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鸚姿 姚 堯 孫夢瑤
(懷化學院美術與設計藝術學院 湖南 懷化 418000)
傳統的花瑤挑花以家庭為單位在母女之間傳承,它的紋樣記錄了瑤山中美麗的生靈,生活風俗與祖先的歷史。探求花瑤挑花紋樣的數字化與創新再設計,研究花瑤挑花紋樣的創新應用方法,是一個具有挑戰性和現實意義的課題。
數字化將圖片看成各個“對象”的組合,并使用曲線來記錄對象的輪廓,用某種顏色的模式描述對象內部的(如用梯度描述漸變色)。數字化技術的發展對紋樣的設計與實際應用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極大地帶動了新的設計方式產生。數字化平面設計軟件以Photoshop、Illustrator、Coreldraw等幾大設計軟件為主。使用數字化設計軟件對花瑤紋樣進行復刻和完善不僅可以保證圖案的精確度及方便性,同時還大大地縮短了設計周期,可以讓圖案效果更完美、更直觀,提高視覺觀賞性。
數字化的永恒性:傳統的挑花紋樣都是呈現在有機物質的基礎上,經過數據化的處理,儲存在網絡里,這些紋樣的信息便能永恒的保存,后世代的人類都能完整地感受傳統民族藝術之美。
數字化的靈活性:數字化處理后的紋樣能夠對圖像的每個部分進行調整更改,對整體進行重組設計,對創新設計有著極大的幫助。
數字化的精準性:傳統的繪畫紋樣記錄方法經常會造成誤差,數字化處理能夠對原紋樣精準無誤的表達,但也考驗著處理著的技術水平。
數字化的觀賞性:傳統紋樣往往都被保存在織物書畫上,隨著時間的流逝,紋樣的邊緣往往會模糊,色彩信息會漸漸丟失,而數字化的處理能夠還原紋樣最初的面貌,提升紋樣的觀賞性。

圖1 提取單獨紋樣重新組合并大膽配色 筆者原創設計

圖2 單獨紋樣重新排列 筆者原創設計
我們通過觀察花瑤挑花的紋樣,得出花瑤女性在繡制紋樣時所用的傳統紋樣設計方法:一幅筒裙上花瑤挑花紋樣基本都為上下多段式構圖,每一段由不同的二方連續圖案組成,二方連續的連續單元由一個絕對對稱圖案組成,每個稱單元由一個中心圖案和多干填充圖案所組成。這樣繁復的紋樣設計方法體現了瑤族祖先的巧妙構思。在進行創新設計時我們除了繼承傳統的設計方法外,還可以運用更多的創新再設計方法。但在圖案創新過程中需注意遵循形式美的原則,在保留原民族文化精髓的基礎上,設計出符合現代審美和時代意義的創意紋樣。
紋樣是形狀與色彩的集合,對它的再設計就是對其形狀與色彩的改變?;ì幪艋ㄊ且粋€個單獨紋樣的組合,我們可以對其單獨紋樣夸張變形,然后改變其組合方式。前段介紹了傳統花瑤挑花紋樣的組合方式:多段式、二方連續與絕對對稱,每一個對稱單元是由一個中心與若干填充圖案所組成。我們既可以對其中的單獨紋樣進行夸張、變形,也可以對其中單獨紋樣的組合形式進行重組改變,由此我們提出了以下能夠廣泛適用的再設計方法:提取——變形——重構——配色。
如圖1所示的創新設計圖案提取了花瑤挑花中頗具特色的老虎形象進行圖案設計,在保留傳統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迎合了當下年輕人的審美。老虎周圍選用具有代表性的太陽紋與南瓜紋樣,并從挑花圖案中提取出一些裝飾元素用來豐盈畫面,與生氣勃勃的老虎相得益彰。此款紋樣在繼承傳統的中心紋樣和填充紋樣組成形式上增加了點狀圖案的分布,對于配色進行了巧妙地構思。
民族文化的傳承不僅是需要大量的宣傳與美好理念的推廣,還需要在設計中找到傳統與現代文化之間能夠產生碰撞的契合點,并且使其能夠更加適合當代人的審美眼光與生活習慣。設計出來的紋樣需要貼合市場的需求,將帶有特殊文化特征的數字化紋樣通過產品化轉化成可以消費及流通的商品,商品傳遞文化的同時還滿足了實用性功能性的原則。本次創新應用研究以筆者原創文創產品的設計生產為例,探討了花瑤挑花在文創產品中能夠成功創新應用的方法[1]。
1.根據產品所需表達選擇與設計合適紋樣
如圖6,此款圍巾產品的消費者定位為中老年人群,因此我們以花瑤挑花筒裙中的象紋作為紋樣原型進行矢量繪制。挑花紋樣中的大象細節充盈、變化豐富,具有很好的裝飾效果。而“象”這一形象因為諧音,在漢語中也常做“吉祥”的符號,將象紋織入圍巾也寓意著吉祥常伴。
2.紋樣與產品色彩和諧

圖3 花瑤挑花紋樣數字化后在服裝上應用

圖4 醒獅書包系列

圖5 手機掛帶產品

圖6 圍巾系列產品
圖4的醒獅書包系列選取了橘紅、米白與黑,凸顯出活潑的獅子圖案,在橘紅、米白的拉鏈與掛帶上運用了第三款的黑色,而在黑色款的拉鏈與掛帶上運用了橘紅色,色彩互相呼應更增系列感,彌補了書包上方空白的部分,使整體更顯青春活力。圖3右邊的《花瑤情》秋冬成衣系列的服裝色彩為灰黑色調,所以在紋樣的色彩上選用了飽和度與明度都較低的暗紫,伴以少量暗紅和黑色?;疑{面料與紫色調紋樣的高級搭配讓服裝盡顯神秘、高貴與莊重[2]。
3.紋樣在產品上的放置適度
圖5的一系列手機掛帶產品所示的三款圖案提取了花瑤挑花中的植物與飛鳥單獨紋樣,并對其進行了疏密有致的排列,讓其適應掛袋長條式的款式。紋樣設計體現湖南瑤族同胞對棲息其中的自然造物細致入微的觀察與富有創想的再現。
目前市場上的文創產品工藝主要以、絲網印花、直噴數碼印花、熱轉印、機繡和手工制作等為主。手工、直噴印花等工藝適合高端量小的產品,而絲網印花、熱轉印工藝則適合生產中低端大批量的產品。不同的工藝能夠呈現不同的產品效果,制作時間與成本也各不相同。總之,只有選擇了正確的生產工藝,才能生產出符合理想的產品,所以在選擇制作工藝方面也同樣是應用中的重要部分。
圖3左邊的《印上花瑤》創意服裝系列為比賽所設計的一系列創意服裝。這一類的服裝并不需要考慮到市場的消費水平,為了服裝最終完美的表現效果,選用了最傳統的花瑤挑花制作技藝,花瑤挑花素雅與質樸的色彩與工藝同熱烈夸張的色彩與服裝廓形,共同營造了一個個極具時尚創意的服裝造型。圖3右邊為《花瑤情》秋冬成衣系列,考慮到客戶為中高端消費水平,所以在服裝的選材上以高級羊毛和純棉為主。在實現紋樣效果的工藝上選擇了針織工藝,此工藝能夠較好表現挑花中的幾何紋樣[3]。
圖4的書包系列考慮到的消費人群以學生為主,在此件產品的生產上我們選擇了熱轉印工藝來實現其紋樣。一臺熱轉印機一天內能生產出上萬件的產品,且相對于直噴數碼印花,熱轉印只是覆蓋于產品的表面,且有一定的厚度立體感。在增加產品的層次和色彩的表現上都比直噴數碼印花更勝一籌,更能獲得學生這一類消費人群的喜愛[4]。圖5的相機掛帶系列考慮到產品需要良好的耐磨與耐用性我們選取了尼龍布料,在呈現紋樣效果的工藝上我們采用了直噴數碼印花工藝來增加紋樣的耐用性[5]。
花瑤挑花以家庭傳承為單位,全靠口傳心授來代代相傳。花瑤挑花作品里的方寸之間,盡顯先輩的聰明智慧與對美的崇高追求,也使我們深感民族文化傳承與保護的歷史重任[6]。
隨著社會變革與生活環境的改變,傳統的服飾不斷被外界同化,技藝傳承出現斷層,同時傳統挑花材料匱乏,制作面臨困境,花瑤挑花工藝日漸式微。數字化與產品化應用,有利于保護花瑤挑花藝術,提升區域與民族文化軟實力,讓傳統藝術成為現代文化源源不斷的創新源泉[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