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琳娜
摘 要:隨我國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的展覽水平也在向著一個新階段邁進。紀念館是我國為社會公眾提供文化服務的重要途徑,在我國社會文化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此條件下,紀念館要想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就要不斷創新展覽模式,將現代的科學技術與紀念館的陳列展覽進行有機結合。從而有效促進紀念館展覽的多元化發展,為社會公眾提供精神愉悅。因此,文章主要對當代展覽的科技運用情況進行分析,希望可為我國的紀念館全面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當代科技;紀念館;展覽
紀念館是我國公眾進行文化熏陶的主要途徑,但其傳統的展覽方式已無法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因此,只有將其與現代的科學技術結合起來,通過各種手段塑造文化氛圍,才能保證展覽在社會公眾中發揮良好的作用。
①現代科技在紀念館的互動設計運用。當前紀念館主要將靜態科技展示運用到互動設計中。科技利用方式的不同對紀念館呈現的整體效果也不相同。紀念館在進行科技運用時先要對場館所適合的科技使用方式進行探索,找到適合場館且利用后會產生較好視覺效果的實施方案。我國目前最為常見利用科技塑造場館氣氛的方式有以下兩種:一是場景復原技術。它是我國大部分紀念館經常使用的一種科技手段。應用此技術可給人一種置身其中的感覺,提升觀看者的精神愉悅感。一些場館為使展覽更加真實,還會經常將它與其他科技手段聯合使用,以此增強展覽的整體氛圍。如某展覽館在進行一場“千秋 二七”展覽時就很好地利用了場景復原技術。此展覽主要圍繞1927年京漢鐵路出現的大罷工現象進行展開,展廳中陳列著描繪鐵路工人困難生活的浮雕,完美展現出當時工人們的真實工作寫照。在展廳中展示的浮雕一直延伸到紀念館入口。展廳的地面也經過科技改造成了靜音地板,不僅完美適應了展廳的莊重氛圍,也很好表現出當年的罷工場景,極具真實性。二是幻影成像技術。幻影成像技術經常被應用于各紀念館、主題公園等大型展覽中。其主要是將想要表達的圖片視頻展現在墻壁玻璃上,利用虛擬演示的方法將其變現出來,塑造一種舞臺感受。在進行幻影成像時可將光學技術充分利用起來,如平面鏡的反射、透射等,以此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這種展示方法可完美地將鏡面效果與舞臺模型結合起來,營造真實的場景,吸人眼球。
②現代科技在展品的設計和制作中的應用。一是現代技術與展覽的總體規劃。紀念館在利用現代科技進行項目的規劃展覽時首要對項目的整體展覽進行設計,以此來實現展覽的真實效果。在進行展覽設計時一定要請專門的設計人員進行展陳的設計規劃。如聘請專業的科技團隊將展覽的運用手段進行再次設計,塑造一種全新的展覽方式,然后再將其與展覽背景進行有機結合,設計出最真實的展覽方案[1]。在進行展覽的具體設計時,設計人員要注意將展覽的后臺操作設備進行隱藏,以免因插線較多影響大眾的觀看感受,提升整體展示效果。此外,最重要的是相鄰展區之間一定要避免相似的展覽手段,避免觀看者出現觀看枯燥的感受,從而導致資源浪費。二是將新媒體運用到紀念館的功能設計。紀念館在進行科技干預時最重要的是對紀念館的功能進行合理規劃。在現代科技手段展覽中逐漸興起了一種有效的展覽手段就是合理利用新媒體。其在具體應用中可有效代替展品發揮作用,但在利用這種技術時設計人員必須要充分考慮使用此技術產生的影響,選擇最符合利用此手段進行設計的技術。紀念館的展覽中要重點塑造的內容是展品的主題、展示文物及歷史背景等。而現代科技手段運用如此廣泛的最主要原因是其對展覽信息的整合較強。在整合中可將字、聲、圖完美結合起來,方便紀念館的工作,提高大眾的觀看感受,促進紀念館的多元化發展。利用新媒體可將展覽的歷史故事生動表達出來,實現場景的隨時切換,從而使展覽能夠靈活地轉變。
③綜上所述,隨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也逐漸增大。紀念館必須要將當代科技合理融入展覽中,從而吸引公眾眼球,幫助社會公眾享受精神愉悅。
參考文獻
[1]盛瑨.博物館展示陳列中的數字藝術應用研究[D].南京:南京藝術學院,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