所以先要從提升大學生的法律意識著手,讓法治觀念成為學生行為的重要指導。一方面,學生要提高自覺性,主動強化個人的科學消費觀,樹立法律意識,主動在學習生活當中接受法律知識的熏陶,以便能夠有效應對和處理與網絡借貸有關的問題,防范不良機構以及規避不良行為,以免受到網絡借貸的不良影響。學生需要堅持量入為出的消費原則,注意對資金進行合理安排,制定一定的消費計劃,提高資金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網絡借貸,以免受到網絡借貸的影響。另一方面,高校要積極組織開展思政課程、心理課程、消費觀引導課程等,對學生進行道德法律意識的培養,同時教給學生與貸款和網絡安全相關的知識和技能讓學生能夠掌握應對不良問題的方法,科學運用網絡借貸這一途徑。
為了規范網絡借貸,解決大學生群體網絡借貸當中的實際問題,防范惡性事件,必須著力打造網絡借貸審核監管平臺,規范資質審核與信息監管等相關工作,以便最大化的防范網絡借貸中的法律問題,給高校學生提供健康積極的借貸環境。首先有關部門必須集中精力打造系統健全的網絡貸款體系,對借貸機構的資質進行全面審核,考察借貸機構資金供應、信譽水平等方面的實際情況并做好備案,以便及時發現和規避風險。除此以外,由于大學生群體在網絡借貸當中顯現出了很多無力還款、多頭借貸等情況,有關部門也要做好金融信息審核和學生信用評價工作,掌握學生的還貸能力,維護好網絡借貸的公平。
利費收取是目前影響學生網絡借貸安全非常顯著的原因,同時還是法律問題頻繁發生的一個重要根源。所以必須對利費收取和催收工作進行全面規范,給出具體的工作要求與標準。有關部門需要明確網絡借貸利費收取標準,注意監管費收取情況,及時發現和處理其中存在的高額利費問題,規范查處和嚴肅處理。對于不良催收問題,有關監管機構必須對催收規范和催收標準進行明確規定,嚴禁出現暴力催收、騷擾催收等行為,同時要求借貸平臺保護好學生個人隱私,使得學生能夠在健康積極的網絡借貸環境當中享受社會進步所帶來的便利,有效消除借貸風險。
總而言之,網絡借貸是在互聯網金融蓬勃發展背景之下產生和迅速開展起來的,在影響范圍上正在不斷擴展,特別是注意轉向大學生市場,推出校園貸等產品來滿足學生的金融需要。但是由于缺少監管與行業自律,由大學生網絡借貸所引發的負面影響和不良事件層出不窮,給社會帶來了極為不良的影響,也威脅到大學生群體的健康發展。對此,我們需要認真全面的做好大學生網絡借貸法律問題的研究,在此基礎之上積極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全面規范和處理校園網絡借貸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