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貝貝
鐵道警察學院治安學系,河南 鄭州 450053
2018年8月21日由濟南開往北京的G334次列車上一名男乘客孫某霸占別人的靠窗座位,不愿坐回自己的座位。2018年9月19日,永州—深圳北G6078列車上,女乘客周某再現霸座行為。2018年9月20日,“霸座家族”又有新的成員加入了,就是人稱霸座大媽。在之后的2019年春運期間,霸座行為也是接連不斷的發生著。前述三個霸座事件是引發中國對列車霸座行為熱議的導火索。從網上流傳的網友所拍的三個關于上述霸座行為的視頻我們不難發現,在處置這些霸座事件的鐵路民警有一個共性:全程都在“竭盡全力”的勸解著,最終又都是勸解無效,實施霸座的行為人都毅然決然的坐著別人的座位直到下車。
目前,中國社會進入轉型期,社會矛盾凸顯,鐵路警察特別是列車乘警面臨著法制不健全、警務保障不足、警務能力滯后、區域協作不強等困境。層出不窮的霸座事件發生之后,很多網友都在評論。當然大部分人都在質疑、批評這些霸座行為,但是網上也流傳著許多老百姓質疑鐵路民警的聲音:為啥“鐵路公安”執法這么不強硬,面對鐵路霸座時為什么通篇都是在勸,通篇都是在玩嘴皮子,事后也只是罰款、限乘了事,為何不能有一個“強制傳喚”后“依法拘留”呢?那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鐵路民警面對霸座行為處置不力的原因。
當前對“霸座”者的懲罰依據主要是《鐵路旅客信用記錄管理辦法(試行)》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等,雖然能起到一定的規制作用,但從后續連續“霸座”現象來看,處罰的力度顯然不夠,震懾力非常有限。
而打響了針對霸座行為立法第一炮的廣東省2018年12月1日起施行的《廣東省鐵路安全管理條例》里面雖然有規定“旅客應當按照車票載明的座位乘車,不得強占他人座位”,但即使是該法,也沒有規定對霸座行為具體要怎么罰,以及“霸座”行為發生之時乘警可否對“霸座”者緊急處理。
乘警的執法環境可以用三句話概括:突發事件頻發、離地三尺、執法空間狹窄。
1.突發事件頻發:鐵路運輸場域具有流動性大、獨立性強、區域跨度廣的特點,這一場域的鐵路警察行政執法面臨著其他警種不曾遇到的突發因素。就乘警來說列車運行中面臨人員復雜,流動性強、不適的乘車環境易使人情緒激動容易引發突發事件。
2.離地三尺:很多乘警都戲說自己的工作是離地三尺,在火車上工作的時候孤立無援。現在乘警的勤務模式是包乘式為主巡乘式為輔,包乘與巡乘相結合,不管是哪一種警務模式,很多乘警在執法的時候都是在孤軍奮戰。
3.執法空間狹窄:火車上空間狹窄,周圍旅客眾多。
在處置霸座行為時,民警自身所表露出來的執法思維僵硬、執法語言運用不規范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對民警是否能夠有效的化解矛盾糾紛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人權,是公民的基本權利,是人生來所具有的的權利。根據《憲法》的規定,它包括了人格尊嚴、財產權、宗教信仰、住宅自由和申訴、控告、檢查權。2014年憲法修正案第一次把“尊重和保障人權”納入憲法,表明了我們國家的政治態度和基本立場。2005年頒布,2006年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5條也規定了“尊重和保障人權”,并且將尊重和保障人權視為治安案件辦理的一項基本原則。2012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2條也再次闡明形式是訴訟法的任務之一也是為了尊重和保障人權。
基于警察履行職能的不同,我國的警察權可以分為警察行政權和刑事偵查權。鐵路民警在處置霸座行為時行使的權力為警察行政權。其實不論警察行使的是何種類別的權力,都要求其行使權力的時候不能損害公民憲法所賦予的基本人權。從上述分析的乘警的執法環境來看,我們發現在列車上乘警行使其警察行政權時一定要慎重!因為警察行政權中行政強制措施的適用通常是對行政相對人基本權利的干預。為了使警察行政權與公民基本權利博弈時合法,那么警察行政強制措施的適用就一定要合法、正當。①
為了滿足合法性,面對霸座行為人拒不讓座的時鐵路民警不能像老百姓所說的去強制傳喚,把人先帶離座位,因為《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第40條明確規定“在調查取證時,人民警察不得少于2人,并表明執法身份”,如果鐵路民警此時這樣做了,就不在是處置不力了,而是執法時違反了程序的基本要求,將自己陷入了“單警執法”的違法困境里。為了滿足正當性,鐵路民警也不能將其強行帶離現場。因為列車內執法空間狹窄,鐵路民警無法確定在此使用強制措施時霸座行為人是否反抗;如果遭遇反抗,自己是否一定能在保護好周圍群眾、違法嫌疑人和民警自身的安全的情形下將違法行為人有效帶離。
所以,在面對公民基本權利與警察行政權博弈的時候,在無相關法律法規對“霸座”行為的處置明確授權的情形下,突遇此事的鐵路民警就變的束手無策了。
其實每一次警察強制措施的實施都是對公民基本權利的干預,警察強制措施的存在也不是為了否定公民的基本權利。恰恰相反,當人民警察為了保護某一方面的利益或者為了查明違法行為而行駛強制措施時,需要依法行使,受到法律的約束。②為了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權,也為了有效的履行警察的行政權力,在面對霸座行為時,鐵路民警應該這樣處置:
(一)了解霸座行為的基本情況,確定違反治安管理嫌疑人行為的性質。鐵路民警可以通過查霸座行為人身份證和火車票的方式了解違法行為人的基本身份信息;可以通過聽取雙方當事人的陳述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從而確定霸座行為人的行為是否違法。其實人民警察在所有的現場處置時采取所有法律措施的前提都是基于對違法行為的性質的初步判斷:涉事的行為是不是違法,是治安違法、民事違法還是刑事違法?只有在做出初步的判斷后才能確定下一步的行為。那么在霸座事件中,鐵路民警一看霸座行為引起了周圍旅客的圍觀,造成火車上正常秩序的紊亂,已經初步可以判斷出是一個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那接著可以開始下一步的工作了。
(二)進行法治的宣講教育。鐵路民警要口頭告知霸座行為人已經涉嫌違法,警告他如果不聽警察勸阻繼續此類違法行為的,將承擔由此帶來的不利的法律后果——不但可能會受到處罰,且會被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納入失信人黑名單,在一定時間內限制乘坐火車,且一旦我國“一處失信、處處受限”信用懲戒大格局完善之后,還會對他生活的其它方面產生不利影響。
通過接連發生的霸座行為的報道我們發現,鐵路民警的宣講教育并未起到理想的效果,那此時我們就不能僅僅停留在這一環節了。
(三)向上級匯報,請求警力的支援。因為受到警力的限制,鐵路民警不能違法行駛警察權,這是對公民權利的侵犯。鐵路民警一定要當著霸座行為人和周圍群眾的面來匯報,這樣做比警察離開現場到一個無人的地方去匯報好處有三:1.對霸座行為人是一種震懾,讓他清楚警察要對他處置了;2.對周圍群眾來說是一種安慰,讓群眾知道警察并沒有放任此種違法行為發生;3.鐵路民警留在現場還可以維護現場秩序,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此時向上級匯報的目的是為了簡述違法的事實,請求警力的支援,進而由上級公安機關聯系火車最近到站的車站派出所,在火車最近到站的地方派警力上車增援。等解決完行駛警察行政權合法性的問題后,鐵路民警就可以行使強制措施將霸座違法行為人強制傳喚至車站派出所了。
(四)維護現場秩序,收集證據。將霸座行為人帶至公安機關的目的是為了對其違法行為進行進一步的調查和處理。而對霸座行為進行查處的前提是獲取確實充分有效的證據。而發生在列車上的案件是列車一旦開走,證據也被帶走了。這就要求鐵路民警在現場匯報后在現場維護秩序的同時就要開始調查取證工作。那么此時怎么突破警察行政權行駛的合法性問題呢(在調查取證時,人民警察不得少于2人)?其實,鐵路民警可以教會周圍的群眾以及被占座的旅客自行書寫證據材料,其所提供的證人證言等證據材料只要符合證據的基本規定,再由民警簽上姓名和接收證據的日期就是一份適格而合法的證據了。
以上就是一種合法的有效的對列車霸座行為的現場處置,比在現場與霸座行為人爭吵和罔顧人權的暴力執法的相比,即讓老百姓看到了乘警的有所作為,又有效的制止了此類違法行為。
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進行處罰的前提是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為了讓自己的處罰更加具有說服力,鐵路民警在對霸座行為現場處置時一定要盡量全面、客觀、及時的收集證據。
車票、對霸座行為人車票座位和所座座位進行拍照、錄像。
鐵路民警書寫查獲經過時一定要寫清楚民警是否對其進行過教育、訓誡或口頭警告,并一定要記錄反映違法嫌疑人拒不聽從教育勸阻的情節,因為這些內容都會對違法行為人的量罰產生影響。
當積極尋找3名以上的旅客自行書寫親眼看見違法行為人強占他人座位拒不相讓并被乘警勸阻引起周圍旅客圍觀,造成火車秩序混亂的事實經過,并留下證人的姓名、聯系方式。除此之外還可以向列車工作人員收集見違法行為人強占他人座位拒不相讓情況。
規訓與懲罰,是保障社會秩序良好有序進行的重要法門。處置霸座行為的鐵路民警不能碌碌無為,要充分運用法律的武器理直氣壯的為遵守社會風序良俗和法紀的老百姓撐腰。靈活的運用好法律和社會信用制度,對霸座行為進行處罰,這樣才能對相關行為人形成心理上的強制力,避免類似惡行層出不窮。下面我們來看一下依據現有的法律法規,應當怎樣對霸座行為人進行懲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三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三)擾亂公共汽車、電車、火車、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
實踐中,如果行為人是由于被脅迫、被騙參加實施擾亂公共交通工具上秩序的,或者行為人雖然實施了擾亂公共交通工具上秩序的行為,但是聽從人民警察勸阻的,一般被認為情節較輕,被處以警告處罰;如果行為人實施的擾亂公共交通工具上秩序的行為達到了影響列車安全行駛的程度,則被認為違法情節較重;除此之外屬于違法情節一般,將會受到二百元以下的罰款。所以鐵路民警對霸座行為所做出的二百元罰款,已經是在合法的情形下的頂格處罰了。
[ 注 釋 ]
①蔣勇.基本權利干預視角下我國警察強制措施的立法完善[J].環球評論,2019,No.4:161-178.
②胡建剛.論警察處置突發性事件行政強制措施的合理使用[J].河北公安警察職業學院學報,2008,No.2:47-50.
③趙鵬.行政執法證據制度研究——以證據的調查收集和審查為視角[J].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