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文娟
鄂州市華容區人民檢察院,湖北 鄂州 436000
為解決農村黑惡勢力滋生、蔓延的現狀,加強農村社會治理,本文將對農村黑惡勢力現象出現的原因進行深入的分析,并且提出具有實踐價值的對策。
為了對農村黑惡勢力進行更為詳細的分析,筆者將近年出現的黑惡勢力犯罪的案件進行觀察分類后按照其出現的時間早晚對黑惡勢力做了如下的劃分:
農村比較閉塞的環境中造就了非常親密的血緣關系和宗族關系,在這個基礎上,惡勢力犯罪團體就利用宗族比較高的地位和緊密的社會關系糾結成團,形成當地的黑惡勢力,目的是為了以直接暴力的手段維護自己的或者是整個團體的利益。這樣的情況在封建色彩比較濃厚,或者偏遠的地區比較明顯,他們一般能夠糾結到較多村民的信服與參與,當他們的行為與基層組織進行正面對抗時,往往呈現出一種盲目而無畏的態度,公然地進行一些違法的對抗。
經濟、行業類黑惡勢力指的是一部分人憑借某一方面突出的經濟能力,橫行鄉里,壟斷承包各種各類的經濟項目,如“菜霸”、“肉霸”、“漁霸”、“果霸”,以他們較強大的經濟能力,或者較多的行業市場份額強占、強買,危害其他村民的利益,以維護自己的利益。甚至上升到對抗公共決策,把控當地某一行業的準入。由于農村的經濟模式比較單一,獲取財物的方式有限,這一類黑惡勢力就往往憑借自身的資本,使用威脅脅迫、強行侵占等手段,維護非法利益,影響到其他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也嚴重阻礙農村的經濟發展。
政權組織類黑惡勢力主要是近年來一些村官通過暴力、威脅等非法的途徑來操控選舉或者利用自己職務之便來為自己謀取非法利益。分為兩類,其一是黑惡勢力的頭目或者在團體中有重要地位的人借用這種把控選舉的方式,將自己直接的變成基層的組織人員,如村官,通過侵害其他村民的利益,來直接為自己謀取福利。其二是通過賄賂等方式,將基層村官等人員變為自己的合作伙伴,在農村的地界中肆意利用各種資源環境,或者進行非法控制來謀取利益,達到自己的目的,相當于建立一個有著基層政權組織保護的“保護罩”。
在農村黑惡勢力的產生這一問題上,基層自治有很大的可操作性是產生農村黑惡現象的原因之一。可操作性主要體現在基層的高度自治性自主性和事務集體民主的決策上面,村干部手中擁有的權利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決定村里的大小事務,在此基礎上,黑惡勢力就有了許多可以操作的可能,利用不法的手段操縱需要民主決策的事項,就能夠輕易的達成為個人或團體謀取利益結果,村民及時認識到合法正當權益被侵害也沒有有效的維權途徑。至于法律方面的空白指的主要是對于村官的選舉制度或是決定重大集體事務農村事物時的程序、途徑,沒有進行明確的規定,以及對違法后果沒有進行規定或者是強有力的懲罰。因而很容易被農村黑惡勢力利用,抱有僥幸、無所謂的態度進行利用,從而為自己進行黑惡勢力活動謀取便利。
村民在思想意識上的問題主要表現為,盲目從眾,在農村這樣較閉塞的環境之中,不辨對錯、不論是非,盲目的跟隨著大家,伴隨著村里、團體、宗族的不良風氣進行一些違法亂紀行為,或者是強迫、威脅他人的行為。這樣盲目從眾的根源是不知法、不懂法,對自己的行為沒有一個基本的認識,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可能會觸犯法律,而自己也將因為這些行為會受到法律的懲罰。村干部方面在思想上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不能夠堅守自己的信念,容易受到金錢和利益的誘惑,或者是受到威脅和恐嚇之后,不能夠保持自己的原則,尋求有力的手段幫助自己解決問題。而選擇同流合污,甚至助紂為虐,不能維護村民的利益,完成農村村干部的職責,使得農村黑惡勢力在自己失職的基礎上為所欲為,達成自己非法的目的。
隨著農村產業的轉型升級,農村經濟逐漸展現出巨大的潛能,農村村委會本來就掌管著集體所有的土地和法律規定屬于集體所體所有的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水面等資產,也掌管著惠農資金的分配,隨著近幾年對農村的種種開發和利用,包括但不僅僅限于對土地的征收、對耕地、礦產資源的發開和承包,更是蘊含著無限的“商機”。這樣巨大的經濟利益的出現使得黑惡勢力將罪惡的黑手伸向了村委會或村干部,利用職務的便利以各種非法手段侵吞、截留、變賣集體財產,在村里又橫行霸道、尋釁滋事、欺壓村民,最后演變為黑惡勢力。在一些存在巨大利益的事情上面,更是尋求相互的聯合和合作。在巨大的經濟利益面前,出于對物質的追求,“天高皇帝遠”的農村在有心之人利用下,呈現出盲目追求利益,罔顧法律的嘴臉。
加強農村與警務工作人員的密切聯系,充分發揮公安機關所具有的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的雙重屬性。基層民警定期深入走訪農村。了解當地是否有“村霸”等黑惡勢力滋生、蔓延的苗頭,從而進行有效的防控。建立重點監控體系,將曾經參與過黑惡勢力、或暴力犯罪的的回歸人員進行重點關注。用積極的態度去引導,那些農村有名望的人,大力支持政府的工作。完善相關的選舉制度和相關的法律,加強對村委會班子成員組成的資格審查,及時將不合格的村委會成員清退。
加強對村民法律意識的宣傳工作,針對大部分村民的法律意識淡薄的情況,側重于強調何種行為屬于違法犯罪行為及法律后果,起到一個提醒、驚醒的作用。另一方面鼓勵更多的村民,受到黑惡勢力的非法侵害時,能夠懂得用基本的法律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安全與利益,而不是默默承受。
現階段的村官服務觀念比較差,土生土長與農村環境下很容易受到金錢的腐蝕,很容易同黑惡勢力同流合污。因此在村官的任職上面應該選擇一些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有一定的法律性紀律性、有工作和服務意識的人員。比如說務工回鄉創業人員、或者是返鄉大學生。他們踏實肯干的態度,能夠以身作則產生良好的影響。對偏遠地區的村干部進行一定的財物補貼,以幫助他們解決生活的后顧之憂,全心全意的為人民服務。在村干部的上崗問題上,進行優勝劣汰,以防止腐敗和危害集體利益的情況發生。
知情權是監督權的前提。村民應當知道自己有要求村務公開的權利,村民監督委員會也要了解村務公開的事項,如財務的收支情況、承包方案、惠民補貼等一系列的涉及公眾利益的分配與使用情況。通過村務公開,避免黑惡勢力秘密侵占或者非法利用公民的集體財產謀利。相關的監管部門定期對一些補助資金進行核實,如征地補償款或者扶貧資金。各類資金的發放并不是只要資金到達賬戶上就完成了,應當通過真實的調研使得確保這些資金發放到位。此外,對農村的集體資產,如山嶺、森林、灘涂、水面等有詳細統計和記錄,避免農村黑惡勢力任意侵占。審計部門也要不定期的對農村的財務進行審計,偏遠地區也隱藏著巨大的經濟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