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燦燦
中共靈寶市委黨校,河南 靈寶 472500
翻身不忘毛主席,致富不忘鄧小平,脫貧不忘習主席。樸素而又充滿深情的一段話卻揭示了一個道理:什么時候也不能忘記共產黨的恩情!70年的崢嶸歲月,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群眾創造出一系列的中國奇跡: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第一大外貿進出口國、世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世界減貧貢獻最大的國家……中國已經從新中國成立時的一窮二白、遭遇封鎖的落后國家轉變為綜合國力強盛、國際地位顯著提升的國家,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這是我們每一個人,尤其是每一個黨員都應該深刻思考的問題。我從以下三個方面淺略分析。
思想引領行動,理論指導實踐,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面對不同的時代問卷,共產黨人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不斷推動理論創新。
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際相結合而產生的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實現了民族獨立與解放,中華民族才迎來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正如鄧小平同志所言:“沒有毛主席,至少我們中國人民還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的時間。”毛澤東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的驕傲、也是中國人民的驕傲、更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鄧小平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開創之作。它創造性的闡釋了“什么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歷史課題,指導了改革開放這個偉大實踐。如果沒有思想上的大解放,沒有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創新,改革開放也就無從談起,中國也不會有今天的良好局面。鄧小平無愧于“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這一光榮稱號。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預示著我們要面對新的挑戰,要應對新的問題。而這一切都需要新的思想和理論來指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應運而生,成為指引黨和國家砥礪前行的重要法寶!
可以說,從毛澤東思想到鄧小平理論再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思想和理論的光芒始終指引我們的國家和民族砥礪前行!正如鄧小平曾告誡全黨:“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1]在新的長征路上,我們必須始終堅持思想建黨,理論強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注入強勁思想動力!
人民立場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立場。中國共產黨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70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踐行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一理念,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首先,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們奮斗的源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2]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70年來,我們緊緊圍繞人民群眾的這些期盼不斷改革,不斷發展,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教育普及水平大幅提高,國民整體素質提升;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7.5%;全國就業人員達7.76億人,社會保障制度日趨完善;7億多人脫貧,創造人類減貧史奇跡;人均預期壽命超76.7歲,深化醫改成效顯著……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激勵我們不斷取得輝煌成就的根本動力。進入新時代,面對新矛盾,應對新問題,我們更要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的工作導向,工作干的好不好,群眾說了算。要把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放在最高位置,通過全面深化改革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尤其要堅定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和決心,敢于向頑瘴痼疾開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籬,努力讓改革開放成果更多的惠及每一個人,實現公平正義,實現共同富裕,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其次,人民群眾是黨和國家取得巨大成就的生力軍。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的人民。[3]這是對人民群眾地位的充分肯定,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尊重人民群眾的歷史貢獻,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才有走向輝煌的時刻。
人,是推動經濟發展的主體。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也是創新活動中最為活躍、最為積極的因素。70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最大的成就就是激發了人們的原創性、激發了作為自由人的創造力和流動性,創造了我們在全球配置資源的能力。可以說,70年來的偉大成就就是人民群眾用勤勞的雙手、智慧的頭腦奮斗出來的,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未來我們要更加注重發揮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主動性,不斷為實現各項領域新突破提供有效保障!
抗戰中期,面對大批美國新聞記者描述延安共產黨人的風清氣正,廉潔自律,宋美齡只說了這樣一句話:“我承認,也許你們說的都是真的,但是,那只不過是因為他們還沒有嘗到真正權力的滋味。”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掌握了真正的權力。面對實實在在的權力,我們如何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破解權力的魔咒,答案只有一個:勇于自我革命。從毛主席處理劉青山、張子善時的“是要他們倆,還是要中國?”到習主席“得罪千百人,不負十三億”,我們的黨以壯士斷腕的勇氣不斷自我凈化,自我提高。尤其是十八大以來,從以下三個方面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
(一)一系列主題教育不斷增強黨性意識。“群眾路線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旨在解決黨內突出存在的四風問題,切實提高黨員領導干部的群眾觀念;“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旨在提高縣處級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的黨性意識;“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從“關鍵少數”延伸到全體黨員,旨在提高全體黨員的黨性修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這個重要節點開展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
(二)一系列舉措嚴懲貪污腐敗。黨中央以“零容忍”的態度強力反腐,“打虎”、“獵狐”、“拍蠅”一系列專項行動強力出擊,突破了“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民的”傳統封建思維,真正實現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效的遏制了反腐敗勢頭,取得了反腐敗斗爭的壓倒性勝利。
(三)一系列制度規范約束權力,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從2012年12月,“八項規定”的出臺開始,中央陸續出臺一系列制度,如《關于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嚴肅整治“會所中的歪風”的通知》、《關于嚴禁超職數配備干部的通知》、《中共中央組織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領導干部出國(境)管理監督工作的通知》、《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通過制度嚴格規范約束黨員領導干部的各項行為,通過制度的完善不斷實現依法治黨,依法治國,實現對權力的有效制約和監督。
習近平總書記說:“勇于自我革命,從嚴管黨治黨,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也是我們黨最大的優勢。”中國共產黨除了人民的利益,沒有其他的利益,所以這個黨能夠以刀刃向內的勇氣不斷自我革命,也正是這種精神讓中國共產黨以前所未有的新姿態呈現在世人面前。
中國,這個古老的名字,注定要與中國共產黨這個光輝的名字緊密相連。我們每一個人也注定要在這個偉大政黨的帶領下,手持三把密碼鑰匙,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砥礪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