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春雨
天津市薊州區人民檢察院,天津 301900
企事單位或個人沒有按照法律規定的正規程序,沒有經過中國人民銀行的批準就運用債券,彩票,股票,證券投資基金或其他債權憑證等發行方式向社會大眾進行資金的籌集,并且承諾大眾會在一定的時間期限內以實物,貨幣或是其他的方式像購買各種發行集資的投資人以還本付息或給予其他方式回報的行為,就叫做非法集資。
改革開放40年,我國的市場經濟也在不斷的變化,從傳統向計劃經濟轉變,很多企業為了讓自身的經營模式更大,就會在市場中開發更多的新項目,并以南方居多。而更多的中小企業為了獲取更多的資金,除正規的籌集方法外,也想了更多的辦法并以非法集資為主。而非法集資就是利用我國的法律法規在金融方面的漏洞而采取的集資方式,這種方法能夠達到成本快速增加的目的。近些年,我國經濟的宏觀調整幅度越來越大,很多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都因為金融危機的影響造成資金周轉困難,導致企業存在破產的危機。為了能夠快速的尋求資金,融合于企業發展,非法集資則成為大多數企業籌集資金的首選,而這類案件也由此不斷增加。另外,還有很多非法集資的活動出現的比較早,也比較隱蔽。但也因為金融風暴的影響對企業發展造成了很多問題,甚至與資金鏈條斷裂的現象,導致非法集資案件大批量暴露。
目前,根據公安部門的不完全統計,發現非法集資案件在我國持續走高,從2009年到2016年這8年中,發生非法集資案件就達到16,000起之多,涉案的金額達到1436.7億元,其中2015年立案的非法集資就有1500起,涉案金額在372億元,2016年立案的約3127起,涉及的金額在6282.41元,2017年立案的有2327起涉及的金額達到204.8億元。
據統計非法集資在我國出現的前10個省份主要以南方為主,有四川,湖南,河南,安徽,云南,新疆,江蘇,上海為主,其中北方以黑龍江為主,另外還包括廣州,浙江大型發展城市,立案數量達到80%以上。其中非法集資案件以及設計金額不斷上升的城市包括黑龍江,上海,浙江,河南與江蘇。其中甘肅,遼寧,云南,黑龍江,湖北,江蘇,浙江,上海重慶等地的涉案金額是全國前10的省份,其涉案金額占總金額80%。
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取締辦法是1998年國務院頒布的,在其中對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與非法集資認為都屬于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前者是還本付息的性質,后者是借用行為,其本質都是利用各種方式來吸取資金。關于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解釋是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它將非法集資和吸收公共存款的概念進行了重新的界定。目前非法集資已經被非法吸取大眾存款而取代,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概念也在法律上變為帶有兜底性的性質。而原有的非法集資理念也在不斷擴張變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概念,并以存款為主承諾在吸收非法資金時將吸收回的資金進行投資,并承諾公款的提供人以保本付息的形式向社會開放。因此,從社會發展角度來看,這種擴張就會打壓生存在民間的金融發展空間,我國長期貸款利率管制的發展體系下,也使得中小企業在獲取融資過程中銀行的融資門檻高,成本高,使得一些不發達的小企業無法在正規渠道內取得榮譽。而我國不發達的證券市場也只服務于國企和一些大型的企業,所以中小企業要想正式進入到股權市場中,也非常的困難。但由于其現行金融政策環境下,所產生的融資形態缺少對中小企業融資需求的考慮,在采取融資的形式上采用的就是銀行間接融資,這種方式可以將正規的直接融資行為歸入到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罪行中去,這就使民間金融渠道被壓縮,中小企業雖正規民間金融,但是也無法沖破規范的牢籠,所以也凸顯出金融意志與壟斷的格局。
目前非法集資在處理對象方面仍然比較模糊,概念定義沒有形成穩定統一的解釋,極易導致司法機關不同的材料認定。2017年處置非法集資條例,進一步的對國際聯席會議和地方政府對非法集資的處置辦法進行制度框架的制定,明確維護社會穩定的原則,使得查案的處理過于嚴厲,其中在這些條例中表明政府不會再為非法集資參與人進行損失的完全兜底,要求他們自己承擔參與非法集資所受到的損失,這個態度是非常強硬的,也體現出了政府考慮的方向以受害人為主,這種方式的出現,其實際意義大于操作意義,對于目前仍然依賴政府作為擔保人的社會公眾,有一定的刺激性影響。
非法集資中的追繳和責令退賠制度,刑法和刑事訴訟法中都缺少執行相關和相應程序,在理論上就存在分歧,追繳在刑法的64條中說的是將追繳回來的與犯罪分子有關的財物進行強制無償的回收,屬于國家所有。所以追繳是一種實體法上的司法性處分。因此它的處理就與刑事訴訟相關法有矛盾,刑事訴訟相關法則認為追繳是對犯罪財務的處置規定,是類似保全措施的,并不是實體的處分,追繳不應該等于沒收。但是由于非法集資中涉及的罪名非常多,不同的環境對于司法機關制定的罪名都有不同的理解分歧,并且不同地方也會對非法集資的情況實施保護,所以財務案件沖突后,對于其處置和移挪是否屬于非法集資案件也有待商榷,其損失和退賠工作仍然不完善,不統一。
目前非法集資的各類犯罪的法律規定還不完善,造成很多問題在實際操作中都有漏洞現象,例如:民間借貸就是非法集資的一種體現,其規范和法律缺位或不健全都是因為民間借貸的認識不統一,不準確,造成在監督和服務方面不到位,使得民間階段在社會發展中存在混亂。非法集資案件也是因為法律的不健全,越來越多的案件容易在處理上存在爭議,直接影響案件的偵辦和犯罪嫌疑人的查處,因此就要加大對非法集資犯罪的法律進行概念的統一,從而來明確犯罪的處置,加強對此類經濟犯罪活動的防控與打擊。
非法集資一般都是一些合法注冊的公司打著地方經濟發展的旗號來宣傳一些虛假信息騙民眾向其投資,所以政府和相關媒體也要積極的做好多樣化,生動化的教育宣傳工作使非法集資能夠走進更多百姓的心中,動員全社會去防范與打擊非法集資犯罪,從而使非法集資犯罪無法在社會中有效實施,因此就可以通過各種媒體對非法集資的犯罪情況進行廣泛的宣傳,政府也可以通過開發布會,公布非法集資舉報電話等形式,提高公眾的警惕性,并通過公益廣告的形式描述非法集資的特征與危害性,使百姓避免受其困擾。
人民銀行是我國非法集資監管的主要部門,在監督管理方面就應該加強對細節的制定,不僅要抓住銀行經營活動,還要查處非法集資行為是否存在于銀行的正常經營中。并且要對其他金融機構進行細致監管,例如:銀行的其他分支性結構,日常的工作細節以及保險機構中所存在的付息業務等。從而輕將其清除在萌芽中。
總之,非法集資犯罪目前在處理過程中還存在很多難題。他不能只單一的靠形式手段來處理,還需要向多元化的法制思維和社會合力靠攏。需要正確的對風險進行評估,引導市場投資者的風險意識,并且通過各種媒體來宣傳非法集資的問題和嚴重性,從而引導民間集資走向正式化和合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