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米成功 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工會
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公司現有基層單位75個,其中:運輸站段41個、運輸輔助單位4個,產業工人74572人。多年來,在一線職工中開展勞動競賽活動,是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公司工會主動融入集團公司中心工作、服務公司改革發展的重要手段和載體,是促進安全生產、提質增效、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法寶,是工會組織的重要職責和分內責任。武漢局工會著力圍繞新時期新體制下鐵路改革發展實際,與業務部門密切配合、明確分工,以“工會牽線、專業唱戲”的方式,以“當好主人翁、建功新時代”為主題,分層組織開展了客運提質計劃、貨運增量行動、復興號品牌、春運立功和安康杯競賽,以及“學練比”職業技能競賽等勞動和技能競賽700多項/場,參與職工達9余萬人次。通過競賽,激發了職工創新創效、愛崗敬業的積極性和榮譽感,促進了各項工作穩步推進,進一步增強了工會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武漢局把開展勞動競賽放在事關工會系統作用發揮、事關工會系統形象地位的高度,充分認識到勞動競賽是檢驗職工能力水平的標尺,是鞭策職工不斷學習和進步的動力。增強抓好競賽的源動力,充分認識到勞動競賽是新形勢下貫徹黨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根本指導方針的創新舉措,是充分展現工人階級識大體、顧大局,為國家、為企業建功立業的大舞臺;增強抓好競賽的使命感,充分認識到抓好勞動競賽是各級工會組織的重要職責,也是工會義不容辭的責任,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努力推動勞動競賽向廣度和深度發展,把競賽活動搞得更加生動活潑、扎實有效,在完成企業中心工作中發揮更大作用;增強抓好競賽的榮譽感,通過勞動競賽,引導企業職工認識到自身工作的價值所在,引領工人在技術革新、技術協作、發明創造、合理化建議等方面有所作為,促使職工最大限度發揮自身能力。
自武漢局集團公司成立以后,內外部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作為局集團公司,既要堅定不移地抓好安全,又要多方努力抓好企業經營工作,還要擔負一定的社會責任。面對這種局面,集團公司提出了“高標定位、創新發展、奮勇擔當、爭創一流”的工作思路,在活躍黨工團組織、激發職工創新創效方面集團公司也在不斷進行嘗試,確定了勞動競賽作為全局性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集團公司工會下發了《關于廣泛開展“當好主人翁、建功新時代”勞動競賽系列活動的指導意見》,指導基層站段圍繞客運提質、貨運增量、復興號品牌、百趟賽、百臺賽、固定設備集中修等分別開展專項類勞動競賽和“安康杯”、勞動保護、春運立功三個綜合類勞動競賽。在全局建立完善了工會宣傳發動、相關業務部門主抓、黨政工團配合、工會表彰驗收的組織機制,從制度層面固化了每年勞動競賽活動的開展。
按照“導向安全生產、導向提質增效、導向素質提升”的原則,抓好勞動競賽頂層設計,持續豐富勞動競賽內容,堅持勞動競賽正面導向作用。認真落實《武漢局集團公司工會“當好主人翁、建功新時代”勞動競賽系列活動指導意見》,重點從提高職工業務素質、階段性重點工作、推動企業規模效益、加強內部管理等內容入手,抓好“安康杯”、勞動保護、春運立功三個綜合類勞動競賽和客運提質、貨運增量、機車百趟安全正點、固定設備集中修等七個專項類勞動競賽方案設計,在編制方案時就注意區分不同競賽的不同特點,持續加強個人勞動和技能競賽項目,更在集體項目上下功夫,以適應新時期安全生產特點。為讓勞動競賽與中心工作貼得更緊、做得更實,武漢局在各站段范圍內陸續開展了星級員工、金牌員工、十佳工班長、十佳員工評選,把勞動競賽成果與職工技能等級晉升、職業成長機制掛鉤,推動競賽成效與破解生產技術難題、提升企業生產力融合,提高職工參與率和受益度,增強競賽活動的吸引力和實效性。
為解決勞動競賽活動以考核代替競賽,變相給職工壓任務的模式,武漢局一是在宣傳上下功夫。漯河車站、麻城工務段等單位每年組織召開座談會、形勢宣傳會,與車間干部、一線職工進行面對面溝通和交流。襄陽工務段在利用聯合段行政或單獨開展了漢丹、焦柳、襄渝線集中修立功競賽活動,通過競賽平臺評選十佳工班長、十佳防護員、十佳青年工班長、十佳青工、十佳工會小組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等先進個人。金鷹重型機械公司通過競賽選拔出一批星級員工,并與個人待遇緊密掛鉤。為防止競賽活動過多過濫,誤傷職工的積極性,武漢局要求各基層站段必須加強勞動競賽方案的調研,使活動的針對性更強,對生產和安全有實實在在的幫助。同時,在活動的推進上,武漢局每季度對站段勞動競賽進行檢查,每半年進行一次小結,針對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研究,妥善解決。
方式求新,結合每個時期重點工作合理控制競賽規模,既有安康杯、學練比等總體性競賽項目,又有固定設備集中修等專項性、階段性項目,做到大賽必有,小賽常有,長短結合;過程求快,在階段重點工作初期做出決斷和策劃定下方案,方案出臺后立即轉入宣傳發動、實施階段,競賽結束后及時總結表彰兌現獎勵;范圍求廣,競賽的范圍涉及到多層次,不僅僅限于一線,還試著引入管理層,吸引管理層特別是專業技術人員參與進來,持續擴大勞動競賽的目標人群。
著眼于新時期新體制下鐵路改革發展,把勞動競賽活動變成看得見、摸得著的企業效益,武漢局將勞動競賽定位于群眾創新創效戰場上的尖兵??瓦\提質方面,堅持提升服務質量、改善服務措施和客運增支增收并舉,既要滿足人民的出行需要,又要保證客運收入的完成;貨運增收方面,以三年增量行動為契機,抓住“公轉鐵”政策帶來的發展機遇,重新進行考核指標測算,不斷調整工資分配結構和修訂完善內部工資激勵機制,將工資清算與運輸收入、工作業績、勞動效率、運輸組織、成本考核等緊密結合,充分調動職工增收創效積極性;固定設備集中修方面,部分固定設備管理單位工會充分發揮競賽的引領作用,運用星級員工、金牌職工、鐵路之星評定等方式,組織靈活多樣的競賽,確保了競賽效果。
勞動競賽在集團公司各層面整體推進,為公司及各站段管理工作的開展和健全提供了有效載體,一些問題在競賽中暴露出來,一些不合時宜的方式方法在活動中被檢驗出來。通過改進和修正,慢慢形成了一個良性互動、互為補充的“計劃-實施-檢查-改進”循環。江岸機務段開展“出彩檢修人”評選,優化了定檢“拆換裝”工序卡控,實現了作業、質檢、復查、監控“四項管理”。研發的“作業過程管理信息系統”,強化了問題整改追蹤,推進了JSQ6集成制動、120閥主動潤滑等新技術、新工藝落實。武昌客車車輛段開展“示范崗、標準崗、加油崗”評選,堅持導向安全生產、導向防止事故、導向素質提升、導向創先爭優,實現了對職工工作態度、技能水平、工作質量實行激勵與約束,兩年來,該段共有90項“五小”成果、73條合理化建議被段采納投入實際應用,各項工作不斷向標準化、制度化、規范化方向發展。
下一步,武漢局集團公司工會將繼續圍繞“高標定位、創新發展、奮勇擔當、爭創一流”的新時期企業精神,有針對性地推進集團勞動競賽活動,重點在思想引領、方案設計、實施推進、獎懲落實上下功夫,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職工參與勞動競賽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企業和諧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