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婷
摘 要:本文從文物保護工作中所面臨問題進行分析,摸索出問題所在,進而從增強文物收藏與保護意識,提升文物管理工作,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提高文物保護工作人員業務水平,強化宣傳提高群眾文物保護意識這五個方面提出相應對策研究。
關鍵詞:文物保護;問題;對策
我國作為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在歷史的長河中從未磨滅。無數被歷史遺留下來的文物正是對我國源遠流長的歷史證明。它們是歷史長河中璀璨的明珠,是我國民族智慧的象征,是我國民族發展的證明。一個個文物體現了五千年的光陰,彰顯了中華民族的智慧與技藝,通過它們我們能夠發現先人所創造的奇跡,透過它們我們感受到先人鑄造的輝煌。文物就好像一張古代的名片,把歷史上悠久的故事展示到我們眼前,讓我們能夠更加了解古代文化經歷,了解古代民族歷程。那么,我們更要加強對于文物的保護工作,要看護好古代的名片,讓它能夠帶給后人更多的歷史信息。
1 我國文物保護工作所面臨的問題
1)人為因素導致歷史性文化遭到破壞。快節奏是現代人所追求的生活方式,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社會也在高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人們日益高漲的對生活質量提高的要求同時,文物資源也面臨著人為性的破壞。例如:臨汾市洪洞縣仁文學校在廣勝寺保護范圍內違法建教學樓案。2003年,臨汾市洪洞縣仁文學校擅自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勝寺保護范圍內違法建教學樓,對廣勝寺的整體風貌造成破壞,被依法處罰50萬元。臨汾市原民康制藥廠非法建樓損毀古城墻案。2005年5月,臨汾市原民康制藥廠建設住宅樓過程中,損毀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臨汾古城墻100余米,造成十分惡劣的社會影響。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雖然因為破壞文物的始作俑者受到了處罰,但是被破壞的歷文物卻再也無法重現時間的積累與歷史的滄桑。
2)人們的文物保護觀念尚待提高。雖然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現代人們的精神水平卻沒有顯著的提升。而在當下對社會物質追求的前提下,人們對于精神層面的追求卻存在著空白的區域,在文物保護上人們更缺乏相關保護觀念。這就導致很多人對于文物沒有保護的意識,在日常的生活中對文物隨意破壞,前往文物旅游景點中,沒有保護意識。這對于文物保護工作增加了不少的難度。比如:游客在游覽洪洞廣勝寺中就有隨意亂扔雜物,對于文化古跡不清楚,隨意蹬踏等現象。這樣就造成了寺廟文物保護工作的困難。
3)沒有健全針對文物保護的法律法規。雖然我們都清楚文物是對歷史的鑒證,但是相關的針對文物保護的法律法規卻沒有建立健全,這對與文物保護工作是相當不利的,導致文物保護在工作中無法可依。而各個地方還有各個地方的針對文物保護法規,這些法規不統一、不完善,對于職責的劃分也不明確,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文物保護法》中提到文物的保護主要由國家文物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而《文物保護工程管理辦法》中又提到,文物的保護是由國家文化行政主管部門負主要責任。對于文物藏品的保護,很難有統一的論斷。因此,文物保護法律法規不健全是導致文物無法得到有效保護的重要原因。
2 文物保護工作的對策研究
1)增強文物收藏與保護意識。對轄區內的文物進行收藏保護和管理工作,是文管所的重要職責,因此文管所要增強對文物收藏與保護的意識。眾所周知文物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財產,是歷史遺留的財務,因此文物如果被損壞將難以維修。文物作為一種時間的產物,能夠成為專家學者提供研究歷史的依據,為歷史與文化提供不可磨滅的證據,這樣就導致文物的寶貴性,那么對于文物的收藏與保護就要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上來。
2)提升文物管理工作。同時對于文物的管理也要有新的高度,這也是對于文物收藏與保管工作的延伸,存在著舉足輕重的意義。因為文物存在著大小不一、參差不齊、規格各異、質地不同等等特點,對于管理工作存在著一定的難度。那么對于文管所來說首先要對管轄的文物進行相關的統計工作,要對文物進行分門別類的管理,對于文物的借調與歸還要及時的注明。這些是文物管理基礎工作,是不能忽視的環節,只有在完善這些基本的工作后,才能有效的開展文物保護的后續相關工作。在針對文物統計之后,要建立文物的相關檔案,同時要積極的建立完善電子檔案,形成文物的數據庫,這樣利用信息化的手擋強化了文物的管理工作,對于文物的管理、收藏、查詢、保護等等工作有著重要的意義。
3)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對于我國的文物來說,具有數量之大,內容之豐,形式之廣的特點,那么對于文物的保護來說,在如此龐大的數量下,單單依靠個人或者幾個集體是不可能完成文物保護的相關工作的。其中設計到社會的各個方面、各個階層,這些都不能僅僅依靠個人的力量。那么形成完善的法律法規,以法律的手段來約束社會各個方面來形成保護文物的意識。只有通過絕對權威性的關于文物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才能真正的讓社會引起對于文物保護的高度重視,才能重最上的層面來貫徹保護文物的方針。這里筆者有著幾點建議:首先,國家相關立法部門制定出內容詳實的關于文物保護的法令法規,完善執法隊伍對于文物系統的保護和監督力度;其次,開展相應的宣傳工作,將保護文物光榮,破壞文物犯法的觀念深植于人民群眾的內心;然后,各級領導也應加強對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視,將此事納入平時的商議主題之中,做到及時有效,不給不法分子可趁之機;最后,國家要設置文物市場,使倒買倒賣文物無利可圖,同時,各財政部門加大對文物保護工作的資金投入,增設必要的設施。
4)提高文物保護工作人員業務水平。對于從事保護文物工作的工作人員來說,其工作的業務水平也直接影響著文物保護工作的順利情況。如果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較低,那么對于文物的保護很有可能變成對文物的損傷。如此看來提升文物保護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也是對于文物保護的一個問題。對于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應積極的開展培訓活動,通過老帶新的方式,來提升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同時也可以考慮對于文物的歷史進行專題的介紹讓工作人員能夠更加深入的了解文物的歷史經歷,讓工作人員深入的了解文物,對文物保護工作產生感情,這樣在從事文物保護工作中,工作人員就能夠用心的投入到保護文物的工作之中。
5)強化宣傳提高群眾文物保護意識。文物是全體人民的共同財富,保護文物人人有責,因此對于提升人們群眾的文物保護意識也是重中之重。因此在強化宣傳方面要加大力度,要充分利用節假日、“文化遺產日”、“12.4”法制宣傳日、文物普查等大好時機,做好文物法規的宣傳工作。要充分利用新聞媒體、社交網絡等渠道,通過專家講座,展示展覽等等方式,讓人民群眾全身心的投入到宣傳的氛圍之中。同時要積極開展保護文物進校園活動,要重廣大青少年抓起把保護文物的心理扎根的青少年的心中。
3 小結
不難看出,文物保護工作的難點主要在人為的破壞因素與人們保護文化的觀念難以形成。那么要對文物保護工作形成系列的完善的措施,必須要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要強化宣傳提高群眾的文物保護意識。只要全社會上下齊心,共同參與,共同重視,才能推動文物保護工作不斷前行。
參考文獻
[1]王瑞林.試談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的困境及對策[J].菏澤學院學報,2013(S1).
[2]霍海霞.對加強文物保護管理體系建設的思考[J].黑龍江史志,2013(19).
[3]郭政昇,鄭國璋,肖杰.洪洞廣勝寺元代建筑大木作結構研究[J].陜西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06).
[4]馮靜.廣勝寺飛虹琉璃塔研究[J].美術與市場,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