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一帶一路”框架下中國自拉美國家進口戰略研究

2019-12-13 08:15:02任保顯
中國軟科學 2019年11期
關鍵詞:一帶一路國家

任保顯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6)

一、引言

目前,巴拿馬、阿根廷等6個國家正積極參與到“一帶一路”建設中來,巴西、委內瑞拉等7個拉美國家已正式加入亞洲基本設施投資銀行,中國也正在積極參與“兩洋鐵路”的設計和修建,拉美已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自然延伸”。“一帶一路”建設倡導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五通”創新合作模式,“貿易暢通”構成了拉美國家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中拉高層互訪頻繁,中國于2008年和2016年兩次發布《中國對拉美和加勒比政策文件》,用以規范中拉關系的發展。

與此同時,中國與拉美雙邊貿易額穩步增加。然而,中拉貿易整體平衡下的事實是國別貿易的極度不平衡。通過對1982—2017年中國與拉美33個主權國家國別貿易總額和差額的分析,共有27個拉美國家在對華貿易中處于逆差狀態,其中20個國家的貿易失衡度達到60%以上,13個國家達到85%以上。中國向拉美出口的產品以工業制成品為主,如電機和電氣設備、機器和機械器具等;而中國自拉美進口多為資源類產品,如銅、鐵礦石、原油等。而且,向中國出口較多的國家主要是委內瑞拉、智利等與中國政治關系較好的國家,而拉美9個未與中國建交的國家均很少對中國出口。中國對拉貿易實質上處于“整體平衡,國別失衡”、“出口容易,進口較難”的狀態。

綜上所述,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能否通過“政策溝通”達到“貿易暢通”,通過中拉政治關系的良性發展實現中國自拉美進口的不斷增加呢?本文利用中國與拉美33國1982—2017年的面板數據,基于拉美各國開放度水平考察政治關系能否驅動并優化中國自拉美國家的進口,進而為中國對拉美貿易政策的制定提供決策參考。

二、理論基礎和文獻回顧

(一)理論機理和研究假說

良好的政治關系對雙邊貿易的影響有其內在的理論機理。首先,降低貿易成本。高層互訪等良好政治關系信號的釋放,可以增強政治互信,促進文化交流,加快信息流通,降低因政策、文化、匯率、信息等產生的無形交易成本。其次,減少企業外部風險。雙方政治關系融洽,往往會降低制度性風險,增加貿易的穩定性。再次,增加政府采購,固化互惠貿易政策。良好的政治關系可以增加政府購買,或者通過政府援助等提高貿易伙伴的產品供給能力。最后,有效提高投資水平,帶動雙邊貿易。高層訪問不但可以直接生成貿易訂單,還會達成一系列投資協議,間接增進雙邊貿易。此外,稀有礦產、石油等特殊商品的貿易,因涉及國家安全對政治關系反應敏感。由此提出假設1:中國與拉美各國的雙邊政治關系有利于中國自拉美國家的進口。

一國開放度是涵蓋其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等多維層面的全面開放狀況,既是其參與國際分工的體現,也是影響其對外貿易發展的重要因素。經濟層面,高開放度國家往往具有外向型的市場,營商環境較好,信息更為透明,法律法規健全,對外經濟交流頻繁,更利于吸引外資,從而促進對外貿易的發展。政治層面,高開放度國家領導人往往在國際舞臺上更為活躍,與其它國家政治和經濟關系更為密切,更容易參與全球和區域貿易組織,從而帶動對外貿易的增長。文化和社會層面,高開放度國家往往具有更多的對外文化交流活動,民眾對開放具有正確的認知,更易于輸出和接受外來文化和商品。由此,提出假設2:拉美國家的對外開放程度可以正向促進中國自拉美國家的進口;假設3:政治關系對中國自較高開放度的拉美國家的進口的促進效果更為明顯。

(二)文獻綜述

多數學者研究發現良好的政治關系可以促進雙邊貿易的增長[1-2],從是否結盟、使館數量、高層互訪等角度測量的政治關系都與貿易成正相關關系。邸玉娜等(2018)認為政治距離是影響中國對“一帶一路”國家投資的重要因素[3]。吳先華等(2018)研究發現,中日釣魚島政治爭端事件顯著減少了中日貿易額,并對中國經濟造成系統性影響[4]。在能源類產品貿易方面,Kashcheeva等(2015)提出石油等能源產品的貿易對政治關系變化反應最為敏感[5]。劉宏曼等(2018)研究發現政治關系顯著影響中國能源進口的持續期[6]。而程中海等(2017)研究發現OFDI與中國自歐亞地區的能源進口呈負相關關系[7]。關于開放度與經貿的關系,中國與高開放度國家更易于開展貿易,陳浩等(2019)研究發現,歐洲國家的開放度與中國對歐投資呈正相關關系[8]。

拉美國家參與“一帶一路”具有理論和現實基礎。江時學(2018)認為拉美國家參與“一帶一路”是可行的,‘一帶一路’倡議已涵蓋拉美[9],且已經“深入拉美腹地”,“一帶一路”的成功所形成的“連鎖效應”已經在拉美產生影響[10]。在中拉經貿關系方面,多數研究發現中國與拉美貿易存在互補關系,拉美對中國的出口雖然存在出口單一化的問題,但顯著促進了拉美經濟增長,拉美國家如果做好中拉合作的長期規劃將繼續實現雙贏[11]。畢晶(2015)指出,政治互信是中拉貿易快速增長的重要原因,頻繁的中拉高層互訪標志著中拉貿易進入新的戰略機遇期[12]。王效云(2018)研究發現中拉貿易成本不斷下降,地理位置、制度差距以及區域組織等是影響貿易成本高低的重要因素[13]。

當前研究集中于中國對少數拉美國家的出口,缺少中國自拉美進口及其影響因素的文獻。實際上,一些拉美國家對中國出口額較小有著深層的政治原因,因此有必要從“一帶一路”倡議的視角研究開放度和政治關系對中國自拉美進口的影響。

三、研究設計

(一)拉美國家開放度測度

由于初級產品出口在拉美對外貿易中占有較高比重,貿易依存度不能準確測度拉美國家的真實開放水平,而拉美各國的開放情況又是研究中國自拉美進口的重要指標之一。在測度開放度的眾多方法中,以Low(1998)建立的涉及一國GDP、人口、人均GDP的模型使用最為廣泛[14],本文沿用該模型并借鑒許統生(2007)[15]的處理方法,將模型設定為:

ln(TIit)=γ0+γ1ln(GDPit)+γ2ln(popit)+γ3ln(GDPit/popit)2+εit

(1)

其中,TIit是i國在t年的貿易總額與GDP的比值;GDPit是i國在t年的GDP;popit是i國在t年的人口數量,GDPit/popit是i國在t年的人均GDP。對各個變量取自然對數以減少異方差。

本文選擇拉美33個主權國家為研究對象,根據數據可得性選擇時間為1982—2017年。基于考查期內拉美經濟波動較大,拉美一些較小國家與中國貿易量較少且具有偶然性特征,同時考慮到高層互訪、建立外交關系具有前期宣傳及后繼影響,本文對所有變量均進行三年移動平均。數據均來自于世界銀行WDI數據庫,GDP和人均GDP數據是以2010年為基期的美元不變價格,個別缺失數據根據其相近五年平均增長率進行估計。

首先對(1)式進行混合最小二乘法回歸,各個系數都在1%顯著性水平下顯著,R2等于0.88。構建以下公式:

(2)

使用公式(1)的回歸所生成的殘差,借助公式(2)可以得到在給定GDP和人均GDP的情況下,一個經濟體“潛在的”開放水平。最后,我們通過對比實際TI指數與“潛在的”TI指數,得到拉美33國的開放度水平。構造方程如下:

(3)

由公式(3)計算出的貿易開放度指數表明拉美33國與擁有同樣GDP、人口、人均GDP的國家所具有的“正常開放度”的偏離。如果指數大于1,則該國高于正常開放水平,小于1,則該國低于正常開放水平,等于1則該國達到了“潛在的”正常開放水平。拉美主要國家在1982—2017年的平均指數值見表1所示。

(二)模型設計、變量和數據

1.模型設立。參考蔣冠宏(2015)[16]、邸玉娜(2018)[3]的指標選取方法,在引力模型基本框架下,并結合中國自拉美國家進口的產品特征引入新的變量,對模型擴展如下:

lnIMijt=αij+β1ln(Yit/Pit)+β2lnYjt+β3Growthit+β4ln(Yjt/Pjt)+β5lnDisijt+β6Relijt+β7Openjt+β8Resjt+εijt

(4)

表1 1982—2017年拉美主要國家開放度和貿易依存度平均指數

其中,被解釋變量IMijt為t期i對j的進口額,αij為常數項,β1,β2...β8為待估參數,εijt為隨機擾動項。Yit/Pit表示t期進口國i的人均GDP,Yjt表示t期各出口國j的GDP,Growthit表示t期進口國i的GDP增長率,Yjt/Pjt表示t期各出口國j的人均GDP,Disijt表示t期i和j之間的經濟距離。Relijt表示t期i和j之間的政治關系,Openjt表示t期出口國j的開放度水平,Resjt表示t期出口國j的資源豐裕程度。同時,對其中方差較大數據取自然對數以減少異方差。

2.變量與數據。被解釋變量lnIMijt。中國自拉美各國的進口額,數據來源于各年《中國統計年鑒》,缺失數據使用《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年鑒》和《中國海關統計年鑒(上卷)》進行補充。為解決貿易量為零的問題,本文首先對進口額加1,并利用進口商品價格指數以2010年為基期進行平減后再取對數。

核心解釋變量Relijt。此處以兩國是否建交和高層互訪為代理變量,借鑒Nitsch(2007)[1],張建紅等(2012)[17]的做法對該變量進行賦值。當年中國與該國處于正式建交狀態,取值1,沒有建交,取值0。當年中國國家主席或總理出訪該國,每人次取值3;其它國家級領導出訪該國,每人次取值2;部長級官員出訪該國,每人次取值1;以下幾種情形做“降級”處理,分別在原分值基礎上減掉1分:兩國元首在第三國會面,僅出席會議或開幕式等活動,路過過境,非正式訪問等;其它重要民間組織訪問,每次取值1。拉美各國各級別領導對中國的出訪賦值方法同上。建交與高層互訪得分之和為該國該年度總體得分,數據根據外交部網站信息整理統計。

進口國的經濟發展水平ln(Yit/Pit)和市場潛力Growthit以及出口國的經濟規模ln(Yit)和經濟發展水平ln(Yji/Pjt)。經濟規模和市場潛力越大、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的國家間會更多地開展國際貿易。數據來源于WDI,數額單位用2010年美元不變價格。

距離lnDisijt。本文以CEPII的Gravity數據庫中利用貿易雙方主要城市的人口分布狀況進行加權后得出的地理距離為基礎進行調整。原因如下:其一,距離成本是隨時間變化的;其二,使用固定效應估計時地理距離不被識別;其三,本文截面國家全部集中于拉美地區,無明顯距離變化;其四,拉美國家間經濟發展水平差距較大,且經濟規模較大的國家多位于離中國較遠的南美洲地區。本文借鑒蔣冠宏等(2012)[18]、Kimura等(2006)[19]的處理方法,首先使用地理距離乘以國際油價,使距離在年份上可變,然后用貿易雙方人均GDP之差的絕對值進行加權。國際油價數據來源于美國能源信息署。

開放度Openjt。開放度高的國家更依賴國際市場,更易于與中國發生貿易;此處取上一節計算的開放度數值。拉美各國資源稟賦Resijt。資源豐富的國家更傾向于對中國進行出口;此處使用拉美各國燃料、礦產品和金屬出口總和占GDP的比重來衡量;數據來源于WDI。所有數據選取的樣本區間為1982—2017年,截面數據選擇拉美33個主權國家。

四、政治關系影響中國自拉美進口的實證分析

模型的多重共線性檢驗結果顯示,所有解釋變量相關系數絕對值最大為0.53;方差膨脹因子(VIF)最大值為2.59,遠小于10;說明模型不存在嚴重的多重共線性問題。

(一)全樣本分析

本文首先構建固定效應模型對方程(4)進行回歸,在對變量逐個添加過程中,核心解釋變量政治關系Rel系數始終為正且保持顯著,具有較強的穩定性,說明中國與拉美各國的政治關系顯著地促進了中國自拉美各國的進口,回歸系數介于0.068-0.079之間,具有顯著的經濟意義,如表2第(1)-(2)列所示兩個模型回歸結果。考慮到面板數據時間區間較長,進行沃爾德檢驗和Breusch-Pagan LM檢驗發現樣本數據存在組間異方差、一階組內自相關和組間同期相關。因此,此處分別利用面板校正標準誤差(PCSE)和全面可行廣義最小二乘法(FGLS)再次進行估計,前者結果較為穩健而后者估計更有效率。(1)-(6)列的回歸結果顯示,三種估計方法下,rel和open變量都至少在10%臨界水平下顯著,說明中國與拉美政治關系可以有效地推動中國自拉美各國的進口,并且拉美各國的開放度與中國自拉美各國的進口額之間也呈現正相關關系,由此假設1和假設2得到證實。

根據比較優勢和要素稟賦貿易理論,中拉貿易完全可以按產業間貿易為主,產業內貿易為輔的模式順利開展,但由于第三方市場的存在和貿易產品的特殊性,一些拉美國家限制其對中國的出口。因此,增加對拉美戰略資源的進口必須堅持政治先行的戰略部署。

表2 基于不同回歸方法的全樣本回歸結果

注:括號里為p值,***、**、*分別表示1%、5%、10%的顯著性水平,下表相同。

表2顯示,中國人均GDP、GDP增長率和拉美各國GDP的系數為正且均十分顯著,與引力模型預期符號相同,說明中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市場潛力的擴大和拉美經濟規模的增加都有利于拉美對中國的出口。中國高經濟發展水平和巨大的市場潛力為中國購買拉美資源類產品和特色產品提供了可能,拉美經濟增長也有利于其礦產、原油開采能力的提高,從而擴大對中國的出口。拉美人均GDP的系數為負且比較顯著,說明拉美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不利于中國自拉美的進口。20世紀80—90年代,拉美經濟發展緩慢,投資較少,主要靠消費拉動。進入21世紀,拉美各國實行包容性增長的社會政策,著力于提高社會福利水平,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其國內消費,對投資形成抑制,從而導致其出口能力的下降。

資源變量系數為負且均比較顯著,與預期結果相反,說明拉美資源豐富的國家反而更少地向中國進行出口,資源被出口到其它國家,說明拉美資源豐富的國家更容易受到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控制。進一步證明了通過政治關系促進中國自拉美進口的必要性。

(二)分組估計

為了深入地剖析不同拉美國家之間的異質性,對拉美各國進行分組并重新進行估計。

1.基于貿易差額進行分組。鑒于多數拉美國家對中國在貿易上“只進不出”進而導致中國與拉美國家國別貿易嚴重失衡的事實,有必要根據雙邊貿易差額對拉美國家進行分組估計。利用中國與拉美33個國家1982—2017年的出口總額、進口總額和差額的計算結果,將33個國家分為順差國家組和逆差國家組,其中,逆差組國家僅包括阿根廷、巴西、委內瑞拉、秘魯、智利和哥斯達黎加6個國家,中國對其余27個國家均實現了順差,列入順差國家組。順差組的回歸結果顯示,核心解釋變量Rel在第(1)和(2)列的回歸中系數均為正值,數值略大于全樣本回歸結果,系數均具有5%的顯著性水平。說明1982—2017年中國自上述27國的進口,很大程度上是政治關系推動的結果。相反,逆差組的回歸結果均不顯著,說明政治關系并不能帶動中國自逆差組6個國家的進口(見表3)。

2.基于開放度分組。為了考查政治關系在不同開放度水平國家間的不同作用,此處基于拉美國家的開放度水平進行分組。先將1982—2017年拉美各國的開放度水平進行平均,然后利用其均值的中位數將33個國家分為兩組,大于和等于中位數的國家列為高開放度國家組,小于中位數的國家列為低開放度國家組。結果顯示,高開放度國家組核心解釋變量rel在1%臨界水平下顯著,說明政治關系可以有效地促進中國自高開放度水平國家的進口。而在低開放度國家,變量rel回歸系數為負且顯著,說明政治關系的加強減少了中國自這些國家的進口(見表3)。由此驗證了假設3。

表3 分組估計結果

(三)內生性討論和穩健性檢驗

1.內生性討論。雖然面板數據可以解決因遺漏變量而導致的內生性問題,但雙邊貿易對政治關系也存在促進作用,比如,高層互訪可能是基于雙方貿易而采取的政治行為,因此,二者之間可能存在互為因果的內生性問題,政治關系并不是一個嚴格的外生變量。本節利用面板工具變量法,借助于二階最小二乘法(2SLS)和廣義矩估計(GMM)對模型重新進行估計,采用內生解釋變量rel的一階滯后(L.rel)為工具變量,很明顯,L.rel既滿足與政治關系rel相關,又不會影響已經發生的貿易量,即與被解釋變量的擾動項不相關的外生性特征。如表4第(1)-(2)列所示,2SLS估計結果與全樣本回歸結果基本相同,滯后一期的政治關系在1%臨界水平下顯著,只是系數略微偏大。第(3)-(4)列利用GMM估計的系數與全樣本回歸結果大體相同,在10%的臨界水平下顯著。開放度open在每次估計中均具有1%的顯著性水平。因此,內生性檢驗結果表明基于不同估計方法的結果是可靠的。

2.穩健性檢驗。為進一步檢驗上述結論的穩定性,此處分兩步對模型進行穩健性檢驗。首先,變換估計方法。早些年份一些拉美國家與中國貿易往來較少,出現零貿易值問題,可能導致對進口貿易額取對數后再進行OLS回歸出現估計偏差問題。采用泊松偽最大似然(PPML)估計法是國內外學者解決此問題常用的方法[20-21],此處利用PPML估計法對模型重新進行估計。其次,變換核心解釋變量賦值方法。此處依次使用高層互訪vis和是否建交dip對核心解釋變量進行替換,并利用PPML估計法分別對模型進行估計以檢驗其穩健性。如表4第(5)-(7)列所示,使用PPML估計方法所得出的估計結果與上述估計結果基本一致,核心解釋變量系數始終為正且至少在5%顯著水平下顯著,PPML估計的各變量系數要低于固定效應模型的估計結果,這與郝景芳等(2012)[22]的研究結論一致。說明在考慮了零貿易值問題之后,中國與拉美國家的政治關系、高層互訪和是否建交均可以顯著地促進中國自拉美的進口,本文的核心結論是穩健的。

表4 內生性檢驗和穩健性檢驗結果

注:模型1和3中僅包括引力模型基本變量,其它模型中包括所有解釋變量。

五、結論與建議

本文利用1982-2017年數據,通過構建貿易引力模型實證分析了在不同開放度水平下政治關系是否有助于促進中國自拉美33國的進口。結論表明,以高層互訪和是否建交為代理變量的雙邊政治關系和拉美各國的開放度水平均可以顯著促進中國自拉美各國的進口;雙邊政治關系對中國自拉美國家的進口在“高開放度國”和“順差國”表現更為顯著;借助于2SLS、GMM和PPML回歸方法,并分別采用高層互訪和是否建交來度量的雙邊政治關系對于中國自拉美進口的促進作用依然穩健存在。上述結論具有重要的政策啟示作用。

第一,建立中拉高層互訪機制,增強政治互信。充分發揮高層交往的政治引領作用,保持雙邊領導人互訪和在多邊國際場合的高層接觸,完善中拉政府間對話與磋商機制,發揮雙方高層協調與合作委員會、經貿混委會、政治磋商等機制的作用,保持雙邊立法機關、政黨及地方政府的密切交往,確保高層互訪成果的實現和落實。不斷釋放中拉貿易“共商、共建、共享”和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共贏理念,進而增進中拉友好關系,增加政治互信,打造中拉命運共同體。高層出訪不僅可以釋放兩國政治關系加深的信號,還可以為賓主雙方政界、企業界人士提供重要的政策和經貿信息,有利于通過“政策溝通”,達到“貿易暢通”。

第二,制定國別貿易政策,突出進口的重要戰略地位。基于拉美對華出口商品的特點,應摒棄出口重于進口的傳統觀念。在堅持互惠互利的原則下,深化同拉美貿易投資促進機構和商會協會的合作,推動中拉企業界交流,實現合作共贏。探討建立長期穩定的中拉雙邊貿易機制,促進中拉雙邊貿易健康平衡發展。對于“順差國”和“逆差國”以及具有不同開放度水平的國家,政治關系對于中國自拉美國家進口具有不同的促進作用,應制訂不同的貿易政策,突出企業的貿易主體作用,堅持以能源、礦產等自然資源進口為重心,附帶擴大對拉美非資源類產品的進口,維持國別貿易的平衡,增加拉美各國對華貿易信心,減少貿易摩擦。

第三,推進對拉外交工作,加快貿易便利化進程。目前拉美仍然有9個國家未與中國建交,占全球未與中國建交國家總數的一半。建交意味著政治關系的重大改善,是影響中國自拉美進口的重要因素。中國應圍繞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的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目標,在開展與拉美大國外交關系升級的同時,加快與拉美小國的建交步伐。并以建交為突破口,以中國與智利、秘魯和哥斯達黎加的自由貿易區為依托,加快與哥倫比亞等國自貿協定的談判進程,充分利用各類貿易便利化安排,打破對華出口限制,有效減少貿易壁壘,降低貿易成本。

第四,開展人文交流互學互鑒。人文交流是影響拉美各國對中國開放市場的重要因素。實證分析表明開放度顯著地影響中國自拉美國家的進口。因此,要促進中拉文化高層交往,維持文化主管部門溝通機制的正常運行,開展雙邊文明對話,加強教育、科技、衛生、旅游等多形式、全方位、深層次的人文交流。鼓勵中拉“文化交流年”、雙邊高水平國際藝術節和視覺藝術展覽等活動的舉辦,增進中拉人民心靈相親相近。加強中拉之間文化產業合作,支持文化產業的市場化運作,創作更易于被拉美民眾接受的文化形式,增加文化產品的受眾面和影響力,借助“民心相通”,達到“貿易暢通”。

猜你喜歡
一帶一路國家
國家公祭日
環球時報(2022-12-14)2022-12-14 16:46:27
國家
學生天地(2020年22期)2020-06-09 03:07:52
能過兩次新年的國家
把國家“租”出去
華人時刊(2017年23期)2017-04-18 11:56:38
奧運會起源于哪個國家?
印媒:“一帶一路”可助力人民幣國際化
環球時報(2014-12-10)2014-12-10 08:51:32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9精品在线视频| 亚洲伊人天堂| 日本免费福利视频| 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性色|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国产鲁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国产三级| 日韩在线视频网站|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 欧美亚洲欧美| 免费aa毛片| 人妻一本久道久久综合久久鬼色| 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 久久网综合| 中文无码影院| 99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久久国产精品波多野结衣| 国产情精品嫩草影院88av|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aⅴ影院| 国产制服丝袜无码视频| 99热亚洲精品6码| 色网在线视频| 国产不卡在线看|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a毛片在线| 亚洲aaa视频| 97在线公开视频|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 国产色婷婷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中文AⅤ在线观看| 天堂在线亚洲| 最新国产精品第1页| 亚洲精品777| 国产视频入口|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董美香| 无码又爽又刺激的高潮视频|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 福利在线免费视频|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精品国产成人av免费| 毛片在线播放a| 麻豆AV网站免费进入| 国产主播喷水| 毛片免费试看| 午夜丁香婷婷| 99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美女操| 欧美日韩高清|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性网站在线观看| 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无码淙合青草| 国产日本视频91| 香蕉在线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七七在线播放| aaa国产一级毛片|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就| 国产91在线免费视频| 久久国语对白|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伊一|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P尤物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青青草原国产免费av观看| 91在线播放国产| 九色91在线视频| 97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亚洲免费毛片| 在线看AV天堂| 欧美激情首页| 婷婷六月色| 久久黄色视频影| 亚洲一区二区日韩欧美gif| 国产情精品嫩草影院88av| 久久综合成人| 国产爽歪歪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一区二区福利| 成人国产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