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昀
隨著現代技術飛速發展,傳統形式上的廣告課程設計已經不能滿足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需求。因此,需要在課程改革的基礎上,使用立體式的教學,延伸廣告設計教學改革的主要內容。在多種形式的教學手段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廣告設計的技術與技能。對于一個更新速度很快的學科而言,廣告設計需要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最大化地挖掘消費者的消費動向,引導對應的市場。
第一,社會的視角上,大部分的設計人員是設計院校畢業或者是綜合性院校畢業。相比之下,藝術院校的學生更加傾向于創意設計與電腦特效的制作,但是對于廣告務實方面的營銷策劃知識卻了解甚少。有些廣告設計人員在設計的時候,很少會從市場的需求為出發點進行分析。
第二,教育的視角上,現代化的西方廣告實現了傳統手工藝術教育到現代化藝術教育的歷史性轉變,在“純粹藝術”與“實用藝術”的相互結合中,展現了新型的教育理念。其與中國的教育相比較,呈現了更加完整、成熟與健康的勢態,但是發展得較為緊張與倉促。從我國的教育上看,不少大學都設置了廣告設計專業,但是,僅僅局限于電腦特技型或者是自我創意類型上,無法從整體的角度把握廣告設計的策略。
之所以會出現以上的狀況,追根究底,主要是由于廣告教育不夠完善。另外,廣告設計是從藝術教育當中延伸出來的分支,顛覆了傳統的美術教育觀念。在教學上,與發達的國家相比較,起步較晚,學科與學科之間的關聯性相對比較缺乏。在教學過程中,理論性的知識與創意部分的知識講解得較多,學生與社會之間的聯系講解得較少。面對這些紕漏與不足,廣告設計的立體式教學的方式也應該轉變思維,在市場與社會、教授與接受、理論與實踐、學校與企業的基礎上,向著應用型的方向進行延伸,為廣告設計行業注入新鮮的血液,展現全方位的戰斗力。
從目前的形勢上看,廣告設計課程原有的教學內容已經不能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需要。從整體的角度看,廣告流程需要在設計任務的基礎上,實現有效的銜接。設計師不僅需要具備一定的個人涵養,還需要實現廣告設計的學科跨越。另外,不僅需要提升自己的創意能力,還需要在產品銷售等內容上下功夫。從高校教育的角度進行探究,沿用以往的廣告創意教學模式,已經出現了脫節的現象。由于廣告環境的不同,我國的廣告媒體環境設計,實際載體的內容較少。在電子時代的引導下,其中,綜合性與開發性的廣告設計創意關系探究的較少。高校的廣告創意設計主要是以廣告教學為核心,忽視了廣告策略的支配性與主導型。這樣,在學生的心理上會將創意放到第一位,卻不能將廣告策略設計的研究與廣告創意結合在一起,長久下去,就會影響學生的價值觀與職業觀。
從傳統的理念上看,不少學習廣告設計的學生,主要是在虛擬化的自命題中完成布置作業的。沒有在實際廣告設計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并精確地進行市場定位。高校的教育模式更加傾向于封閉式的教育教學模式,并沒有跑市場,做市場調查。這樣長久下去,就會背離實際,沒有結合廣告設計的實踐需要。不少學生在畢業之后,缺少工作經驗,主要是由于在學校期間缺少針對性的訓練,不僅違背了廣告策略,也違背了實踐精神。
在一般的廣告設計院校當中,很長的廣告課程,最后可能會以一兩張作業結束。但是,對于這一課程的總結來講,學生并沒有對最后的作業進行新一輪的完善與優化。作業完成的時候,也就是廣告設計課程結束的時候,并沒有在廣告設計的理念上,反復進行修改,提升自身的認知與階段性的訓練。另外,互動性的教學形式顯得比較的薄弱。廣告設計想要得到良好的效果,需要先進行市場調查,然后以設計的形式闡述出來。從目前的狀態上看,互動式的教學模式,很可能成為以后的發展方向。在實際能力決定中,不斷延伸和與時俱進。
立體化教學主要涉及三個層面,需要在“學校—教師—學生—市場”的線路上,實現“選題—教學—作業—評分”的全程教學。發現問題,觀察市場,分析問題。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一般情況下,廣告設計主要是根據學生的個人喜好或者是根據熱門品牌的設計進行教學,僅僅是為了創新,并沒有結合社會需求、市場需要,偏離了廣告教學的內在含義。因此,廣告設計的時候,需要將實際項目與虛擬項目結合起來進行教學。將實訓項目重點轉移到中小型企業的廣告設計實訓當中進行教學。
第一,需要增加相關院校的專業實訓基地。提升企業與院校之間的關系,擴大教師的專業影響力。除了課余實習活動之外,還可以增加商業廣告活動的選題動向,激發部分學生渴望接觸社會的心理需求,滿足商業廣告的價值取向。在市場的需求下,讓學生真實感受工作中的設計就業渠道。
第二,教師在選題的時候,需要保持一定的慎重性,避免題目過大或者是過于虛擬的情況出現。所謂的大就是向著國際化品牌的方向進行延伸,忽視了中小型企業的實際需求。從本質上看,大部分的學生在畢業之后并不是去了世界500強的企業就業,而是向著中小型企業進軍。因此,廣告設計教學,就應該以大部分學生的未來發展作為出發點,從小事做起。滿足社會的就業需求,在實際的基礎上,衡量創意精神。擴充廣告設計課程內容,加強市場調研,加強學習方式改革。
單純的教與學都屬于單方面的學習模式。相關的教師,應該調整此種形式的學習方式,轉變身份,提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在講授的時候,需要結合不同的行業特征進行構建,比如金融行業或者是房地產行業,需要對資料進行收集、歸納,之后進行對比研究,得出類似廣告的設計規律,然后需要學生分組調研。與此同時,也可以針對其他的行業進行調研,最終在共同探討當中,完成有效的廣告設計。例如,南京財經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就使用此種方式,在三年的時間內,提升了37.8%學生的興趣,并且有92.5%的學生認為此種形式的實地考察形式,有助于自己適應未來的社會,提高了廣告設計教學的實用性。
從作業的角度進行探究,以作業為結束的設計,并不是完整的職業實踐。實際上的廣告創意需要從客戶的意見當中提取,在市場調研中尋找靈感。例如××學院,在一次的廣告設計的教學中,考試的內容需要將全班同學分為不同的小組,按照不同的品牌,在共同設計某一款的產品創意廣告中完成作業。最后,在小組競爭中,發現優點與缺點,找出競爭對手的不足,并根據問題,提出更好的創意設計。導入了營銷概念的廣告策略后的廣告設計,促進了專業的課堂教學效果,形成了良性的循環。通過這種方式,××學院將近94%的學生認為提升了自己的專業表達能力。
從評分標準上看,并不是使用傳統的筆試方式,以授課的形式完成課題。而是,創新形式,使用評分標準階段糾正的方式,進行綜合性評估,例如,南京財經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就制定了全面的評分標準。在市場策劃中,構建創意廣告設計作品。先由4到5個學生共同完成一個作品,之后進行有效的評估。其中,平時成績占40%,廣告設計的作品占50%,創意設計占10%。廣告是一個交叉性學科,不僅需要分析、應變、動手、創意、表達能力,還需要具備應變能力,增強可控性。
在立體式教學模式引導下,教師需要秉承科學發展觀的主要思想,在市場需求與實際的需求上,構建廣告設計課程的知識點。使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彌補廣告設計過程中的不足。此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實際的教學方式,指導學生對課程內容進行探究,在討論學習中,不斷前行。并不是單純把形象的藝術教育作為唯一,展現的是更多的系統性與科學性,打通教與學、學與行、校與企之間的多重關系。想要培養應用型設計人才,就需要主動調查、分析、了解社會,提高學生主觀能動性,增強學生的設計能力、把控策略能力和創意呈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