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力韜

摘 要:水穩(wěn)砂礫基層是路面施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施工中,其結構質量會對路面結構質量產生直接影響。然而從早期的一些道路工程中來看,水穩(wěn)砂礫基層路面常見裂縫現象,是影響路面結構質量的關鍵問題,還可能為公路運輸安全帶來嚴重的影響。基于此,文中針對基層路面裂縫的成因進行分析,并且對其處理措施展開研究,希望可以有效提升公路施工的整體質量。
關鍵詞:水穩(wěn)砂礫 基層瀝青 路面裂縫 處理措施
一、水穩(wěn)砂礫基層瀝青路面裂縫類型及成因分析
(一)干縮性裂縫的成因
干縮性裂縫是公路路面的常見問題,根據以往的公路施工維修經驗來看,引發(fā)干縮性裂縫的成因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其一,當完成水穩(wěn)砂礫施工后,在道路成型并且進行養(yǎng)護的期間出現的干縮問題。其成因主要為養(yǎng)護過程中所使用的水量控制不當,基層混合料中的水分過少,最終導致在路面基層中形成裂縫問題。但此種裂縫屬于一次性干縮所導致的,其裂縫尺寸不大,對公路路面質量的影響也相對較小。其二,為在道路養(yǎng)護過程中進行瀝青混凝土攤鋪時所發(fā)生的干縮現象,在攤鋪瀝青混凝土的過程中,一旦施工時間過長便很可能產生路面結構開裂的問題。尤其是在此階段氣候差異比較大,如反復出現雨水天氣時,會導致道路處于干燥與飽和交叉的狀態(tài)下,致使路面反復干縮,從而形成嚴重的拉裂現象,對路面結構質量造成影響。
(二)溫縮性裂縫的成因
溫縮性裂縫指的既是受到外部環(huán)境影響,致使路面結構出現熱脹冷縮反應,從而形成的裂縫問題。熱脹冷縮是一種常見的物理現象,為了降低熱脹冷縮反應對路面結構的影響,在道路路面施工的過程中通常會設置伸縮縫。然而在進行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設計時,伸縮縫的應用則相對較少,致使在施工完成后,會由于熱脹冷縮反應,在各個路段出現不同的裂縫表現。
二、水穩(wěn)砂礫基層瀝青路面裂縫處理措施
公路工程中,路面基層結構需要具備較強的承力性能,同時要求其在長期使用后能夠保持一定的完整性。但實際上,路面基層結構開裂現象已經成為一種常見現象,是影響公路使用壽命的重要因素。為了實現對此類問題的合理控制,首先應了解裂縫成因,并且在此基礎上找出對應的解決措施,現就裂縫成因及處理措施做如下探討。
(一)合理控制水穩(wěn)砂礫基層的級配與壓實度
由以往的施工經驗可知,級配以及含泥量等因素是影響水穩(wěn)砂礫基層結構質量的關鍵性因素。實際施工的過程中,存在由多個料場進料的現象,各個料場生產方式的不同,所產出的砂礫密度以及質量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在不同情況下,料廠還會將一些儲料混入到砂礫中,致使級配以及壓實度受到較大的影響。為了改善此類問題,要求施工單位在進料時盡量選擇統(tǒng)一的進料商,并且保證進料批次為同一批次,以免影響水穩(wěn)砂礫基層的施工質量。尤其需要控制好材料的最大干密度,最大干密度得到有效控制后,施工過程中的壓實度也會相對統(tǒng)一,這是保障水穩(wěn)砂礫基層結構穩(wěn)定的關鍵性因素,對于控制裂縫問題具有重要作用。
(二)合理控制水泥用量以及含水量
水泥作為水穩(wěn)砂礫基層施工中的主要材料之一,其用量及含水量均會對基層結構質量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要想保證水穩(wěn)砂礫基層施工的可靠性,需對水泥用量和含水量進行合理控制,水泥用料和含水量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根據施工季節(jié)、氣候和施工時間對其進行適當調整。含水量過多以及過少均有可能產生干縮性裂縫問題。為此,應將其中的含水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當其含水量得到有效控制后,還需結合水泥材料的物理特性,適當進行施工養(yǎng)護,確保路面結構的穩(wěn)定性,避免出現反復干縮的現象。水泥的物理特性見表1:
三、結語
當前水穩(wěn)砂礫材料已經成為道路基層施工中的必備材料之一,對路面基層質量存在直接影響。只有控制好水穩(wěn)沙礫的材料質量以及施工處理質量,方能保障路面結構的整體質量。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材料選擇以及材料處理的過程中,均需要注重細節(jié),材料中的含泥量以及含水量也需要得到有效控制。施工結束后,還需進行適當養(yǎng)護,從根本上降低裂縫問題的發(fā)生率。
參考文獻
[1]馬永吉.水穩(wěn)砂礫基層瀝青路面裂縫成因分析及處理措施[J].商品與質量,2019,(08):264.
[2]莊時針.水穩(wěn)基層瀝青混凝土路面裂縫成因分析及處治對策研究[J].交通建設與管理,2014,(03):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