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 程
園林色彩根據它自身因素可以分為自然色、人工色與半人工色。自然色顧名思義就是來自于自然本色。園林中的植物、水資源、山、石等都屬于自然色。自然色容易與周圍的色彩進行調和,滿足人們回歸自然的需求,并且其有較為豐富的層次性,色相也有相應的變化,該色系被廣泛應用于園林設計當中[1]。人工色是指通過人加工形成的產物,比如風景園林中的建筑等。它較之于自然色缺乏一定的層次性變化,需要根據園林設計的需求進行色彩調配,而這種可以控制的特性為色彩的應用提供了更大的空間。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工色物品種類變得更加豐富,在風景園林設計當中的一些構筑物,都需要通過人工調配,形成色度各不相同的景觀,以此來豐富園林內容。而半人工色是指將自然材質根據需要進行人工處理,比如園林內的鋪裝等。
根據色彩的形態其又分為動態色彩和靜態色彩。如建筑、鋪裝、園林小品等都屬于靜態色彩;植物、水體等屬于園林的動態色彩。色彩的色相、明度和純度是它的主要特征。在風景園林的設計當中,要想有效地應用色彩,就需要對其主要特征深入分析和研究。建筑、山石、植物等都是園林設計中可以有效運用的色相素材,色彩的明度與光線以及物體固有色的深淺變化有關,而純度則能體現出其內在的性格。三者有效搭配,能夠突出色彩的立體特征,豐富園林色彩效果。
風景園林設計中建筑、構筑物、園石以及鋪裝等都屬于靜態色彩,而靜態色彩的運用要注重其整體效果。比如大面積建筑物、外圍墻等色彩的設計上,要少用高純度的色彩,避免對人產生較強的視覺沖擊,從而破壞園林整體的和諧性。而面積小的物體,比如園林小品,這些純度可以稍微高一些,或者保持原色即可,從而起到協調環境色彩的作用。現代園林設計中,風格越來越多樣化,從園林鋪裝到建筑物、園林小品的設置,用色都非常大膽,有的會在一些空間內使用大面積的明色,體現出非常豐富的時代感。
1.植物色彩的應用
在中國風景園林的色彩構成中,無論是北方園林還是南方園林,都習慣將植物進行巧妙運用,與其他的景觀相互搭配來體現美妙的氛圍。紅花綠樹、綠樹成蔭這些都是人們在觀賞自然風景時對美的需要。人與自然是一個整體,只有生態平衡才能促進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植物色大多是綠色,有研究中指出人類視覺中綠色成分占據一半以上,會使人的身心達到最佳狀態。北方園林在植物的運用上主色調以綠色為主,比如常用的喬灌木、青草,暖色系主要以色彩豐富的花卉,以及多彩植物葉為主。而南方相較于北方氣候溫暖,可以選用的植物種類也較多,因此在園林設計當中,植物色彩的運用更加多樣[2]。
2.水體色彩的應用
水體可以說是園林建設中不可缺少的構成,園林中的水體能夠使其更加生動。水是無色透明的,而就是這種特質保證了其自身美好的色彩。不同的光線、水的深度、水的面積都會使水體呈現不同的色彩;水面的倒影也可以呈現出天空、園林景觀等的色彩。由于園林中實體造型不一、面積大小不同,因此,水體在園林中的色調以深綠、藍綠、灰綠等色為主,冷灰、灰褐等為輔助色。水體色彩是風景園林中較為突出的部分,像蘇州拙政園、無錫寄暢園等都是以水著稱。在園林設計中,要注重水體的反射作用,以此來提高園林的明亮度。
3.天空色彩的應用
不同的天氣有不同的色彩,大自然賦予我們的想象是無限的,天空的色彩也是其他色彩無法替代的。天空色彩色相變化快、純度高,天空以藍為主色調,在園林設計當中可以利用天空色豐富景觀色彩,比如天井、陽臺等可以抬頭見天,不僅采光透氣,還能夠看到天空中無盡的色彩變化。天空色是屬于動態色彩,它的變化不可控,在園林實際設計當中可以將其安排在景觀中合理的位置上,與其他色彩因素相互配合。
暖色系的波長較長,色彩感覺跳躍,在一般風景園林中被廣泛應用。暖色系的色彩主要有紅色、黃色與橙色這三種顏色以及與這三種顏色相鄰的色彩。在中國審美中,這三種顏色具有輕松以及歡快的意義,因此在風景園林中經常用在廣場花壇、門口等等,給人以充滿朝氣的愉悅感[3]。例如,在上海世博會上,蘊含中華內涵的中國館就以紅色為主色調,展現出我國人民熱情的形象,給外國友人帶來親切的感覺。
冷色系波長短,主要有藍色、綠色以及與這兩色相近的顏色。冷色系帶給人一種距離感,在風景園林中常用于邊緣設計,以此來拓展立體空間。為了平衡園林中冷暖色系在實際空間中的面積,設計師通常會將綠色或藍色的面積控制在稍大于暖色系的面積上。冷暖色彩和諧搭配才能取得更好的視覺效果和表達效果。如果想在圖案中營造出歡快的氣氛,可以在冷色系中加入白色,然后再以暖色系進行輔助即可。比如,在一些廣場的設計中,經常利用綠色植物與暖白色圖案相搭配,這種視覺帶來的感覺能夠滿足人們的心理需要。
色彩調和是指由兩種或多種顏色協調組合一起,給人以愉快舒適的感覺。調和是指將有明顯差異色彩構圖調整到和諧的狀態中,將有明顯區別的色彩進行合理布局,使其體現出美的含義。色彩調和首先要在整體上有宏觀布局,根據需求制定出主色調形成景觀的色彩傾向,其他色調進行輔助調節。也可以說色調在營造環境的方面上有較大的功能,色調主要通過色相、純度、明度、面積等因素構成,各個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就形成了環境色彩。但是如何使他們構成具有美感的環境,這就需要進行調和,得到舒適的色調。
如果兩種以上的色彩對比性太高,可以選擇黑白灰中的其中一種或兩種色調去降低其純度。比如,蘇州古典園林建設中,灰黑的頂部與白色的墻體表現出古代高雅的風格。黑白兩色經常用于現代園林的入口處,黑灰兩色的混凝土與其他顏色的卵石作為鋪裝被經常應用,并與周邊門廳、圍墻相互搭配凸顯雅致的風格。在花卉的設計中,可以利用白色去提升色彩明度,或者用白色去緩沖對比色調。
近似色顧名思義是指顏色相似的色彩,比如,橙色和黃色。同時它也包含了同一個顏色中色調深淺不同的色彩,比如,深紅色和大紅色等等。近似色的組合無論是色相還是明度都比較相近,所以也比較好調和。近似色常用于園林中的草坪,或者植物中多種顏色的配置。比如,在園林花壇中,將花卉顏色從深到淺以此向外延伸,給人一種韻律感。在地面鋪裝設計中近似色的使用要有主次之分,不能同等對待。
有對比才能更好地給視覺以沖擊,但是也需要注意過度對比給人視覺造成的疲勞感。在實際設計中要掌握對比要素的關系,同時還要綜合考慮到色彩的形狀、位置、肌理等因素。在風景園林的景觀造景中,補色對比也是較常用的設計手法。比如,在大面積的綠地空間中,利用紅色的品種進行點綴,起到醒目的效果。
整體性是指多個因素構成,遵循一定的秩序和規律形成的一個完整系統。園林整體環境中,各個構成元素之間都相互聯系,每個元素不是單獨的存在。在實際設計中,要從整體上宏觀把控布局,首先要有整體的色彩構思、布局以及組織,色彩的運用要從整個園林或者整個城市出發,考慮它的人文、歷史、地理等因素,把握好園林的整體色彩特征[4]。因此,風景園林色彩的運用,應考慮園林色彩與城市主調的和諧性,并在這個基礎上體現出自身的特色。
關系性是指園林中的各個構成要素之間的關系,局部與整體的關系。當各構成要素之間的關系和諧良好,那么設計就是成功的。園林設計中,每一種色彩都會受到其他色彩的影響,因此要處理好這種關系,給人視覺上以和諧的效果。比如彩色中的色相、純度與明度、面積關系等等,都需要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從而保證園林的整體性。
和諧性原則是園林設計當中色彩運用的關鍵,在園林設計中,要首先考慮與自然環境的協調性,山東青島就是很好的例子,它巧妙借用了自然色,實現了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景色。風景園林中自然色較少時,需要借助傳統的色彩,即主色調偏中性,然后在各個區域內圍繞主色調進行搭配。通常情況下大面積的環境,色彩應靠近主色,然后在其他剩余空間內利用一些小品、設施等進行色彩渲染。特別是在某個區域內,景觀與空間功能變化較多時,應統一色彩,使其與整體和諧。
風景園林中色彩的有效運用,不僅能夠統一整體環境色彩風格,還能體現出中華民族的內涵。將具有色彩的造型、材質等進行對比創造,能夠表現出無限的藝術語言。在傳統的設計中,設計師可以選擇性地使用其常用的設計手法、材料、搭配等方式,領會其中的精髓,結合現代化設計理念,去創新園林設計。