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平
鄉村民宿作為鄉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不僅可以給游客提供居住和活動的空間場所,還能使游客充分感受鄉村的生活方式,對鄉村文化進行更全面的了解,提升游客對鄉村旅游的向往之情。而要想充分達到這一旅游目的,鄉村居民務必要進行合理的民宿景觀設計,使鄉村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民宿景觀中得到充分體現。
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進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在近年來也得到了穩步提升,而對于長期處于城市生活節奏的城市居民來講,也更多地期望到鄉村進行旅游來體驗舒適的鄉村生活。鄉村民宿作為游客到鄉村旅游最常選用的居住場所,其可以使游客更為深入地體驗鄉村生活,和當地居民進行更加親密的接觸,從而有一種回到大自然的真實感。值得一提的是,鄉村旅游文化和民宿景觀設計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很多鄉村民宿所能帶來的旅游價值都是通過合理的景觀設計來體現的。景觀設計師通過將鄉村文化和風俗習慣融入鄉村民宿景觀當中,來充分發揮鄉村民宿的旅游價值[1]。
就文化遺產的種類而言,主要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物質文化遺產兩類,后者是通過一定形態體現出來的,而前者則一般沒有具體形態,以一種知識體系或精神文明傳承至今。非物質文化遺產相比于物質文化遺產而言,由于沒有具體的形態,使得其傳承工作比較困難,導致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湮滅在歷史的長河當中。在我國社會不斷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先進科學技術被運用在了實際工作當中,我國人民的基本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也讓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面臨著更嚴峻的挑戰。而就鄉村民宿景觀設計來講,其不僅可以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效傳承,還能利用該類文化遺產來促進鄉村旅游文化的發展。故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鄉村民宿景觀設計當中,成了當前鄉村旅游業的重要發展途徑之一。
在進行鄉村民宿景觀設計的過程中,色彩元素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因素之一,也是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民宿景觀中的重要方式。在我國漫長的發展歷程當中,蘊含不同色彩的文化遺產得到了不斷發展和傳承,通過對這些色彩元素進行搭配,不僅能做到對這些歷史文化的有效體現,還能使民宿景觀具有更多的色彩美感。回歸大自然作為我國鄉村旅游文化的主要發展路徑,使得我國大多數鄉村民宿在進行景觀設計時都考慮到以綠色作為其主要色彩元素,從而使游客充分感受大自然的氣息。在進行實際景觀設計時,景觀設計師可以將非物質文化遺產所具有的色彩元素和綠色進行有效結合,如在一些主打革命發源地的鄉村,設計師就可以運用綠色來進行民宿外觀的點綴,在室內則運用紅磚進行墻體砌筑,從而體現出濃烈的革命氣息[2]。
由于我國疆土非常遼闊,且民族種類眾多,使得我國不同區域的不同民族擁有非常獨特的歷史文化遺產,而這些文化遺產常常以不同的圖案形式進行傳承,形成了非常鮮明的區域特點和民族特色,如比較出名的剪紙圖案文化,以及云南裝飾紋樣等。景觀設計師對這些圖案元素進行充分利用,不僅可以做到對區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效傳承,還能使民宿景觀具有更多的神秘感和文化氣息,極大地提高城市游客的向往之情[3]。
就不同文化遺產所組成的材質而言,就算該類文化遺產具有同一使用性質,也會因為材質的不同而體現出不同的文化精神,給游客不同的觀看體驗和使用體驗。例如,我國農家很多使用物件都是通過編制而成的,且其編制方法多種多樣,有藤編、棕編以及竹編等多種編制方法,這些不同的編制辦法所采用的材料和具體的模式有很大的區別,所編制而成的實用工具也具有不同的使用形式,代表著農家不同的歷史文化。景觀設計師就可對該類不同材質的編制方法進行有效利用,將其協調地展現在鄉村民宿景觀當中,從而使游客能感受不同材質實用工具中所具有的歷史文化,對鄉村文化有更為全面的領略[4]。
我國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所要體現的精神文化并不在事物的本身,而在于其所具有的象征意義,如在我國民間文化活動中比較出名的木偶戲和皮影戲,則是主要通過象征的表現手法來體現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在鄉村景觀設計中對這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傳承時,景觀設計師就要做到對其象征意義的充分了解,從而在民宿的整體設計中達到對文化精神的象征體現。
所謂的實景還原,即是將非物質文化遺產所具有的本質特征進行充分體現,讓該類文化遺產以真實的形態展現在游客面前,從而使游客更為真切地感受到非物質文化遺產所具有的文化價值和精神價值。在進行文化遺產的實景還原過程中,主要有三種還原方式。一是將文化遺產利用展示或演出的形式在民宿內進行表現。如傳承者可以通過戲曲、舞蹈以及手工工藝等方式來進行傳承和表現,讓游客進行觀看和學習,從而使文化遺產不僅在口頭上進行傳承,而且讓更多人能認識到該文化遺產的魅力。二是通過建設與文化遺產相關的建筑形式來進行文化傳承。如我國山東膠東半島所具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海草房,其是該區域所使用的主要民宿建筑形式,游客通過在海草房居住,在日常生活中感受該區域所特有的生活特色,進而領略其文化遺產所具有的特殊價值。三是將文化遺產和景觀設施進行合理的結合,在保留文化氣息的情況下供游客進行使用和觀看,從而使游客能在住宿過程中處處感受到各類景觀設施所帶來的文化內涵,讓民宿景觀的賞析價值得到顯著提升[5]。
我國鄉村文化遺產所具有的文化內涵非常豐富,大多具有非常深厚的歷史背景和獨特的民族特色,但要將這些文化遺產全面地體現到鄉村民宿景觀設計中是很難做到的,如果強行將文化遺產融入景觀設計中,還可能使民宿景觀顯得非常突兀,這并不利于鄉村旅游文化的發展和文化遺產的傳承。為此,景觀設計師就可對文化遺產中所具有的一些特殊元素進行提取,再將其融入民宿景觀設計當中,從而使文化遺產的傳承和體現更加柔和,讓鄉村環境更加和諧統一。文化遺產所具有的特殊元素主要包括色彩元素、圖案元素以及材質元素等。景觀設計師在對這些特殊元素進行選擇時,一定要確保所選擇的特殊元素極具代表意義,且能很好地和其他民宿景觀進行結合。如對于臉譜這類文化遺產,景觀設計師就可對臉譜的圖案元素進行有效提取,然后將其運用在建筑墻壁、窗簾以及各類家具當中,在賦予這些民宿景觀以不同裝飾元素的同時,也做到了對臉譜文化的有效體現和傳承[6]。
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形態轉換,使其以一種嶄新的方式展現在游客面前,也能極大地提高游客的吸引力,使其對該類文化遺產有更多的認識和了解。形態轉換的方式有很多種,如景觀設計師可以將平面形態的文化進行立體展現,將抽象的文化進行具體展現,以及將靜態文化進行動態展現等。如在我國具有非常高文化價值的太極拳,就可將其刻于石壁上進行展示,對于一些情節比較豐富的傳說故事,也可安排相關人員進行角色演繹,從而讓傳說故事真實地展現在游客面前。雖然形態轉換可以讓文化遺產有更好的展現形式,但并非所有的文化遺產都可進行形態轉換,對于一些模式比較固定且精神文化比較強烈的文化遺產,民宿景觀設計就最好不要對其進行隨意的形態轉換,否則就很有可能引起游客的反感,不利于鄉村文化的整體發展。
由于很多文化遺產所具有的歷史背景較為復雜,這也使得很多游客很難做到對這些文化遺產的有效了解。故景觀設計師在將文化遺產融入景觀設計當中時,不要一味地追逐景觀上的體現,要充分了解到該類景觀是否能讓游客進行真正理解以及其文化價值是否能得到充分體現。而為做到對一些背景較為復雜的文化遺產的合理體現,民宿景觀設計還要充分考慮到對其進行合理闡述,如對于一些具有敘事象征意義的格薩爾文化,景觀設計師就可在將該文化遺產融入景觀設計當中時,在景觀旁進行立碑,運用碑文來進行該類文化背景的解釋,讓游客對其所具有的文化背景有更多的認識。此外,對于一些禮儀風俗類文化遺產,也可將其展示在民宿墻壁上或進行實際表演,讓游客進行更為直接的了解。
在我國悠久的歷史長河當中,中華兒女創造出了非常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也是當代國民的責任和義務。故在進行鄉村民宿景觀設計的過程中,設計人員務必要充分考慮到非物質文化遺產因素,在提升鄉村民宿景觀質量的同時,努力將文化遺產融入設計當中,做到保護文化遺產和促進鄉村旅游的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