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
稻盛和夫是世界著名的實業家、哲學家,也是聞名世界的經營之圣。筆者在讀了稻盛和夫的《活法》、《干法》等著作和相關研究成果之后,發現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和人生哲學里面蘊含著中日以及西方優秀文化的很多精華,而且是在現代企業經營實踐當中反復檢驗并多次取得卓越成功的難得典范。因此不但對企業家成功人士非常有用,而且對面臨各種挑戰和危機中的學生等青少年群體也很適用。筆者作為一名大學老師想通過本文嘗試探討一下,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和人生哲學當中值得青少年群體尤其是大學生群體學習和效仿的理念和精神。
1 志當存高遠
稻盛和夫“經營十二條”之第十二條:“保持樂觀向上的態度,抱著夢想和希望,以坦誠之心處世。”
以上這條經營哲學不但非常適用于企業家們經營企業,也同樣非常適用于大學生們用來經營自己的大學生涯和整個人生。大學生們要把目光放長遠,大學的學習不單是知識的積累,更多的是在集體學習專業課和思想政治教育、軍訓教育以及國學教育等公共課程的過程當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熏陶和磨練自己的意志力、思維方式、學習方式、道德修養,繼承和發揚吃苦耐勞艱苦樸素等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當中的寶貴精神,這對大學生們今后整個漫長的人生都意義非凡。
2 盡快喜歡上自己的所學專業
稻盛和夫的《干法》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
要想度過一個充實的人生,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另一種是“讓自己喜歡上工作”。能夠碰上自己喜歡的工作這種幾率,恐怕不足幾千分之一、萬分之一。與其尋找自己喜歡的工作,不如先喜歡上自己已有的工作,從這里開始。
筆者在多年的外語教學實踐當中碰到過各種各樣的生源,很多理科生源尤其是調劑生從一開始就打心底里不喜歡甚至抵觸外語,因此時常想盡辦法逃避外語學習,有的找各種借口請病假事假,有的上課睡覺打盹兒聊微信打游戲。這些實際上都是各種消極主義的逃避和抵抗,需要找一種更加正面積極的應對方式,學習稻盛和夫這方面的優秀理念:“與其尋找自己喜歡的工作,不如先喜歡上自己已有的工作,從這里開始。”對于大學生們而言就是要正面地積極樂觀地面對自己的專業,希望大學生們都能集中精力想方設法讓自己盡快喜歡上自己的專業,這樣你的大學生涯才會更加充實快樂有意義。
3 超越自我,刻苦用功
稻盛和夫在《活法》一書的第二章 《論能力》中強調:最偉大的技巧就是超越自我的能力。
稻盛和夫主張:“用功讀書也是一種自我超越!……我們在衡量一個人的能力時,必須連他的意志力也要考慮在內。假如一個人向自我妥協,決定隨波逐流,其能力一定會大大減弱。”
曾任清華大學教授、副校長的施一公教授在2015年研究生開學典禮上做的題為《少年壯志不言愁》的致辭中也有談到:“無論什么學科,物理、工程、生物、文科,我認為最不重要的是智商。在我的學術生涯中,我最大的訣竅是工作刻苦。”所以無論你選了哪個專業只要肯用功就一定能學好。關鍵是當今的大學生們最缺乏的能力之一就是吃苦耐勞刻苦鉆研的精神和意志力,往往因為不喜歡所學專業、網絡信息爆炸時代觸手可及的各種浮躁信息和負能量的影響以及自身貪圖享樂安逸等性格因素的影響,而荒廢了寶貴的大學時光,如今的大學校園里時常能看到很多學生課外時間幾乎都沉溺于社團活動、吃喝玩樂、逛街購物,熬夜聊微信打游戲,上課時間卻沒精打采,有打盹兒的有睡覺的有跑神兒的有玩手機的,很難見到“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優秀學子了。
4 駕馭你的本能
稻盛和夫在《活法》一書的第二章 《論能力》中還主張大家要學會駕馭自己的本能。具體如下:
“我們生來就有本能和智力。吃、喝、打斗、占有欲和妒忌等都是欠求生的本能,用以保護自己和家人。我們常利用本能作為判斷的根據來作決定。其實,這只是動物的一種特性。只有更客觀地分析形勢,才能作出更好的決定。……駕馭本能并不容易。沒有本能,人根本無法生存,因此我并不主張把本能拋棄。但更為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受控于本能,而是要培養出以意志控制本能的能力。”
在浮躁的當今社會環境下要想駕馭貪圖享樂等本能并不容易,往往需要很強的意志力和自律能力才可以,要通過在每天的大學課程學習過程中,一點點地磨練自己戰勝自己。此外,可能還需要良好的班風學風等環境因素的幫助,需要輔導員、班導師、任課老師們的正確且及時的引導,但不管怎樣主要還是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只要自己足夠堅強勇敢一定可以排除外界的干擾戰勝自己的弱點,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積極奮進收獲滿滿的大學時代。
綜上所述,筆者希望擔負祖國未來發展重任的大學生們以及其他青少年群體,一定要好好學習稻盛和夫哲學的優秀精神和理念,奮發圖強積極進取不畏艱難不斷成長,努力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碩果累累的青少年時代。
參考文獻
[1]稻盛和夫著.《活法》[M].曹岫云譯.北京:東方出版社,2012.
[2]稻盛和夫著.《干法》[M].曹岫云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
[3]稻盛和夫官方網站:https://www.kyocera.com.cn/inamo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