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莎 張亞環
西安文理學院化學工程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5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重要論述應與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結合起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重要論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做好扶貧工作是黨的歷史使命,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另外做好扶貧工作是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需要,追求幸福生活是各國人民基本的權利,也是全人類共同的理想追求。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是新時期扶貧工作的基本方略,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扶貧工作中強調扶貧開發推進到今天這樣的程度,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精準扶貧思想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重要論述的特色亮點。精準扶貧需要解決好“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的三個問題。針對“扶持誰”需要找準扶貧對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通過建檔立卡,摸清貧困人口的規模、分布、致貧原因、貧困程度、幫扶需求。
西安文理學院多年來高度重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學校目前已建立了以獎助學金、助學貸款為獎助主體,以勤工助學為重要支撐,以社會資助、臨時困難補助、綠色通道等為必要輔助的“獎、助、貸、減、補”資助體系。每年獎助資金達3000余萬元,惠及1.5萬余人次,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成才,解除了經濟上的后顧之憂,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
1.綠色通道、生源地助學貸款、獎助學金等解決學生后顧之憂
綠色通道、生源地助學貸款、獎助學金等政策保證貧困大學生有學上,從經濟上解決學生后顧之憂。西安文理學院在實踐中不斷創新貧困學生認定辦法,力求不漏掉一個貧困學生,如西安文理學院化學工程學院貧困生認定辦法從學生家庭經濟情況、學業情況、班級民主測評等方面進行量化,并充分考慮當年學生家庭突發變故或天災人禍,盡可能做到公平公正,保證受助學生得到及時幫助。
2.勤工助學、公益性勞動等實踐活動啟迪貧困學生知恩感恩
以習近平總書記“扶貧先扶智。扶貧必扶志”為指導精神,發揮學校教學、科研資源優勢,彰顯資助育人根本任務,學校通過校內勤工助學崗、科研助理崗、公益勞動、志愿者服務等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實踐鍛煉機會,強化學生的責任感、榮譽感,樹立自立、自強、回報社會,服務他人的良好意識。如發揮學校教學、科研優勢設立的科研助力崗,不僅一定程度上從經濟上給予幫助,還幫助學生尋找專業學習動力,樹立對本專業的愛好,進而更好地完成學業。實現更高的人生追求。
一是幫扶貧困學生學習生活,對學業出現問題的貧困學生尤其是建檔立卡學生進行早期干預,制定詳細的幫扶辦法,經常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可能的話提供教學、科研等主力崗位,通過實踐提升學生綜合能力。二是關懷貧困學生心智情感,貧困大學生相比一般同學更加敏感,心理更加脆弱,因此對心理敏感的貧困大學生尋求有效地溝通方式,保護學生自尊心,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三是加強貧困學生就業指導,貧困大學生在畢業求職時遇到的困難可能大于其他同學,因此針對這些同學提供精準幫扶措施尤為重要。對全校建檔立卡、深度貧困地區家庭經濟困難畢業生開展多輪就業意向調研,從畢業生的基本情況,學業情況、就業意向、就業進展、幫扶措施等全方面掌握信息,準確摸清學生就業困難原因,就業需求等信息。
一是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注重對貧困學生思想上、精神上的幫扶校通過誠信教育主題班會、勵志成才主題征文、成立各學院勵志榜樣宣講團等形式樹立典型,增強貧困學生通過知識改變命運的信心及決心。二是針對我校貧困學生開展“教師結對幫扶貧困學生”專項行動,黨員“一幫一”活動等。三是點面結合,從細節入手幫扶貧困學生,為貧困學生建立幫扶臺賬,隨時跟進幫扶措施,針對學業有困難的學生課后進行“一對一”輔導。針對未就業貧困畢業生,開展就業專題輔導,簡歷制作、面試禮儀、職業能力提升等講座。定期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約談,定點推送求職信息,動態跟蹤就職狀態,不斷調整措施。四是將個人小我與祖國需要結合,鼓勵貧困學生參軍入伍,投身到國家基層項目、如大學生村官、特崗教師、三支一扶、新疆西藏招錄公務員等項目,將個人價值觀的實現和國家建設事業融到一起。
針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群體所具有的心理敏感、經濟條件較差、求職信息不足、就業壓力大等群體特點,我校在針對這類群體開展幫扶活動過程中,注重情感上的幫扶,尊重貧困學生的隱私保護,對所有貧困學生建有貧困檔案,專人保管。在幫扶過程中,注重學生心理健康。在貧困學生求職時,從學生求職意向,家庭情況給予有針對性建議。西安文理學院化工學院2014級建檔立卡畢業生李寶利,畢業之后能夠將自我職業目標的實現和祖國需要結合起來,最后到阿里地區中等職業學校成為一名人民教師。
精準扶貧思想是奪取脫貧攻堅的關鍵,要用科學的辦法精準識貧,找準貧窮原因,分類施策,因戶施策,因人施策。精準扶貧思想對高校在進行貧困大學生群體的幫扶過程有重要的方法論指導意義,這一思想指導我們在幫助這一群體是做到精準識別,找準貧困原因,摸透學生需求,制定一生一策,積極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精準幫扶路徑,真正梳理清貧困大學生的家庭致貧原因,學業狀況、興趣愛好、職業規劃等,對癥下藥,真正扶到點上,扶到根上。
在高校貧困大學生幫扶過程中一樣要注重激發學生內生動力,變要我學習為我要學習,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的鑒定信念,當代大學生普遍存在入學時的迷茫,目標缺失,缺乏職業生涯規劃,主動性不足,因此在幫扶這部分群體的時候要把握當代大學生的特點,通過專業認知教育、生涯規劃教育、目標樹立、學生活動舉辦幫助學生尋找學習動力,樹立理想。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重要論述中說到,扶貧開發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要動員和凝聚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要堅持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等多方力量、多種舉措有機結合和互為支撐的“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調動一切積極力量貢獻到扶貧工作中.在高校幫扶貧困大學生過程中,在各高校黨委領導下,應廣泛動員各方面力量,形成社會、行業、學校等多方力量,多種舉措有機結合的大扶貧格局。各高校內部各部門之間也應互相協同,將幫扶過程內化為育人過程。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