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坤 方一凡 張 炳 白建喜 陳建財
新生兒十二指腸閉鎖是胚胎時期,腸管空泡化不全引致,屬腸管發育障礙性疾病,患兒可伴有其他發育畸形,如21號染色體三體畸形(先天愚型,Down綜合征)。在此情況下,新生兒必須接受手術治療,接通十二指腸,盡早恢復進食。在治療新生兒十二指腸閉鎖過程中,患兒若無嚴重心肺問題,在可耐受麻醉和手術情況下,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的效果較為顯著[1~3]。本研究主要觀察腹腔鏡手術在新生兒的不同年齡段的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1日~2018年6月30日本院收治的38例十二指腸閉鎖新生兒為觀察對象,依據不同年齡段分為A、B、C三組。A組(12例):年齡2~3 d,就診體重(3.0±0.2)kg;手術于14個月時完成,其中十二指腸菱形吻合術5例,隔膜切開縫合2例,十二指腸球降部菱形吻合術5例。B組(12例):年齡2~3 d,就診體重(3.1±0.3)kg;手術于12個月時完成,其中十二指腸菱形吻合術6例,隔膜切開縫合2例,十二指腸球降部菱形吻合術4例。C組(14例):年齡2~3 d,就診體重(3.0±0.1)kg;手術于10個月時完成,其中十二指腸菱形吻合術5例,隔膜切開縫合5例,十二指腸球降部菱形吻合術4例。三組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選38例患兒中,無嚴重多發畸形、心肺問題以及手術、麻醉不耐受患兒。
1.2方法 三組均借助腹腔鏡行十二指腸吻合術。麻醉后,取臍右下皮褶處切開0.5 cm,氣腹針穿刺建立氣腹(氣腹壓力8 cmH2O),置5 mmTrocar,在腹腔鏡引導下于右側季肋部腋前線及右中腹部腹直肌外緣各置一3 mmTrocar操作。
1)十二指腸菱形吻合術。對于外源性環狀胰腺嵌壓、十二指腸降段閉鎖,充分松解游離梗阻十二指腸的擴張近端和細小的遠端,用細小電鉤在梗阻下緣萎癟的十二指腸前壁縱行切開長約1 cm的切口,然后在近端擴張的十二指腸前壁切開相對應的橫口,后壁和前壁分別用5-0 Vicryl縫線連續全層縫合,完成十二指腸菱形吻合[4]。
2)十二指腸縱切橫縫合術。十二指腸閉鎖,內鏡下可見十二指腸明顯擴張、肥厚,充分游離十二指腸第二段和第三段,如發現近段肥厚擴張腸管與遠段萎癟的十二指腸交界處陡然變細呈漏斗狀,即可診斷十二指腸隔膜,在交界處腸壁前外側用細小電鉤縱形切開,如顯露十二指腸風袋形隔膜,鉗夾提起隔膜大部分切除,并全層橫行連續縫合[5~7]。
1.3觀察指標 觀察不同年齡段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術后近期出現的并發癥發生率。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ˉ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和fisher's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比較 C組手術時間顯著短于A、B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中出血量B組低于A組,C組低于B組,兩兩比較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術后近期并發癥比較 術后近期并發癥:A組2例,B組2例,C組0例。C組與A、B兩組近期并發癥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A、B兩組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三組手術時間及術中出血量比較/x±s

表1 三組手術時間及術中出血量比較/x±s
*與A組比較,P<0.05;△與B組比較,P<0.05
組別 手術時間(h) 術中出血量(ml )A組(n=12)3.4±1.0 6.8±3.4 B組(n=12) 3.1±0.9* 6.3±2.9*C組(n=14) 2.5±1.1△ 5.2±2.8△

表2 三組術后近期并發癥比較/n(%)
新生兒十二指腸閉鎖通常于胎兒時期形成,出現梗阻后消化道可明顯擴張,出生后對正常進奶可產生影響,導致患兒生長障礙,因此一旦診斷需盡快進行手術治療[8,9]。先天性十二指腸閉鎖是新生兒消化道梗阻的主要原因,梗阻的病因有外在的壓迫及內在的閉鎖;外在的壓迫包括環狀胰腺和腸旋轉過程中Ladd's索帶的壓迫;內在的閉鎖主要為隔膜閉鎖。本組患兒多為新生兒期發病,需限期手術治療。較常規的手術,腹腔鏡手術除具有微創美觀的優點外,還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的特點[10]。
針對腹腔鏡下治療新生兒十二指腸梗阻的效果,在本次觀察中,所選38例分為A、B、C三組,分別于14、12、10個月時完成手術治療。結果顯示,C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均低于A、B兩組,并且C組并未出現術后近期并發癥,與A、B兩組比較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知,當年齡為10個月時完成腹腔鏡治療可達到更為良好的效果。當然,由于新生兒腹腔操作空間小,且組織處于發育階段、較嬌嫩,以及腹腔鏡手術操作的效率等因素也不可忽視[11]。
在本次腹腔鏡手術中,A、B組均有1例中轉開腹。其中1例因切開十二指腸降部的隔膜過程中無法判斷是否有后壁及乳頭的損傷而中轉開腹,因為暫時沒有超聲刀,采用電鉤切開隔膜,未造成損傷,順利完成手術。若能引進超聲刀,將更有利于手術操作及手術安全。另外,如果乳頭剛好開放在十二指腸隔膜處,在行隔膜切除、縫合時就有可能損傷甚至縫合乳頭造成膽道梗阻。因此,Jensen等[12]主張對十二指腸隔膜患兒,宜采用類似環狀胰腺的近遠端菱形吻合,而不對隔膜進行切除,以免損傷乳頭。
綜上所述,腹腔鏡下治療新生兒十二指腸閉鎖,10個月年齡段時手術治療時間更短,術中出血量及并發癥更少,可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