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夢雪
摘 要:信息化時代,信息建設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先進的生產力,隨著企業之間競爭愈發激烈,如何快速占領市場,如何強化成本管控,如何控制經營風險,是企業家們在企業管理時始終要面對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財務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實施企業財務信息化建設,是與時俱進地將現代科技運用到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發揮信息化建設的優勢,從而實現快速獲取數據,出具分析報表,為企業決策者落地企業戰略提供依據和手段,促進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本文介紹了企業財務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及意義,并針對目前財務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探討其優化路徑,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企業 ?財務管理 ?信息化建設 ?路徑
一、企業財務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及意義
(一)財務信息化建設現狀
財務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一個信息系統,它匯集了企業所有的業務數據,將企業經營中的每一個事項和交易通過會計的規則轉化為一套標準財務報表,提供給利益相關方使用。很長一段時間,是基于紙和筆這套手工系統予以運轉,隨著計算機的普及,會計電算化帶來了財務信息化的第一次革命,不同維度數據的統計功能從手工處理轉變為系統處理。而當今的財務信息化建設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業務形態的不斷復雜,信息化建設的范圍越來越廣,與業務的銜接也越來越緊密。同時,人們的思維方式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管理者越來越意識到財務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意識到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要緊跟潮流,與時俱進,只有把握好信息時代帶來的便利條件,利用好大數據,才能更快更好的占領市場。但是在實際企業經營管理中,這仍然是一個全新的課題,因為落實程度不夠、缺乏經驗、還有受到了來自各方面因素的制約等影響,導致財務在信息化建設方面的效果差強人意,產生了一系列的問題,有待進一步優化。
(二)財務信息化建設的意義
隨著信息化社會的建設,大數據應運而生,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能夠快速高效獲取對企業有用的關鍵信息,再對獲取的資源進行整合并加以利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做好財務管理工作,也是保證企業之根本,讓企業能夠在自身發展中有效降低風險,穩步前行,如此看來,財務信息化建設在企業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因而推行這一工作勢在必行。
二、企業財務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信息孤島
現代企業或多或少都采用了信息化的手段來解決部分信息傳輸或信息管理問題,大到整個企業ERP的建設,小到一個考勤系統。對于財務而言,多年電算化的不斷普及和深入使用使大部分企業的會計核算工作已經基本實現了信息化,憑證一次錄入,各種口徑的數據統計結果自動生成輸出,大大提高了會計核算的效率。人事系統、供應鏈系統、生產系統、公文系統、差旅報銷等業務系統也陸續在企業各業務部門上線使用,強化了相關部門對業務信息的管理,從手工臺賬記錄慢慢過渡到通過軟件系統進行信息收集和分析,使業務信息變成了結構化的數據,使大數據分析成為可能。
但對于大部分企業而言,前端的業務系統都缺乏體系化的管理,每個業務部門只關注本部門信息系統的建設和使用,大量業務數據需要財務人員進行二次加工后通過手工的方式錄入到核算軟件中或直接轉化成憑證錄入系統中。一個個信息系統獨立存在運行,每個信息系統有自己單獨的管理員,有自己的數據庫,有自己的操作界面,有自己的單據標準,有自己的系統邏輯,導致財務在獲取前端業務信息時無法實現數據的自動抓取,存在一個業務數據多次重復錄入的情況,大大降低了信息的使用效率和準確程度。
(二)綜合型人才缺乏
在財務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人才往往成了瓶頸。在大部分企業,財務部門的員工多數仍然是傳統的核算人員,往往精通于會計核算,對計算機知識相對匱乏,缺乏信息化思維。在信息系統搭建過程中,往往只關注與會計核算有關的單據落地,而對系統的整體架構思考較少,缺乏系統接口預留、業務單據對接及系統可擴展性等前瞻性的考慮,導致出現重復建設、部分功能無法深入使用等問題。在建設完成后的系統運維階段,往往需要依靠第三方軟件供應商,缺乏能對系統進行基礎管理的系統管理員。流程或架構發生些許變化無法及時在系統中做相應配置,導致業務場景往往需要來適應系統的流程,而非系統流程服務于業務流程的高效,出現本末倒置的情況。
(三)主數據管理體系缺乏
各模塊信息系統的使用都會產生各種口徑的數據,組織架構、人事信息、物料檔案、產品名稱、客戶供應商資料等信息都會在不同的系統進行使用,導致每個信息系統關于這些通用信息都建立起一套自己的數據標準和結構。財務在調用相關數據進行核算處理時經常性地要進行數據口徑的轉換和審核。在數據分析時業務、財務從各自系統取數,導致經常性地業財數據口徑不一致,影響數據分析結果。
三、企業財務信息化建設的優化路徑
(一)關注業務系統,推動系統集成
經過多年會計電算化不斷普及和深入使用,大部分企業的會計核算處理已經實現了較大程度的信息化。但隨著財務職能的不斷延伸和管理會計的出現,財務信息化建設不再局限于會計核算,而是擴展為業務信息的自動獲取、財務核算的智能處理,最終完成財務信息的多樣化輸出。因此財務信息化的建設不應局限于財務軟件的上馬和財務系統的優化,而是應該以會計核算為基礎向前端業務延伸,關注業務系統的架構特點,尋求財務核算和財務管理所需業務信息的獲取。通過系統之間相互集成實現信息的自動傳輸,真正做到業財數據共享,提高業財融合的深度和廣度。
(二)引進信息化人才,打造綜合型財務團隊
所有工作的推動都需要人去思考和執行,人才的建設是每個團隊都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在信息化時代下,對于現代化財務團隊的打造也不應再僅僅圍繞財務核算人員。財務部門的招聘一以貫之往往講究專業對口,以財務、會計、審計相關專業的人員居多。但隨著財務職能的不斷延展,應考慮經營管理、投融資、計算機等專業人員的引進,通過會計核算與財務管理職能的專業化分工和部門內部融合,同時利用信息化的手段,促進會計人員向管理會計轉型,發揮會計核算與財務管理的協同作用。
(三)主數據歸口管理,打造主數據平臺
信息系統建立的目簡而言之是讓合適的人在合適的時間獲取合適的信息,它的基本功能就是信息的輸入、存儲、處理、輸出和控制。因此,對于信息系統而言,信息是貫穿始終的關鍵,那么主數據就是關鍵中的關鍵。若主數據混亂冗雜,輸入端需要花費大量的工作進行標準主數據字段的選擇,處理端需要配置不同的規則去處理主數據不規范的差異,獲取端則需要對數據進一步深加工整理才可能得到其想要的輸出成果。
隨著業務系統數量的增多,主數據管理平臺的打造和統一管理已經變得刻不容緩,通過主數據管理平臺可以實現統一錄入,多系統調用的功能,從而保證各平臺基礎數據的架構和口徑統一,不同信息系統之間的集成才成為可能。同時,主數據管理平臺除了平臺硬件、軟件的投入,還應關注主數據管理的制度建設,主數據錄入的流程、輸出的流程、防重的機制、分類的標準、歸口管理的責任主體都應一一明確。作為財務部門,是所有業務數據的匯總入口,更應該關注主數據體系化的建設工作,積極參與主數據規則的建設和管理,實現業務信息的標準化、規范化和自動化從而間接保證財務核算的準確和高效。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全球信息化的進程中,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有一席立足之地,必須要順應時代的發展,明晰本企業的發展現狀,學會與時俱進使用現代化的工具,重視財務信息化建設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性,從加強系統集成、引進綜合型人才以及打造主數據管理平臺三個路徑來對財務信息化建設進行全方位的考慮和布局。推動財務部門的信息化建設工作同時利用信息化建設的成果加強財務管控、降低成本、服務業務,全面提升企業財務管理的水平,保證企業的根本,從而為企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有效的支撐。
參考文獻:
[1]金書懷.淺談企業財務會計信息化建設的優化路徑[J].財經界(學術版),2019(19):205.
[2]魏蓉.基于如何加強企業財務管理的信息化建設[J].現代經濟信息,2019(19):230.
[3]王寶寶.對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分析[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9(09):284-285.
[4]胡詩蓓.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策略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9(16):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