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韶蘭
中共太原市小店區委黨校,山西 太原 030032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以及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進程不斷加快,現如今的農村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農村居民的思想與行為都呈現出極大影響,所以也就導致新時代條件下的農村基層黨建工作面臨著巨大挑戰[1]。作為基層黨建工作人員,需要清楚地把握新時代農村基層黨建工作中面臨的困境,找出切實可行的基層黨建工作路徑,不斷提高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水平,從而推動我國農村社會的發展。
在如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的時代背景下,隨著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大力推行,如今農村社會的組織形式與生產方式都出現了巨大變化,許多農村青壯年都去城市工作,導致農村社會發展速度遲緩。在如今的時代背景下,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中的區域限制問題依舊沒有得到合理解決,其中新興產業與經濟組織的聯系太過匱乏,導致固有的基層黨組織設置模式與現今社會發展需求不相符[2]。特別是在如今大量農村人口外流的背景下,留守農村的多為老弱病小,很多時候基層黨建工作無有效人員參加,基層黨組織原有領導職能不斷弱化,嚴重制約了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的開展。
城市化進程步伐加快,許多社會經濟形態都發生了一定的改變,所以對新時代條件下的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提出了多元且更高的要求,必須對城市的基層黨建工作經驗進行充分的參考與借鑒,對現有工作方式予以創新,才能夠推動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的轉型,意味著需要在城市基層黨組織的幫助下,帶給農村基層黨建工作一定的支持與保障,提供必要的人才資源支持。而在此背景下,農村的基層黨建工作顯得過于依賴外部力量,自身內在動力有一定的缺失。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農村經濟是其中的重要組成,所占比例及發揮的作用不斷提高。而農村經濟持續地、健康地發展,也帶給農村社會形態不同程度的變化,為進一步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成員的溝通交流,需要建立起流動黨員臨時黨組織去做好內部管理工作。但是,從現階段農村基層黨員干部與城市基層黨員干部的具體工作開展比較來看,明顯前者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沒有落實到位,并且許多農村基層黨員干部年齡偏大,對工作的落實力不從心。
在新時代條件下,我國城鄉一體化發展進程不斷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也在持續推進當中,此時的農村與城市在社會、經濟等方面有著極為緊密的聯系,同時基層黨建工作在如今的新時代條件下去逐步將陣地轉移,很多黨建工作者逐漸向城市進軍,農村從業機構出現的變化也造成農村黨員近年來流動性增大,傳統的基層黨建工作設置模式與目前基層黨建發展形勢不相符[3]。所以,筆者認為有必要對農村基層黨組織的設置模式予以創新,立足市場經濟體制與城鄉一體化進程去實現基層黨組織的設置,對基層黨組織結構持續優化,實現城鄉基層黨建資源能夠合理配置。比如,構建起跨村級的黨組織,打造出村村聯合黨建的新模式,比如在廣東佛山市在農村基層工作中便采取了城鄉統籌的大黨建新格局,同時也有部分地區將地理位置相近且經營產業相似的村落進行聯合組織,共建黨支部。
從當前的現實情況來看,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在新農村建設工作中都投入了大量資金,然而針對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的經費、人才、場地等方面的投入卻明顯不足,許多農村基層黨組織既缺錢,也缺人。所以,在這一點上我們一定要加強對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的投入,同時要構建更為完善的農村基層黨建工作保障機制。一方面,需要加強對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經費的投入,財政補貼力度要加大,同時要保證專款專用,經費要用在對基層黨員的培訓教育方面,同時要跟隨社會時代的發展去不斷提高經費投入水平;另一方面,針對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干部的考核內容要予以規范和完善,尤其是需要將具體黨建工作的績效納入到領導的年度績效考核當中,將其作為黨員干部職位任免的參考標準,從而有效調動廣大黨員干部的工作積極性。
在基層黨組織中,每一位黨員都是確保黨務工作有序開展的重要組成分子,在新時代條件下的基層黨建工作中發揮著關鍵作用。目前,我國農村地區的基層黨建在黨員教育和管理工作方面已經提高重視且出現成效,但是隨著社會時代的發展以及城鄉一體化進程的加快,過去的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模式難以適應轉型關鍵時期的基層黨建工作形勢。所以,針對基層黨員的教育模式要不斷創新,針對流動黨員的管理要不斷加強,這些都是農村基層黨建工作中的關鍵。具體來講,可從三個方面著手:其一,需要逐步完善城鄉互助的農村黨員培訓教育模式。為了加強對農村黨員的教育管理,尤其是其中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一定要積極探索出如今城鄉一體化發展新時代條件下的農村黨員培訓教育體系,不僅要提高農村黨員綜合素養,也要發揮出他們在基層黨建工作中的示范帶頭作用。所以,我們需要利用好區級黨校優質的基層資源和師資力量,立足當地實情去開展各種專題講座、遠程教育、黨員在線互助等形式的活動,實現對農村黨員的有效培訓教育;其二,依托農村社會資源展開培訓教育活動。可充分利用村級活動場所、文化中心等組織資源去開展教育培訓活動,帶來致富項目、市場變化等信息,不斷提升農村黨員帶頭致富的能力。同時,借助遠程教育網絡平臺中的教育資源,制作出更多針對農村黨員的專題培訓欄目,組織農村基層黨組織成員集中學習,同時可通過互聯網去促進城市與農村黨建的相互交流;其三,加強對農村黨員實用技術的培訓教育。結合農村生產實際情況,帶領農村黨員深入農業科技園、農業示范基地等場所去展開教育培訓,通過現場觀摩與親身實踐去強化農村黨員的實用技術水平,助力其先鋒模范作用的更好發揮。
新時代條件下的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必須要和當前的鄉村振興戰略結合起來,實現強村富民的目標,大力推進“經濟強村戰略計劃”,在基層黨組織的帶領下,號召農村群眾變粗放式經營向精細化、規模化、產業化經營方向發展,通過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以及引進高新科技種植技術,不斷提高當地的經濟效益。此外,作為農村基層黨組織需要認識到特色與規模是發展農村經濟的重點,所以要對市場經濟規律展開深入調研,旨在引導農村群眾去調整農業結構,因地制宜去發展鄉村旅游業、生態養殖業、綠色種植業、特色農產品加工業等等,發展一系列特色且優勢的產業,特別是要把握好發展機遇,盡早開發出農莊體驗、果園采摘、民俗旅游等綠色項目。同時,針對當地的種養業大戶和龍頭企業要給予更大的扶持力度,在資金、政策、項目及信息服務等方面都要照顧到,促使其發展成為當地致富典型,起到一人帶一群、一幫帶一村的效果。為進一步鞏固經濟效益,還應當構建起“黨支部+基地+大戶+農民”的發展模式,加速土地流轉的規范化,對農產品的質量、配置、配送及銷售進行統一化管理,通過壯大集體經濟去推動農村社會的發展,只有民眾得到實惠,才能真心真意支持黨,給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綜上所述,黨建工作是我黨黨務工作的永恒主題,而農村基層黨建更是永恒的課題,在如今的新時代條件下,面對社會轉型帶來農村社會的新面貌以及對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形成的影響,我們更需要積極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去探尋農村基層黨建的可行途徑。如此一來,通過加強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去不斷強化基層黨組織的向心力、號召力及戰斗力,團結農村群眾在新農村建設中真抓實干,從而推動我國農村社會的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