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圣囡
現階段,人們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精神生活的貧瘠正逐漸暴露出來,為了實現二者的協同發展,精神文明建設被提上日程,且處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在此背景下,創意產業迎來了發展的有利契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數動畫產業,具有著十分龐大的受眾群體,創造的經濟效益不可估量,其發展也備受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為了進一步推動我國動畫產業的發展,必須要切實加強高校動畫專業教學革新,制定科學完善的教學體系,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有效鍛煉,確保學生素質、知識、能力的協調發展,那么學生將真正成為時代和社會需要的動畫專業人才,為我國動畫產業發展貢獻一份不可小覷的力量。
眾所周知,動畫產業與許多行業都有著較為密切的聯系,在該產業快速發展的今天,其他行業也步入了發展的春天,保持著蓬勃的發展態勢,給國民經濟增長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然而我國動畫市場雖然有著無限的潛力,可是大多數技術和產品都來源于國外進口,遠遠無法滿足消費者的實際需求,這一現狀亟待得到改善,主要是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第一,加強對動畫產業知識產權的保護,這是動畫產業和創意產業得以可持續發展的必要基礎和前提,能夠縮短我國與西方發達國家的發展差距,有效避免動漫創意被抄襲現象的滋生,維護了相關工作人員的合法權益,擴大了他們的經濟收入,大大激發了他們的創作積極性,使得我國動畫產業創意迭出,其發展前景也會一片光明。
第二,加強對動畫產業創新技術的研發,將核心技術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那么我國動畫作品的制作方法將會有所轉變,與當今時代發展更為契合,動畫作品的質量將會有大幅度的提升,觀賞性更強,能夠給人們帶來震撼的視聽享受。同時利用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進行操作可以使動畫制作變得更加高效,減少了紙張的用量,符合環保節能要求。
第三,將中國傳統元素積極應用到動畫創作中,在此基礎上不斷進行創新,展現我國光輝燦爛的文化,在推廣動畫產業的同時,將傳統文化傳播開來,滿足世界各地人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向往之情,有利于增強我國動畫產業的核心競爭力,給動畫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更大的機遇,使之能夠在國際舞臺上大放異彩。
創意產業的蓬勃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動畫產業的發展步伐,對于動畫專業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動畫專業教育也邁入了全新的時期。現如今動畫產業中大力運用了計算機技術和數字化技術,需要相關專業人才對這些新興科技產物知之甚詳,具有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勝任崗位工作,真正成為動畫產業發展的中流砥柱。在21世紀初期,我國開設動畫專業的高校數量只有十幾所,經過了十余年的時間現已翻了數百倍,越來越多的學生看到了動畫產業廣闊的發展前景,希望到這一專業就讀,每年的畢業生高達數萬人,給我國動畫產業的發展補充了新鮮血液,注入了勃勃生機。然而在高校動畫專業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不少的問題,最為突出的要數下面幾點:
我國高校并沒有根據自身特色進行專業課程的設置,通常是將國外動畫專業教學模式照搬全抄下來,卻忽視了我國與國外動畫產業定位的巨大差異。這就造成了高校動畫專業學生需要學習的課程紛繁雜亂,看似門門課程都十分有用,卻實用價值不高的弊端。不但給學生的學習增加了過重的負擔,而且基礎知識占據著絕大部分比例,讓學生產生了專業課程學習無用的思想,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大受打擊,高校動畫專業教學的開展也受到更多的制約,教學目標很難實現。
在高校動畫專業教學中教師扮演著多重角色,既要做好教學組織工作,將教學內容完整呈現給學生,又要加強對學生的啟發和引導,提高他們的專業水平。由于我國高校動畫專業教育發展時間尚短,很多工作都需要自行摸索,尤其是在專業教師培養上面臨著諸多的問題,因此在開展動畫專業教學工作時難免會受到一些負面影響。有些教師并非畢業于動畫專業,是其他專業教師經過短時間的培訓轉崗而來的,還有些教師則是應屆畢業生,教學經驗不足,只會照本宣科,缺少自己對動畫專業課程的理解,難以保證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有效攝入。
要想促進學生知識和能力的有機融合,就要經常組織實踐活動,讓學生學會在實踐中運用理論知識,將知識內化,如此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也會達到新的高度。這就要求高校能夠加強與企業的合作,深度挖掘動畫專業與社會實踐的結合點,確保高校動畫專業教學能夠立足于產業發展實際情況,這樣培養出的人才才能在產業中發光發熱,推動動畫產業的不斷創新。然而高校與企業的合作普遍流于表面,給學生創建的實踐機會少之又少,致使學生專業素質與企業崗位需求相差甚遠,他們無法得到企業的青睞,就業前景不容樂觀。
我國動畫產業缺少的是各種類型的人才,高校理應設置多樣化的人才培養目標,促進學生的個性化成長和發展,使之能夠成為專精人才。可是我國高校對于人才的定位過于籠統,沒有將人才類型進行科學的劃分,導致人才培養計劃缺乏可行性,不能夠在動畫專業教學中有效發揮作用,使學生的成才之路遇到更多的波折。一般來說,動畫專業人才大致可以分成分鏡制作、后期合成、動畫特效、商業策劃等多個方面,學生所學課程也要區別開來,有些知識簡單涉獵,有些則需要學生深入探究,這樣學生的專業學習才能有的放矢,保持較高的學習效率。
高校在制定動畫專業教學體系時應該立足于我國動畫產業發展實際,明確當前產業中缺少哪些類別的人才,相關人才需要具備哪些基本素養,以此為依據建立教學體系,加強專業課程建設,精心挑選教材,將重復性的內容予以刪減。同時還要合理設置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比例,拓展專業課程深度,與產業需求相結合,提高教材的實用性,致力于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讓學生能夠有更多的時間思考專業知識,享受動畫制作的樂趣。除此之外,定期對學生進行考核和評價,了解到學生知識和技能的薄弱點,對學生進行差異化的教學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有利于學生的職業發展規劃目標和自我價值的實現,學生在專業知識學習上也會更加主動,進而取得卓越的學習成效。
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能夠讓高校動畫專業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縱觀我國高校動畫專業教師隊伍現狀,優秀的教師是比較匱乏的,加強師資力量建設可謂勢在必行。一方面,高校要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由企業中的人才負責到校講述他們的工作經驗以及實踐工作中常用的技術方法,還要將高校教師輸送到企業中熟悉動畫制作流程,掌握每個環節的操作要點,增強他們的實踐能力,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另一方面,經常性地組織教師和企業技術人才開展研討會,主要用于交流動畫專業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共同制定解決之策,從而促進教學模式的優化以及教學質量的攀升。
在校期間應突出以二維、三維動畫制作為基礎的綜合職業能力的基本訓練和該領域影視動畫、動畫短片制作、游戲美術等從業崗位的專項能力培養。高校動畫專業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應用型人才,這就決定了動畫專業教育必須實行產教結合、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同時,企業是直接受益者,應當適度分擔人力資源開發成本和動畫專業教育發展責任。教育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辦學機制,制定促進校企合作辦學法規,推進校企合作制度化。”校企深度合作,對動畫專業教育改革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主要依托于實習和實訓,高校應該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模式,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使之能夠快速適應從學習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轉換,譬如說項目教學法、一體化教學法等,應在高校動畫專業教學中被廣為運用。以項目教學法為例,通過與企業合作設置動畫項目,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動畫制作要領和方法,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學生的知識和能力相互滲透,成長速率進一步加快,這比教師在課堂上的耳提面命要有效得多。同時還能強化學生的合作意識,每個學生都會成為動畫制作團隊中不可缺少的一員,在分工合作中對自身職責的重要性產生了清晰的認知,他們也會對動畫產業產生深層次見解,結合自身興趣和優勢制定職業發展規劃,在動畫專業課程學習上保持澎湃激情。
綜上所述,創意產業背景下我國動畫產業的發展勢頭十分迅猛,對于動畫專業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為了實現動畫專業專精型人才的培養,高校應該積極完善教學和評價體系,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給學生提供更多實習實訓機會,在教學過程中重點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增添助力,從而為我國動畫產業輸送更多高質量、高素質的人才,為動畫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